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王惠莉,張 麗
(菏澤市牡丹人民醫(yī)院 山東菏澤274000)
糖尿病(DM)會逐漸造成患者心臟、腎臟、眼睛、血管和神經(jīng)等組織器官損傷,其中糖尿病足潰瘍(DFU)作為DM后期最嚴重的并發(fā)癥,具有較高致殘率和病死率。有研究表明,DM患者隨病情發(fā)展,機體胰島β細胞功能會逐漸下降,而經(jīng)該細胞分泌的血清C肽,其水平的表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胰島β細胞功能[1]。本研究選取2017年9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228例DFU患者進行研究,探討DFU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與血清C肽水平的相關性及其對潰瘍愈合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9月1日~2018年12月31日228例DFU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糖尿病足診治指南》診斷標準;②臨床資料完整;③患者及家屬愿意配合本項研究。排除標準:①因其他因素引發(fā)的足部潰瘍,如惡性腫瘤長期化療患者、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的患者等;②合并心臟、肝臟功能不全的患者;③腎功能不全尿毒癥期患者;④精神異?;蛞庾R障礙患者;⑤患有呼吸、泌尿系統(tǒng)等急性感染性疾病,或者免疫功能異常的患者。228例患者中男135例、女93例,年齡51~84(70.52±5.43)歲;DM病程1~22(12.66±2.14)年;DFU病程2~19(10.55±1.71)個月。
1.2 方法 收集患者入院后所有病史和檢查資料,包括血液常規(guī)分析、肝功能、血糖、血脂、腎功能、尿常規(guī)指標和尿蛋白定量等。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給予多學科綜合治療,同時對患者開展為期兩年的隨訪調查,包括門診、再入院以及電話隨訪三種形式,隨訪內容以觀察患者潰瘍愈合情況,了解其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情況為主。其中門診隨訪時間為每2周1次、電話隨訪時間為每半年1次,若患者死亡,則隨訪終止。根據(jù)患者不同潰瘍深度和感染程度進行分組,其中潰瘍深度參考Wagner分級法;而感染程度則參考美國感染疾病協(xié)會關于糖尿病足感染的臨床分類指南。兩者具體分級內容見表1、表2。
表1 潰瘍深度分級
表2 感染程度分級
1.3 觀察指標 在患者入院初期依次采集其空腹和餐后2 h后的靜脈血液各3 ml,以3000轉/min的速度離心10 min,分離出血清后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測定患者不同狀態(tài)下的血清C肽水平。根據(jù)潰瘍深度和感染程度的不同,對比不同分級患者在不同狀態(tài)下的血清C肽水平差異;分析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同時以潰瘍創(chuàng)面皮膚完全覆蓋,或者已形成痂皮表示創(chuàng)面愈合,觀察隨后兩年后228例潰瘍愈合情況,統(tǒng)計患者臨床資料,分析影響其愈合的因素,采用多因素Cox回歸分析模型進行驗算[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經(jīng)SPSS 23.0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由方差分析處理多組間數(shù)據(jù)的比較;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計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潰瘍愈合為觀察終點,評價相關變量對DFU患愈合的影響,將其中P<0.05的變量納入多因素Cox回歸分析模型進行驗算,分析影響愈合的獨立因素,檢驗結果P<0.05代表該項資料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潰瘍深度不同患者血清C肽水平比較 見表3。
表3 潰瘍深度不同患者血清C肽水平比較
2.2 感染程度不同患者血清C肽水平比較 見表4。
表4 感染程度不同患者血清C肽水平比較
2.3 不同分級患者與不同狀態(tài)下的血清C肽水平之間的相關性 潰瘍深度與空腹和餐后2 h狀態(tài)下血清C肽水平之間呈負相關性(r=-0.621、-0.789,P=0.006、0.005);感染程度與空腹和餐后2 h狀態(tài)下的血清C肽水平之間同樣呈負相關性(r=-0.529、0.619、P=0.004、0.012)。
2.4 患者兩年后隨訪情況 228例患者中愈合人數(shù)173例、占比75.88%,未愈合人數(shù)55例、占比24.12%。未愈合的55例患者中8例患者截肢,47例患者死亡;其中死于心腦血管事件的患者25例,死于非心腦血管事件的患者22例。
2.5 DFU患者愈合情況影響因素 見表5。
表5 DFU患者愈合情況影響因素
2.6 多因素Cox回歸分析 將上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代入多因素Cox回歸分析模型驗算,發(fā)現(xiàn)年齡、性別、家族遺傳史、潰瘍深度和感染程度均是影響患者潰瘍愈合的危險因素。見表6。
表6 多因素Cox回歸分析
臨床對DFU患者病情的準確評估對指導后續(xù)治療,改善預后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通常采用患者傷口感染程度、潰瘍深度及病變范圍等情況進行判斷,受主觀因素影響,判斷準確率無法保障,故而還需尋找可靠的實驗室血清指標用于患者病情的判斷[3]。血清C肽是一種由胰島β細胞分泌而成,是胰島素原分裂而成的等分子肽類,不會被肝臟酶滅活,且半衰期在10~11 min,該物質在血液中濃度可更好地反映胰島β細胞儲備功能[4]。
臨床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C肽有助于血管生成和內皮細胞的遷移,同時改善局部血供情況;另外,血清C肽還可以抑制NHDPH依賴性的活性氧簇(ROS)的生成,在預防血糖升高的基礎上,避免因高血糖誘導的內皮細胞凋亡[5]。上述相關機制均可以有效促進肉芽組織的生成,對DFU患者而言,有助于促進潰瘍愈合。曲琳等[6]研究發(fā)現(xiàn),空腹狀態(tài)下的血清C肽是影響DFU患者預后的獨立保護因素,其ROC曲線下的AUC為0.581。本研究結果顯示,DFU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與血清C肽水平之間關系密切,年齡、性別、家族遺傳史、潰瘍深度和感染程度是患者潰瘍愈合的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