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艷
山東省滕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山東滕州 277500
子癇前期是指女性妊娠20 周后,出現的以血壓升高、蛋白尿為特征,并伴隨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的疾病,可影響胎兒的生長發(fā)育,損傷母體的臟器功能,若未能及時診治, 該病癥可進一步發(fā)展為子癇或者重度子癇前期,致使胎兒各種并發(fā)癥發(fā)生,甚至導致胎兒及孕婦的死亡,需引起重視[1]。 近年來,隨著女性妊娠研究的逐漸深入,諸多調查研究顯示,女性妊娠期間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C 等缺乏狀況極為普遍,與女性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密切相關[2]。 維生素A 又名視黃醇,是一種具有脂環(huán)的不飽和一元醇, 對人體視力、 機體生長、骨骼發(fā)育均具有重要的作用[3];維生素E 是脂溶性維生素的一種,可促進性激素的分泌,保護機體組織器官,并提高生育能力,預防流產[4]。 現階段,子癇前期具體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 但有學者認為血管內皮氧化損傷和高凝狀態(tài)導致的血管形成可能是該病癥的發(fā)病原因,且已經認可其與遺傳因素、營養(yǎng)缺乏、免疫反應等有關, 這為孕婦子癇前期發(fā)生發(fā)展與維生素之間的相關性研究創(chuàng)造了理論基礎[5-6]。 該文方便選取2018 年12 月—2020 年10 月該院婦產科接收孕產婦5 000 例作為研究病例,分析子癇前期孕婦的血脂、血糖、維生素A 和維生素E 水平, 并探究其對子癇前期發(fā)生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方便選取該院婦產科接收的孕產婦5 000例作為研究對象, 依照子癇前期發(fā)生狀況分為對照組(未發(fā)生)和觀察組(發(fā)生)。 對照組 4 600 例,年齡 20~35 歲,孕周 27~36 周,孕次 1~3 次,產次 1~3 次。觀察組400 例,年齡 21~35 歲,孕周 27~36 周,孕次 1~4 次,產次1~3 次。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見表1。 且該院倫理委員會已經批準了該次研究。
表1 兩組孕婦基線資料對比()
表1 兩組孕婦基線資料對比()
組別 年齡(歲) 孕周(周) 孕次(次) 產次(次)對照組(n=4 600)觀察組(n=400)t 值P 值27.85±2.33 27.88±2.34 0.247 0.805 32.39±1.68 32.42±1.73 0.342 0.733 1.96±0.24 1.98±0.23 1.604 0.109 1.82±0.24 1.81±0.25 0.797 0.426
納入標準:子癇前期孕婦均符合診斷標準[7];均為單胎妊娠, 且孕周≥20 周; 孕婦及家屬對該次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其余嚴重妊娠期并發(fā)癥孕婦;存在過往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孕婦;存在急性、慢性感染病史孕婦。
該院對納入孕婦均進行血脂、血糖、維生素A 和維生素E 的檢測,檢查前,由檢查人員為孕婦進行含檢查流程、注意事項的健康知識教育,待孕婦準備就緒后,先行抽取空腹靜脈外周血2~3 mL,使用離心機以1 500 r/min 的速率離心處理,時長15 min,離心半徑10 cm,分離血清,將所得血清置于1.5 mL 離心管內,先行放置于-800C 冰箱內冷凍處理。 完畢后使用人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試劑盒、7100 型全自動生化儀檢測患者的維生素A、維生素 E、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PG)水平。
對比兩組孕婦血脂、血糖、維生素A、維生素E 水平,并分析觀察組孕婦維生素A、維生素E 與血脂、血糖水平的相關性。
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相關性分析使用 Pearson相關系數以及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計數資料采用頻數或率(%)表示,比較采用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孕婦維生素A、 維生素E、HDL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孕婦 TC、TG、LDL、FPG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2。
表2 兩組孕婦維生素A、維生素E、血脂、血糖水平對比()
表2 兩組孕婦維生素A、維生素E、血脂、血糖水平對比()
組別 維生素A(mg/dl)維生素E(mg/dl)HDL(mmol/L)TC(mmol/L)對照組(n=4 600)觀察組(n=400)t 值P 值19.66±2.32 11.65±2.51 65.786<0.001 45.38±4.48 22.54±5.11 96.646<0.001 1.52±0.09 1.18±0.07 73.641<0.001 4.54±0.56 4.91±0.39 12.944<0.001
續(xù)表2
觀察組孕婦維生素A、維生素E 水平與LDL、FPG、TG 水平呈負相關,與 HDL、TC 水平呈正相關(P<0.05)。見表3。
表3 兩組孕婦維生素A、維生素E 與血脂、血糖水平的相關性分析
觀察組孕婦維生素A 與血脂、 血糖的回歸方程為Y=7.369-4.555X1-3.862X2。見表4。觀察組孕婦維生素E 與血脂、 血糖的回歸方程為 Y=8.365-0.982X1-0.016X2。 見表 5。
表4 維生素A 與血脂、血糖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表5 維生素E 與血脂、血糖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子癇前期是女性妊娠期的特有疾病, 屬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一種,通常在妊娠20 周后發(fā)生,較為常見, 據調查顯示, 我國妊娠女性子癇前期發(fā)生率約為5%,且近年來發(fā)生率還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逐漸成為我國孕產婦母嬰健康的重要影響因素[8]。 且子癇前期臨床表現較為多樣, 無特異性的征象, 易造成病癥的誤診、漏診,致使患者錯過最佳的診治時機,嚴重者還可能危及生命安全[9]。
現階段, 醫(yī)學上尚未明確子癇前期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但認為與遺傳、營養(yǎng)缺乏、免疫反應、其余疾病病史、多胎妊娠等因素有關,且內皮細胞激活、功能障礙更是該病癥的關鍵所在。
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 諸多研究表明內皮細胞激活、 功能障礙主要的發(fā)生原因為人體血脂代謝異常,而血脂代謝指標有 TC、TG、HDL、LDL[10]。 TC 是指人體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膽固醇的總和, 也包括游離膽固醇、膽固醇脂,其水平可受年齡、飲食、精神狀態(tài)等因素影響,與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疾病關系密切,是生物膜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也是合成生理活性物質的前體[11]。 TG 是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縮合而成的脂類,是人體能量儲存的重要形式,也被稱之為中性脂肪[12]。LDL 是一種運載膽固醇進入人體外周組織細胞內的脂蛋白顆粒,也被稱之為‘壞膽固醇’,若人體內LDL 濃度增高,極易沉積在動脈壁內,誘發(fā)冠心病、腦中風等疾病[13]。 HDL 又名al 脂蛋白、血管清道夫,是由脂質和蛋白質以及其所攜帶的調節(jié)因子共同組成的一種復雜脂蛋白,屬于血清蛋白的一種,復含磷脂質,能夠清除過量血脂,保護人體的心腦血管[14]。研究提示,女性妊娠期間因胎兒生長發(fā)育需求, 機體內會出現脂肪組織堆積狀況, 但若是脂肪組織堆積過度或者脂代謝存在異常,則會引發(fā)一系列的病癥,如妊高癥、妊娠期糖尿病[15]。 TC、TG 屬于血管損傷物質,當孕婦子癇前期發(fā)生后,其TC、TG 水平便會快速提升,增加血管內皮細胞的通透性,并促使血液內血小板聚集、黏附,引發(fā)損傷。而HDL 屬于血管保護性因子,在子癇前期患者機體內水平便會下降,導致患者膽固醇轉運功能出現障礙,進一步導致患者的血管損傷。 由此可見,這些指標不僅能夠為胎兒的生長發(fā)育提供能量代謝, 還能夠合成類固醇類激素等物質,檢測這幾項指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維生素A、維生素C 均屬于脂溶性維生素,也是常見的抗氧化劑,在人體新陳代謝中必不可少,能夠改善人體氧化應激狀態(tài),保障人體的生命活動。 但人體對維生素A、維生素E 的需求始終維持在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若需求過量, 則會引發(fā)高鈣血癥、 胃酸分泌過多等癥狀; 若需求過少, 也會直接促進子癇前期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這一點, 在國內外的諸多研究中均有所提示。 且Golovchenko O V 等[15]學者更是表明當女性處于妊娠16~22 周時,可適量補充維生素E,能夠有效預防子癇前期的發(fā)生。 這是因為維生素E 缺乏會導致人體出現氧化應激急細胞的凋亡, 有效補充維生素E 則能抑制人體動脈內皮細胞脂質過氧化物產生, 從而抑制血液內血小板的聚集、黏附,并促進前列環(huán)素2 的合成,調節(jié)血脂、血糖表達,延緩細胞凋亡,抗氧化。 而維生素A是人體免疫球蛋白合成的重要因子,Disha 等[16]學者認為炎癥免疫反應也是導致孕婦子癇前期發(fā)生的重要因素,若孕婦維生素A 匱乏,機體炎癥免疫反應會出現異常,從而觸發(fā)過度炎癥免疫激活。
經由結果顯示, 該文中觀察組孕婦維生素A(11.65±2.51)mg/dl、 維生素 E (22.54±5.11)mg/dl、HDL(1.18±0.07)mmol/L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孕婦 TC(4.91±0.39)mmol/L、TG(1.86±0.29)mmol/L、LDL(3.16±0.08)mmol/L、FPG(6.18±0.32)mmol/L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表明子癇前期發(fā)生孕婦機體維生素水平低下,血脂、血糖水平紊亂, 并佐證了醫(yī)學上關于營養(yǎng)缺乏誘發(fā)子癇前期的觀點。 而觀察組孕婦維生素A、維生素E 水平與LDL、FPG、TG 水平呈負相關, 與 HDL、TC 水平呈正相關(P<0.05)。可見維生素 A、維生素 E 與人體血脂、血糖水平代謝紊亂的相關性,佐證維生素A、維生素E 可能共同參與了妊娠女性子癇前期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過程,可為臨床子癇前期的預防提供參考。
郭冰杰等[17]將5 000 例孕婦依照子癇前期病發(fā)狀況分為對照組(4 500 例)和子癇前期組(500 例),檢測兩組孕婦的相關指標,結果顯示,子癇前期組孕婦血清維生素 A(11.45±2.56)mg/dl、維生素 E(21.92±5.19)mg/dl、HDL(1.19±0.06)mmol/L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子癇前期組孕婦 TC(4.81±0.34)mmol/L、TG(1.84±0.18)mmol/L、LDL(3.06±0.09)mmol/L、FBG(6.08±0.34)mmol/L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這與該研究結果大致相同,佐證了該研究的有效性。
但該文納入樣本數量較少, 納入孕婦區(qū)域局限性強,無法作為臨床妊娠女性子癇前期的發(fā)生標準,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和實用性較差,需后續(xù)納入更多的樣本,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得出更為準確的結果,提升研究實用性, 為臨床妊娠女性子癇前期的預防提供參考。
綜上所述,子癇前期孕婦機體維生素A、維生素E水平低于正常孕婦,且機體內血脂、血糖水平異常,這可能是導致孕婦子癇前期發(fā)生的危險因素, 共同參與了子癇前期的發(fā)生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