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宇
(齊齊哈爾市教育教學研究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課程內(nèi)容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是整體性原則。整體性原則是以整體思維方式設計和實施單元教學,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不是每個單元的簡單教學計劃,而是一個由制定、實施、評估和調(diào)整組成的單元教學設計的有機整體,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過程[1]。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強調(diào)該單元作為一個整體,單元教學內(nèi)容、單元教學目標、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均為整體設計。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課程內(nèi)容由六大要素組成,即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這六大要素構成完整的整體。主題為語篇學習提供范圍和語境;語篇是由語音、詞匯、語法、結構等組成的表達意義的文體,是體現(xiàn)主題意義的載體;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以多種形式的語篇為載體;學生運用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獲取、理解語篇意義,表達個人觀點和態(tài)度,即通過聽、說、讀、寫、看等手段和認知、交際、情感等策略的輔助,學習語篇中的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運用其開展對主題意義的探究活動,促進思維發(fā)展,同時提升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2]。
1.主題語境
主題為語言學習提供了范圍或語境。主題語境限定了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范圍,為語言學習提供了特定語境,有機地滲透了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主題語境在英語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語言學習水平。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要把主題意義的探究作為教學的核心任務,圍繞主題背景,整合學習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思維等素養(yǎng)。
2.語篇類型
語篇類型是指不同類型的文體,如應用文、記敘文、議論文和說明文等。語篇類型還包括插圖、歌曲、音頻和視頻等多模態(tài)語篇,不同的語篇類型有不同文本結構、語言特征和表達方式。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加深對語篇意義的理解,還要幫助他們使用不同類型的語篇進行有效的表達和交流。
3.語言知識
語言知識包括語音、詞匯、語法、語篇和語用知識。學習語言知識旨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使用能力,因此,教師應特別注意語言知識的語境功能。同時,教師在設計口頭和書面交流活動時,應加強語篇意識,努力創(chuàng)造接近現(xiàn)實生活的交流。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意識到語言形式的選擇受到具體交際環(huán)境的影響。
4.文化知識
文化知識是指中外文化知識,是學生理解文化內(nèi)涵、比較文化異同、吸取文化真諦、增強文化自信的基礎。在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教師將通過創(chuàng)造有意義的語境,引導學生探索文化意義和內(nèi)涵。教師應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學習內(nèi)化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從而使學生能夠通過感知、比較、分析和欣賞,加深對文化的理解。
5.語言技能
語言技能是語言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看和寫,聽、讀和看是理解性語言技能,說和寫是表達性語言技能,兩種語言技能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相互補充和促進。因此,教師不僅要注重特定技能的培訓,而且要注重在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過程中理解性技能和表達性技能的綜合應用。教師要有意識地設計綜合性語言活動,如讀聽、讀說、聽寫、說寫等。
6.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主要是指學生為促進語言學習和語言使用而采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學習策略的使用表現(xiàn)在學生調(diào)節(jié)和管理自己學習過程的學習行為中,因此,教師將特別強調(diào)設計一系列學習活動,以此開展對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在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教師有意識地設計各種學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逐漸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生學會設計步驟、計劃學習、及時反思學習效果、調(diào)節(jié)自身情緒以及利用各種資源在實踐中學習。
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在主題語境的基礎上,聯(lián)系單元多個語篇,在傳授語言知識的同時,滲透文化知識,幫助學生運用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3]。下面以外語與教學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書英語》必修第二冊第一單元Foodforthought為例,展示如何將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應用于英語課程之中。
1.單元主題語境
本單元是關于中外飲食的主題,即屬于“人與自我”和“人與社會”的主題。它涉及到多元飲食文化和健康飲食習慣。從引進來自不同國家的代表性食品開始,該單元展示了全世界豐富多彩的世界美食和餐桌禮儀,豐富了學生對飲食文化的理解,并使學生深入思考健康飲食與生活方式之間的關系。最后,學生們能夠?qū)崿F(xiàn)對飲食沖突中蘊含的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并重新思考他們的行動,改善他們的飲食習慣。
2.單元語篇類型
在主題語境中,該單元由十個語篇組成,包括一個視頻材料、四個完整的閱讀語篇、一篇聽力材料和四個需要學生完成或創(chuàng)作的材料。
(1)視頻語篇屬于記敘文的范疇。主要介紹三種中國特色食品,如北京烤鴨、大閘蟹、四川火鍋。演講者對中國傳統(tǒng)食品發(fā)表了評論。圖片材料要求學生們將食物的圖片與來自其它地區(qū)的食物相匹配。
(2)AchildofTwoCuisines是一篇關于中英跨國家庭飲食習慣和對食物看法的書面語篇。
(3)Using language分為三個部分。情態(tài)動詞部分主要講一個手機應用程序,它可以幫助英國人發(fā)展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餐桌禮儀。食品評論屬于新媒體語篇(網(wǎng)絡評價),主要描述和評價四種食物,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下描述食物并發(fā)表評論。
(4)ColdTruth是在Developing ideas部分,以圖形和文字的方式展示五個人物儲存在冰箱里的食物,并介紹他們的職業(yè)特點、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
(5)Writing部分屬于新媒體語篇(博客),任務是寫一個食譜。這部分介紹了一些中國傳統(tǒng)菜的歷史淵源和制作方法。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學生可以深入了解飲食習慣與健康生活方式之間的關系,并掌握食譜的文體特點和寫作技巧。
(6)Presenting ideas要求學生討論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上的傳統(tǒng)美食,并選擇其中一種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學生表達希望這種美食加入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原因。
3.單元學習目標
在學習活動中,學生能夠做到以下幾點。
(1)了解與食物相關的語篇,談論與食物相關的話題,使用新語言描述食物,正確使用情態(tài)動詞給他人提供建議,用英語寫簡單的食譜,推薦一種美食。
(2)了解中外飲食文化的異同,豐富對食品文化的認知,注意不同文化中餐桌禮儀的差異,推薦一種中國美食。
(3)正確判斷語篇中人物的觀點和態(tài)度,區(qū)分中外文化的差異,判斷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在深刻理解文本的同時與自己的現(xiàn)實相聯(lián)系,實現(xiàn)知識和能力的遷移。
(4)通過了解各國食品文化激發(fā)學習興趣,獲得多渠道英語學習資源,選擇適當?shù)牟呗院头椒ūO(jiān)控、評估和調(diào)整學習內(nèi)容和過程。
4.活動安排
(1)活動場景
創(chuàng)建與飲食文化相關的場景。
(2)課時階段安排
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學習活動材料主要是由Staring out和Understanding ideas部分組成。首先,教師根據(jù)對食物多樣性的理解,指導學生了解文化背景不同,人們的飲食觀點也各不相同。其次,引導學生思考自身家庭的飲食習慣,形成自己的觀點。
第三課時:學習活動由使用語言中的情態(tài)動詞和食物評論組成。首先,通過使用適當?shù)那閼B(tài)動詞來填充語篇,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情態(tài)動詞的用法,能夠利用這些情態(tài)動詞來準確地提出關于飲食習慣的建議。其次,學生掌握食物評論的詞匯,整理和總結語篇信息。最后,學生使用新學習的詞匯來描述和評論一種食物,從而將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
第四課時:聽力材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技能和綜合使用語言的能力。這部分聽力材料深入討論了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學習產(chǎn)出是建議和說服顧客購買健康食物。
第五課時:ColdTruth是Developing ideas的語篇學習活動。學生了解不同職業(yè)飲食習慣的相似之處。學習語篇后,學生可以深入理解You are what you eat的含義,即“不良飲食會影響人們的健康”。學習產(chǎn)出是評價他人的生活方式,并提供合理的建議。
第六課時和第七課時:學習活動材料主要是關于Writing,Presenting ideas和 Project。語篇介紹了中國菜宮保雞丁的起源和配方,活動輸出是寫一個原材料配方和實際操作的過程。學生們描述一道傳統(tǒng)中國菜,推薦給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并說明原因。在Project中,學生調(diào)查班級同學的飲食習慣并給出建議。
5.單元課程內(nèi)容
表1展示了外語與教學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書 英語》必修第二冊第一單元Foodforthought的課程內(nèi)容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表1 《普通高中教科書 英語》必修第二冊第一單元Food for thought的課程內(nèi)容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6.單元學習評價
根據(jù)單元主題和單元目標評價學習效果。
(1)內(nèi)容(文化意識):了解不同國家與民族在飲食上的差異,形成跨文化意識,注重中國傳統(tǒng)飲食,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2)語言(語言能力):掌握并使用本單元的詞匯、短語、句子結構介紹食物,使用適當?shù)那閼B(tài)動詞對食物進行評論,了解多模態(tài)語篇(食譜),了解調(diào)查問卷。
(3)寫作(思維品質(zhì)):體驗和判斷語篇中不同任務的觀點和態(tài)度,描述食物、表達觀點、推薦食物并提供與自身現(xiàn)實相關的建議。
(4)方法(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從不同渠道獲取學習資源;計劃、監(jiān)控、評估和反思自己的學習內(nèi)容。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依據(jù)整體性原則改善教師英語教學設計的現(xiàn)狀。在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在英語教學的應用中,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本研究的主要結論反映在以下兩方面。
1.教師全面分析主題語境和語篇類型
教師深入研究某個單元的主題,并有意識地分析反映單元主題的不同類型的語篇及其相互間的關系。教師有意識地運用語言知識中的文化知識,將文化知識滲透到學生語言知識的學習中,將優(yōu)秀文化進一步內(nèi)化為學生的意識和行為,引導學生感知語言知識中所包含的中外文化知識,進而提高學生語言能力和文化意識的整合與發(fā)展。
2.教師可以結合兩種以上的語言技能實現(xiàn)語言的輸入和輸出
教師在語言教學過程中運用理解性和表達性語言技能,使學生能夠通過聽、說、讀理解口頭和書面語篇傳達的信息、觀點,并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態(tài)度。學生根據(jù)不同目的和受眾,利用語言知識、文化知識等,通過口頭和書面形式創(chuàng)造新的語篇。這些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同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策略,自覺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各種學習策略,逐步形成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