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紅
摘要:在初中,閱讀能力是學生應具備的基礎能力,它不但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也潛在影響學生成長發(fā)展。閱讀能力是學生認識、接觸世界的重要媒介,針對閱讀能力不足的初中生,提高其該項能力便十分重要。但通過分析可知,部分教師對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視有限,未認識到該能力對學生發(fā)展、對語文教育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閱讀能力;培養(yǎng)活動;語文教學
新課標中已經(jīng)明確肯定了閱讀的個性化特點,指出了教師全盤引導的不合理之處,這就從宏觀層面上敦促著語文教師進行改革和調(diào)整。閱讀不僅僅是認識文字的過程,更是提煉總結關鍵信息,體會段落和整體情感的過程,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理性情感和非理性情感高速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在閱讀教學中給予其技巧上的指導和意識上的引導,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意義
(一)積累資源,增強表達能力
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的知識儲備量會得到切實提升,在廣闊的閱讀天地中,他們可以領略自然風光、山川河流,也可以感悟到不同歷史人物的形象,并拉近自己與實際生活之間的關系,從而獲得別樣的體會。不論是情節(jié)生動的故事,還是抒情言志的詩歌,在初中語文教材中都具有一定的比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幫助學生獲得大量的學習資源,從而不斷健全學生的知識架構。如此,不僅學生的閱讀能力會有所提升,表達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的強化。
(二)開闊視野,強化寫作能力
開闊學生視野的有效渠道之一就是閱讀,在閱讀文本中,蘊藏著多元的思想、情感,如同一片廣泛的語文天地,學生能夠從中獲得豐富的養(yǎng)料。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實際上也是開闊學生視野的一種方式,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題材,獲得多樣的感受。并且,當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寬后,他們的素材積累庫也會更加豐富,這些素材都可以為寫作提供有力支撐,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避免“不知從何下手”這一問題的出現(xiàn),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讓學生筆底生花。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培養(yǎng)策略
(一)反復閱讀是前提
閱讀,離不開讀。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習慣了直接教授學生具體的、詳細的知識,卻很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反復閱讀,使學生未能與所要學習的語文閱讀文本共鳴、未能與作者想要傾訴的思想情感共鳴,便要開始學習里面具體的閱讀知識。這樣一來,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閱讀學習的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鼓勵學生手捧書本,反復閱讀,與其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
例如,在教學《我的叔叔于勒》這一閱讀文本時,我便鼓勵學生對其進行多樣化的閱讀,可以自己從頭到尾默讀,可以與同桌一起合作閱讀,還可以同其他學生一起分角色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不僅眼到、口到,他們的心也會跟著所閱讀的內(nèi)容始終在思考著、感受著、體會著。當反復閱讀結束后,無需教師過多的語言闡述,學生便能對所學文本形成初步的認知與理解。以此為基礎,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與講解,便能達到良好的閱讀效果。
(二)品析細節(jié)是關鍵
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所選取的每一篇課文都有特定的價值及意義,或諷刺了某種社會現(xiàn)象,給人以警醒;或娓娓道來一個事實,引發(fā)人們的共鳴;或描述了內(nèi)心那份向往,闡述了自己的追求,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這些經(jīng)過精挑細選的課文包含細節(jié),需要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靜下心來認真揣摩與分析,以細節(jié)關鍵統(tǒng)領整篇課文的深度理解。
例如,在教學《范進中舉》一文時,我便針對一些細節(jié)性的內(nèi)容設置了一些問題,以細節(jié)為引導,以問題為載體,帶領學生的思維向更深層次的方向發(fā)展。像“胡屠戶對待范進的態(tài)度前后有哪些不同?請從文中找出來。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不同?”胡屠戶是《范進中舉》一文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其性格特征鮮明,對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有著極大的幫助。因此,以胡屠戶入手,引導學生分析其前后的言語、行為、態(tài)度等的變化,更有助于學生從關鍵處、細節(jié)處梳理胡屠戶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以及封建社會對范進這一類人的壓迫及荼毒究竟是如何進行的。如此一來,從把握細節(jié)入手,引領學生思考、分析、探索,并對《范進中舉》這篇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隨文練筆是補充
學生在結束閱讀后,由于與文本、作者進行了充分的情感交流與溝通,此時,學生多有“不吐不快”的傾訴欲望。作為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抓準這一有利時機,引導學生適時進行隨文練筆,即根據(jù)所學的文本進行簡短的習作小練習,在邊讀邊寫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認知,同時,自身的語文寫作能力也能得到更好的進步與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變色龍》一文后,不少學生都愿意拿起手中的筆一吐為快,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與體會一一記錄下來。對此,我便鼓勵學生去寫、去抒發(fā)。像有的學生寫道“雖然奧楚蔑洛夫是作者經(jīng)過想象以及藝術加工后虛擬出來的一個形象,但在我們的生活中不也經(jīng)常能見到這種‘變色龍嗎?他們面對不同的人時總是有不同的語氣、做法,行為處事的風格也有著極大的不同。是時候該覺醒了,生活中的‘變色龍們”;還有的學生寫道“如果世界上都是奧楚蔑洛夫這樣見風使舵的人,我想社會生活是非常糟糕的,社會將沒有公平、將失去公正,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也不復存在。希望大家都能有自己的堅持與底線,在復雜的社會中不至于迷失自我”……在用筆寫內(nèi)心真實感受的過程中,學生無疑深化了對《變色龍》這一文本閱讀的理解效果,同時簡短的習作也能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有效地提升。
結語
總之,閱讀教學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教師必須重視這一環(huán)節(jié)在語文課堂上的作用,塑造平等融洽的氛圍。本文從梯度設計、獨立學習、三維目標、課外閱讀、閱讀指導等方面,論述了解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的措施,遵循了閱讀教學的基本準則,希望能夠作為教師的參考依據(jù)。但教師也必須注意現(xiàn)階段閱讀教學的短板,如學生自主能力不高、閱讀練習壓力過大等,然后從多個角度出發(fā),制定科學的措施進行解決,以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安吉祥.芻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C].2020年“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2020.
[2]蔣曹彥.芻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翻轉課堂”的實踐[J].課外語文,2020(06).
[3]麻燕.芻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J].文理導航,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