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龍,何馨,陳學波
(利津縣中心醫(yī)院影像科,山東 東營 257400)
腎細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簡稱腎癌[1],是臨床發(fā)病率較高的泌尿系統(tǒng)惡性腫瘤之一[2],據(jù)相關資料統(tǒng)計腎癌患者中腎透明細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所占比例高達70%左右[3]。腎透明細胞癌發(fā)病早期患者并無典型臨床表現(xiàn)[4],目前臨床多利用影像學、實驗室等檢查結果輔助診斷病情[5],但部分學者針對多層螺旋CT多期動態(tài)增強掃描應用于早期腎透明細胞癌的診斷價值存在一定爭議。基于此,本研究選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8例腎透明細胞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多層螺旋CT多期動態(tài)增強掃描應用于早期腎透明細胞癌診斷及鑒別診斷價值,以期為提高此類病患臨床檢出效果提供可靠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8例腎透明細胞癌患者,其中男46例,女22例;年齡27~86歲,平均(49.32±0.15)歲;發(fā)病部位:左側33例,右側35例;病灶位置:腎上極29例,腎門水平12例,腎下極27例;臨床分級(病理檢查Fuhrman核):Ⅰ級18例,Ⅱ級29例,Ⅲ級15例,Ⅳ級6例。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經(jīng)手術后病理檢查確診發(fā)生腎透明細胞癌;術前因病情所需接受多層螺旋CT多期增強掃描;意識清醒,能遵醫(yī)囑配合影像學檢查;檢查前告知患者及家屬本研究內(nèi)容并征得同意,以獨立、自愿為原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通過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排除標準:造影劑過敏者;體重指數(shù)(BMI)>40 kg/m2者;心、肝、腎等機體重要器官嚴重器質(zhì)性病變者;處于妊娠、產(chǎn)褥、哺乳等特殊生理時期女性腎透明細胞癌患者;意識不清,存在精神系統(tǒng)疾病者;復發(fā)、轉(zhuǎn)移腎透明細胞癌患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疾病者;合并其他腎臟疾病者。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腎透明細胞癌患者均實施多層螺旋CT多期動態(tài)增強掃描,指定同一名高年資、高職稱影像學檢查醫(yī)師完成相關操作。對比腎透明細胞癌患者多層螺旋CT多期增強掃描與術后病理檢查結果、強化情況、不同臨床分級(病理檢查Fuhrman核分級Ⅰ~Ⅱ級、Ⅲ~Ⅳ級)多層螺旋CT多期增強掃描CT值,將所得數(shù)據(jù)輸入統(tǒng)計學軟件檢驗后得出結論。
1.2.2 檢查方法 儀器選用德國西門子公司提供的64排螺旋CT掃描儀,掃描前15 min指導患者口服600 mL純凈水,掃描時協(xié)助其取仰臥位,連續(xù)平掃范圍自膈上至腹主動脈分叉處,參數(shù):管電流380~400 mA、層距5 mm、管電壓120 kV、螺距1.375∶1、層厚5 mm。平掃結束后由患者肘靜脈利用高壓注射器注入100 mL非離子造影劑(碘普羅胺,注射速度每秒3 mL),非離子造影劑注射后25 s、60 s、300 s分別采集動脈期、實質(zhì)期、靜脈期圖像。將圖像輸入工作站行多平面圖像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容積再現(xiàn)(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等處理,所得最佳圖像由2名或以上影像學檢查醫(yī)師通過雙盲閱片法得出診斷結論。
1.3 觀察指標 記錄多層螺旋CT多期增強掃描檢出率、強化情況、不同臨床分級CT值。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檢出情況 68例腎透明細胞癌患者行多層螺旋CT多期動態(tài)增強掃描檢出65例,檢出率為95.59%(65/68)。
2.2 強化情況 68例腎透明細胞癌患者經(jīng)多層螺旋CT多期動態(tài)增強掃描表現(xiàn)為均勻強化占比最高(60.29%),與其他強化情況占比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68例腎透明細胞癌患者經(jīng)多層螺旋CT多期動態(tài)增強掃描強化情況分析Table 1 Analysis of 68 cases of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 patients undergoing multi-slice spiral CT multi-phase enhanced scanning
2.3 CT值 68例腎透明細胞癌患者經(jīng)多層螺旋CT多期增強掃描結果表明,Ⅰ~Ⅱ級患者平掃CT值、高強化區(qū)皮質(zhì)期CT值、低強化區(qū)皮質(zhì)期CT值、高強化區(qū)髓質(zhì)期CT值、低強化區(qū)髓質(zhì)期CT值均低于Ⅲ~Ⅳ級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臨床分級腎透明細胞癌患者多層螺旋CT多期動態(tài)增強掃描CT值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T values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multi-phase enhanced scanning in patients with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of different clinical grades(±s)
表2 不同臨床分級腎透明細胞癌患者多層螺旋CT多期動態(tài)增強掃描CT值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T values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multi-phase enhanced scanning in patients with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of different clinical grades(±s)
臨床分級Ⅰ~Ⅱ級(n=47)Ⅲ~Ⅳ級(n=21)平掃25.51±8.69 33.02±9.95高強化區(qū)皮質(zhì)期117.98±15.66 132.02±21.54低強化區(qū)皮質(zhì)期64.95±10.56 76.25±12.33高強化區(qū)髓質(zhì)期95.92±15.64 112.69±20.36低強化區(qū)髓質(zhì)期73.86±10.53 83.64±14.19
2.4 圖像特征 1例左腎下極早期透明細胞癌患者行多層螺旋CT多期增強掃描圖像,見圖1~2。
圖1 左腎下極早期透明細胞癌Figure 1 Early clear cell carcinoma of the lower left kidney
圖2 左腎下極早期透明細胞癌Figure 2 Early clear cell carcinoma of the lower left kidney
腎癌起源于腎小管上皮系統(tǒng),根據(jù)細胞亞型不同可分為腎嫌色細胞癌、腎乳頭細胞癌、腎透明細胞癌等多種類型,其中以腎透明細胞癌最為常見[6]。目前臨床多采用化療、外科根治性手術、生物靶向藥物等方案治療腎透明細胞癌,但應注意由于腎透明細胞癌患者預后與其病理學分級、治療方案等密切相關[7],而病理學分級是決定治療方案的關鍵,提示盡早確診病情對保障患者療效及預后至關重要。腎透明細胞癌患者發(fā)病早期多無典型臨床表現(xiàn),中后期可出現(xiàn)腰痛、血尿、腫塊等癥狀,因此,如何針對早期病例合理選擇檢查方法已成為廣大臨床醫(yī)務人員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
X線計算機體層攝影(computer tomography,CT)是在傳統(tǒng)X線片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影像學檢查技術,利用后處理技術可為臨床醫(yī)生提供更清晰、直觀的立體圖像,具有速度快、范圍廣、重復性強、無創(chuàng)無痛等特點[8]。多層螺旋CT多期動態(tài)增強掃描能清晰顯示病灶轉(zhuǎn)移、病灶局部血管與周圍組織器官空間解剖結構關系、病灶周圍組織,而多期動態(tài)增強技術能準確顯示病灶血流情況,已成為現(xiàn)階段臨床用于診斷腎透明細胞癌的主要輔助檢查技術[9]。本研究結果顯示,多層螺旋CT多期增強掃描腎透明細胞癌檢出率高達95.59%,其中以均勻強化所占比例最高(60.29%),此外,不同臨床分級患者CT值存在一定差異,與韓焱等[10]研究結果相符。
腎透明細胞癌的多層螺旋CT多期動態(tài)增強掃描鑒別診斷要點分析:①腎透明細胞癌多層螺旋CT平掃多呈等密度狀態(tài),少見稍高密度影,部分病灶內(nèi)有斑點狀鈣化表現(xiàn),其中病灶直徑>3 cm者多表現(xiàn)出混雜密度,反之則呈均勻密度,腫瘤旁腎周間隙內(nèi)可見“線狀”“毛刺”結構并伴腎周間隙改變,隨著病灶直徑增大、中心壞死區(qū)域隨之增加[11];②腎透明細胞癌經(jīng)多層螺旋CT多期動態(tài)增強掃描時可見病灶多呈類圓形,動脈期多表現(xiàn)為“短刺”征、假包膜并伴不同程度中-高強化,靜脈期病灶強化程度較之前明顯下降,實質(zhì)期強化程度仍呈逐漸減弱表現(xiàn),因此,多期掃描呈“快進快出”特征[12];③由于腎臟特殊生理特征,針對疑似腎癌患者行CT增強掃描時多呈皮質(zhì)、皮髓質(zhì)明顯強化,而導致診斷早期小腎癌時周圍正常腎臟組織強化可能對部分腫瘤組織造成“遮掩”從而導致誤診、漏診[13];④腎透明細胞癌具有“快進快出”的CT強化特征,由于此類病灶富含血供、小泡狀結構,因此,多期增強掃描CT值顯著高于本身即缺乏血供的腎嫌色細胞癌、腎乳頭狀細胞癌;⑤早期腎透明細胞癌CT平掃呈低密度與腎囊腫具有一定相似性,但經(jīng)增強掃描呈不規(guī)則增強利于與腎囊腫相區(qū)分。
綜上所述,應用多層螺旋CT多期動態(tài)增強掃描對診斷早期腎透明細胞癌患者具有重要臨床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