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萍
(興安界首骨傷醫(yī)院內科 廣西 桂林 541306)
糖尿病是常見的老年疾病,其以代謝功能紊亂為主要表現,發(fā)病后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生活質量產生程度不一的影響[1]。如不及時治療糖尿病,會在接下來的發(fā)展中引發(fā)并發(fā)癥,最終威脅患者生命。對于一些非內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來講,因此科室護理人員對糖尿病的護理技能掌握不多,缺少護理專業(yè)性,無法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故而會影響護理質量[2]。因此,針對非內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實施糖尿病護理??菩〗M護理干預至關重要。本次研究取100例糖尿病患者,探析糖尿病護理??菩〗M護理非內分泌科糖尿病患者后,對提升護理質量的影響,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興安界首骨傷醫(yī)院非內分泌科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以不同的護理措施,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50例。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38~85歲、平均(61.58±11.56)歲,病程1~22年、平均(16.34±2.68)年;實驗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37~86歲、平均(62.18±11.26)歲,病程1~21年、平均(17.04±2.88)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確診。同時將不愿配合者、嚴重臟器功能障礙者、精神及意識障礙者排除。此外,本次研究者均符合非內泌科糖尿病相關收治標準。
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基于此,實驗組增加糖尿病護理??菩〗M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建立一支糖尿病護理專科護理小組,在全院非內分泌科范圍內選取熱愛糖尿病護理事業(yè)的護理人員建立糖尿病護理專業(yè)小組,對護理專業(yè)的小組成員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培訓,制定相應的護理流程,對糖尿病護理質量開展專項檢查,主要通過開展護理會診、微信平臺等探討糖尿病的基本情況進行討論,之后以考核的方式對護理小組成員進行考核,即針對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等方面進行對護理人員進行考評,考評通過后方可上崗。(2)強化用藥指導,嚴格遵醫(yī)囑開展護理管理,告知藥物的名稱、注意事項及服用次數等,叮囑患者不可隨意增減藥物。定時觀察患者用藥情況,并告知不良反應出現后的應對措施。指導血糖監(jiān)測方法,做好血糖水平記錄。(3)邀請營養(yǎng)師根據患者的喜好,制定針對性的飲食方案,保證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在飲食中,多食用維生素、蛋白質類食物,嚴禁食用脂肪類食物。叮囑患者戒煙、戒酒,規(guī)律作息時間[3]。(4)鼓勵患者每天鍛煉身體,在科學的運動指導下增強體質。以其喜好,合理制定運動方案,如體操、廣場舞、太極等,控制好體重的同時堅持運動,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5)建立檔案,全面了解患者的相關資料,對潛在風險進行評估,以其實際情況為依據,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便于縮短康復進程。及時了解護理結果,分析護理不足,及時更正。明確護理工作的內容,保證護理環(huán)節(jié)的連續(xù)性。及時發(fā)現護理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不斷對護理措施進行完善與改正,有助于落實糖尿病護理內容。對護理小組成員實施專業(yè)的護理技能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與專業(yè)服務能力,聯絡護理人員,不斷提升自身的護理專業(yè)技能,使其可以更好地應用到臨床護理中。不斷地完善護理工作,明確工作內容,作好護理效果考核。(6)不斷強化健康教育,加強糖尿病的健康宣教,可采用發(fā)放宣傳手冊、健康講座、小視頻等形式,向家屬、患者說明糖尿病的相關知識與預防干預措施。對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進行強化講解,對相關注意事項進行普及,以便于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從而提高護理依從性。
對比兩組血糖水平、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即通過血糖監(jiān)測儀,對空腹、餐后2 h及糖化血紅蛋白進行監(jiān)測。用自制工具,從理論知識、血糖儀操作、胰島素筆注射操作、胰島素泵操作等環(huán)節(jié)對護理質量進行評分,分數越高,護理質量越高[4]。以自制的工具,對患者滿意度評分,即:日常護理、護理態(tài)度、環(huán)境護理、基礎護理等,每項100分,分數越高越好。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血糖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血糖水平低于護理前,且實驗組血糖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糖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血糖水平比較(±s)
2h-PG/(mmol·L-1)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實驗組50 13.21±2.12 6.31±1.12 19.23±5.10 6.54±1.22對照組50 13.44±2.22 10.53±2.20 19.25±5.42 14.54±5.02 t 0.530 12.0874 0.019 10.9499 P>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FPG/(mmol·L-1)HbA1C/%護理前 護理后實驗組50 9.40±0.81 6.24±1.21對照組50 9.55±0.41 8.45±1.53 t 1.172 8.0112 P>0.05 <0.05組別 例數
護理后實驗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s,分)
表2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s,分)
胰島素泵操作實驗組50 94.22±3.31 92.34±4.25 93.17±4.64 94.25±2.44對照組50 83.94±3.24 81.54±5.04 85.92±2.45 81.97±2.26 t 15.6938 11.5836 9.7702 26.0873 P<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 理論知識 血糖儀操作 胰島素筆注射操作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s,分)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日常護理 護理態(tài)度 環(huán)境護理 基礎護理實驗組50 95.22±3.61 93.55±3.27 94.16±5.05 95.22±2.01對照組50 84.57±4.23 82.94±4.04 84.82±3.41 83.33±2.17 t 13.5419 14.4245 10.8384 24.8622 P<0.05 <0.05 <0.05 <0.05
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主要因機體的代謝功能障礙所致,此病癥發(fā)病率在不斷上升,而多數學者認為其的出現與不良的飲食結構、生活方式有關,病程較長,如血糖水平控制不佳,會增加不同的并發(fā)癥,對患者身心健康產生程度不一的影響[5]。糖尿病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會對患者生命產生威脅,故在有效的血糖控制中實施科學的護理干預,可以實現治療目的。
糖尿病護理??菩〗M護理是一項新型的持續(xù)性改進護理管理方式,此護理小組的人員均為熱愛糖尿病護理事業(yè)的非??谱o理人員,在護理前小組人員開展了專業(yè)的學習與培訓,保證為患者提供專業(yè)的護理服務。且在患者護理中,在了解病情的情況下,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預防高血糖的發(fā)生;同時不斷規(guī)范護理計劃,護理人員不斷提升自身護理能力,進一步提高護理效果。強化健康指導,提升健康知識宣傳效果,預防安全隱患;在護理溝通中拉近與患者之間的距離,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從而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可促使病情盡快好轉[6]。此外,對護理小組成員進行培訓時,科學的健康指導,可以提升患者的宣傳水平,明白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保證護理工作可以順利開展,從而提高護理專業(yè)性及護理效率。多數患者對糖尿病的相關知識了解不夠,易出現不良心理,對護理與治療效果均產生影響,故通過糖尿病護理??菩〗M干預,在強化護理中幫助患者提高自我護理能力,有效預防并發(fā)癥,對促進病情好轉有一定的作用[7]。
綜上所述,為了促進非內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病情快速好轉,應用糖尿病護理??菩〗M護理,可以實現目的,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