曾子露,關(guān)琳,田昊宇,張鑫赫,孫菁,李丹,李異玲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沈陽 11000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確的損肝因素,以肝細胞內(nèi)脂肪過度沉積(脂質(zhì)蓄積≥5%)為主要特征的臨床病理綜合征。NAFLD已成為慢性肝病最常見的病因之一,可以進展至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1-2]。據(jù)統(tǒng)計,NAFLD全球發(fā)病率約為10.9%[3],西方各國的發(fā)病率為17%~45%[4]。然而近二十年來,NAFLD在亞洲地區(qū)的患病率也呈迅速增長趨勢,由最初的25.28%(1999年至2005年)、28.46%(2006年至2011年)逐漸增長至33.90%(2012年至2019年)[5]。研究已顯示自21世紀以來我國NAFLD患病率逐年升高[6],尤以北方地區(qū)增高顯著[7]。
本研究通過對沈陽地區(qū)青壯年NAFLD患病情況和相關(guān)危險因素進行分析,探討NAFLD的流行特點及其危險因素,旨在為本地區(qū)NAFLD預防和控制提供依據(jù)。
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沈陽地區(qū)東軟集團職工健康體檢數(shù)據(jù)資料。納入標準:(1)沈陽市居民或有長期沈陽居住史;(2)年齡18~60歲。排除標準:(1)既往酗酒史及長期服藥史;(2)嚴重肝病病史;(3)資料不完整。共納入45 187例,其中男32 340例,平均年齡(33.48±7.63)歲;女12 847例,平均年齡(32.67±7.89)歲。以NAFLD診斷標準[8]為依據(jù)分為NAFLD組(n=14 063)與非NAFLD組(n=31 124);根據(jù)WHO超重亞洲標準[9][體質(zhì)量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23 kg/m2]分為肥胖組(n=20 170)和非肥胖組(n=25 017)。
記錄所有研究對象的身高、體質(zhì)量,并計算BMI??崭寡牵╢asting blood glucose,F(xiàn)BG)、血脂[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id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id cholesterol,HDL-C)]、血尿酸、肝功能[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堿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谷氨酰轉(zhuǎn)肽酶(glutamyl transpeptadase,GGT)]、腎功能(尿素氮、肌酐)指標均是抽取患者清晨空腹8 h以上的肘前靜脈血,采用自動生化儀分析獲得。
采用STATA/SE 15.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或構(gòu)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NAFLD的危險因素,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jié)果顯示,2014年至2018年間沈陽地區(qū)青壯年NAFLD患病率分別為29.31%、29.04%、30.67%、32.73%和31.54%,總體呈上升趨勢。除2014年與2015年患病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外,其他年份比較均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均P< 0.05)。2014年至2018年間男性患病率分別為40.59%、40.35%、41.93%、44.50%、45.02%,女性分別為11.55%、12.19%、13.78%、14.62%、14.13%。男女NAFLD年患病率均呈增長趨勢,且性別間比較均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均P< 0.01)。
肥胖組中NAFLD患者10 674例(52.92%);非肥胖組中NAFLD患者3 389例(13.55%)。2組NAFLD患病率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NAFLD組中男11 686例,女2 377例??梢?,NAFLD患者中男性、肥胖者居多。另外,研究還顯示,NAFLD組中,男性BMI[(28.57±3.20)kg/m2]高于女性[(24.56±2.90)kg/m2,P< 0.01],提示BMI可能是導致不同性別NAFLD患病率明顯差異的因素之一。
結(jié)果顯示,與非NAFLD組比較,NAFLD組FBG、HCT、TG、TC、LDL-C、ALT、AST、ALP、GGT、血尿酸、尿素氮、肌酐均增高(均P< 0.001),而紅細胞平均體積(mean corpusular volume,MCV)、HDL-C降低(均P< 0.001)。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結(jié)果顯示,與BMI<23 kg/m2患者比較,BMI≥23 kg/m2患者的HCT、MCV、TG、LDL-C、HDL-C、ALT、AST、ALP、GGT、血尿酸、尿素氮水平差異顯著(均P< 0.05),見表2。
表2 NAFLD組中不同BMI患者臨床指標比較Fig.2 Differences between clinical biochemical indices among different BMI groups in the NAFLD group
以NAFLD作為因變量,以FBG、BMI、HCT、MCV、TG、TC、LDL-C、HDL-C、ALT、AST、ALP、GGT、肌 酐、尿素氮、血尿酸、收縮壓、舒張壓、是否膽囊結(jié)石、是否膽囊息肉作為協(xié)變量,采用廣義線性模型分析各因素與脂肪肝的相關(guān)性。然后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變量再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F(xiàn)BG、BMI(≥23 kg/m2)、ALT、ALP、GGT、TG、LDL-C、HCT、尿酸、舒張壓、膽囊息肉均是NAFLD的獨立危險因素;AST、肌酐、HDL-C、MCV、收縮壓是其保護因素。見表3。
表3 NAFLD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Fig.3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in NAFLD patients
已有研究[10]顯示,不干預條件下約20%NAFLD可進展成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而NASH人群中約20%可進展至肝硬化。NAFLD早期癥狀不典型,進展至終末期無法逆轉(zhuǎn)纖維化,近年來被認為是慢性疾病中的無形“殺手”[11]。也有研究[12]顯示無NASH或纖維化的NAFLD進展至肝硬化平均需要57年,因此若能及早重視并加以干預,NAFLD的患病現(xiàn)狀將會得到有效控制。胰島素抵抗是NAFLD發(fā)病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飲食習慣、環(huán)境因素、遺傳因素起著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發(fā)現(xiàn)2014年至2018年沈陽地區(qū)青壯年NAFLD患病率總體呈現(xiàn)逐年增長趨勢,與以往國內(nèi)不同地區(qū)的研究[13]結(jié)果類似。但自2018年開始,患病率有小幅度下降,這可能與NAFLD以及相關(guān)疾病問題引起重視有關(guān)。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男、女性患病率存在顯著差異(P< 0.01),與以往研究[14-15]結(jié)果一致??赡艿脑虬ǎ海?)男性不良生活習慣多;(2)存在生理因素差異。雄激素是內(nèi)臟脂肪增加因子,而雌激素是內(nèi)臟脂肪抑制因子[14];(3)男性BMI偏高。已有英國流行病學研究[16]發(fā)現(xiàn)肥胖人群中NAFLD患病率為80%~90%,明顯高于普通人群。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BMI可能是性別間患病率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進一步明確BMI≥23 kg/m2是NAFLD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與以往研究結(jié)果一致。
NAFLD與代謝綜合征密切相關(guān),被認為是代謝綜合征的肝臟表現(xiàn)且與代謝綜合征互為因果,相互促進[17]。本研究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F(xiàn)BG、BMI≥23 kg/m2、ALT、ALP、GGT、TG、LDL-C、HCT、尿酸、舒張壓、膽囊息肉是NAFLD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而HDL-C、MCV、收縮壓是其保護因素,與以往研究結(jié)果一致。
近年來,研究[18]認為NAFLD可造成一定的腎損害,合并腎功能不全者死亡率高于單純NAFLD患者。本研究中肌酐是NAFLD發(fā)病的保護因素,考慮可能是本研究納入數(shù)量有限、未區(qū)分年齡層、基礎(chǔ)腎臟疾病未知以及變量間存在多重共線性影響等原因所致。
NAFLD患者多無明顯癥狀,但由于肝內(nèi)脂肪堆積、肝臟損傷,部分可引起肝功能改變。有研究[19]提示高AST是肝硬度增加的危險因素之一。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AST為NAFLD發(fā)病的保護因素,與實際肝損傷表現(xiàn)矛盾,分析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肝功能指標靈敏度差異;(2)納入研究對象有限而產(chǎn)生偏倚;(3)肝炎和單純性脂肪肝人群分布不均;(4)納入變量較多而出現(xiàn)多重共線性。
綜上所述,沈陽地區(qū)2014年至2018年青壯年NAFLD患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男性和肥胖者居多。NAFLD患者中男性BMI值較女性偏高,NAFLD的發(fā)生與血糖、血壓、血脂、肝功改變密切相關(guān)。本研究中,研究對象選擇局限,在未來研究中需要擴大樣本選擇范圍,采用分組抽樣方法來提高樣本的代表性,進一步對本研究結(jié)果進行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