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香
(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中醫(yī)醫(yī)院神經內科,遼寧 大連 116400)
腦梗死在現(xiàn)代醫(yī)學中稱為缺血性卒中,大多是因動脈粥樣硬化而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性病變壞死,形成腦血栓、腦栓塞和腔隙性腦梗死等[1]。中醫(yī)將腦梗死稱為中風或卒中,在腦梗死恢復期容易出現(xiàn)氣虛血瘀證,中醫(yī)采取針灸法進行治療,能改善患者的運動和感覺障礙,此外應用補陽還五湯加清腦方能起到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祛邪等作用[2]。本研究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44例腦梗死恢復期氣虛血瘀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分析針灸聯(lián)合補陽還五湯加清腦方治療腦梗死恢復期氣虛血瘀證患者的臨床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44例腦梗死恢復期氣虛血瘀證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22例。對照組男12例,女10例;年齡56~79歲,平均年齡(73.2±6.1)歲;病程1~7個月,平均病程(3.29±1.21)個月。觀察組男11例,女11例;年齡57~80歲,平均年齡(72.9±6.9)歲;病程1~6個月,平均病程(3.99±1.68)個月。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3]中風病氣虛血瘀證的相關診斷標準;治療前未服用過中藥以及針灸治療;患者及家屬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患者年齡>80歲;處于腦血管疾病急性期2周以內的患者;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患者;腦出血患者;由腦腫瘤、腦外傷、血液病等引起的卒中患者;合并有肝腎、造血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嚴重疾病患者;患有精神疾病患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針灸治療,照《針灸學》[4]進行針灸穴位的選取。選取曲池、肩髃、外關、合谷、陽陵泉、環(huán)跳、昆侖、足三里和解溪進行針灸,有口角歪斜的患者取頰車、地倉、太沖及合谷穴位;語言障礙患者取通里、廉泉及啞門穴位。連續(xù)治療3個月,每次留針10~20 min。行針手法可根據(jù)療程時間的延長逐漸加重,補法在健側使用,瀉法在患側使用。刺入腧穴的毫針達到一定深度后可使用提插或者捻轉的針法,根據(jù)患者對針刺感覺和反應以及醫(yī)生對下針刺的感覺判斷是否得氣,“經氣”感應為得氣。
觀察組采用針灸聯(lián)合補陽還五湯加清腦方治療,在對照組基礎上內服補陽還五湯加清腦方,藥方包括黃芪30 g,當歸、赤芍、川穹各15 g,紅花、地龍各12 g,石菖蒲、蒼術、生蒲黃(包煎)各9 g。將中藥用兩倍劑量藥材水浸泡1 h,煎煮1.5 h倒出,第二次也同樣加兩倍劑量藥材的水,再次煎煮1 h,兩次藥液合并進行150 mL左右的分袋灌注,每天2次,早晚各1次。連續(xù)治療3個月。
1.4 觀察指標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的有關內容對臨床療效標準評定。顯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或消失,中醫(yī)癥候積分>95%;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明顯改善,中醫(yī)癥候積分>70%;無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明顯變化甚至病情加重,中醫(yī)癥候積分≤30%??傆行?顯效率+有效率。參照《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SS卒中量表》[5]對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進行評定。采用Barthel指數(shù)積分法[6]對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進行評價??偡譃?00分,其中0~20分為完全依賴;21~60分為嚴重依賴;61~90分為中度依賴;91~99分為輕度依賴;100分為完全獨立。參照國際血流變標準委員會要求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液流變學水平,檢測指標包括高切還原黏度、低切還原黏度、血漿黏度等。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積分和Barthel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NIHSS積分和Barthel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NIHSS積分和Barthel積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積分和Barthel積分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NIHSS score and Barthel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score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積分和Barthel積分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NIHSS score and Barthel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scores)
注:NIHSS,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量表;Barthel,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 P<0.05
組別對照組(n=22)觀察組(n=22)t值P值NIHSS積分治療前11.21±4.78 10.98±4.48 0.165 0.870治療后8.19±4.68a 4.96±3.64a 2.555 0.014 Barthel積分治療前31.38±28.24 30.98±27.89 0.047 0.963治療后42.21±22.92a 65.61±43.13a 2.247 0.029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液流變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血液流變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指標比較(±s,mPa·s)Table 3 Comparison of hemorheological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mPa·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指標比較(±s,mPa·s)Table 3 Comparison of hemorheological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mPa·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 P<0.05
組別對照組(n=22)觀察組(n=22)t值P值高切還原黏度治療前6.89±0.86 7.09±0.73 0.832 0.410治療后4.01±0.32a 2.58±0.41a 12.896 0.000低切還原黏度治療前45.59±7.41 44.87±7.01 0.331 0.742治療后37.96±4.68a 32.12±3.69a 4.596 0.000血漿黏度治療前2.94±1.75 2.59±1.66 0.681 0.499治療后1.37±0.10a 1.15±0.16a 5.469 0.000
腦梗死是一種發(fā)病率、致殘率、病死率較高的疾病,始發(fā)于中老年群體。隨著我國醫(yī)療水平的進步,腦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呈大幅度下降趨勢,但致殘率仍居高不下,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7]。腦梗死屬于中醫(yī)學的“中風”范疇,是由氣血逆亂,脈絡不暢、陰陽失調導致。中醫(yī)學理論以整體觀為前提,認為人的五臟六腑均存在內在聯(lián)系,因此,當某一局部的機能出現(xiàn)癥狀,則全身機能失調,中風局部癥狀多發(fā)于腦部,但表現(xiàn)為肢體、神志、言語及大小便等多方面功能引起障礙[8]。腦梗死恢復期由于久病至正氣虛損,出現(xiàn)氣虛血瘀證,導致血液流通受阻,瘀血停滯,最后痹阻腦絡。因此,在治療方面應注重活血和補氣[9]。
腦梗死恢復期中氣虛血瘀證早期一般進行針灸治療,該治療能修復腦細胞,有效改善患者的運動障礙及感覺障礙[10]。其中足三里穴位有著祛風、益氣、活絡經脈的作用,曲池、肩髃、陽陵泉、合谷、昆侖和解溪穴位具有疏經通絡。祛風解毒的作用,外關和環(huán)跳具有活血益氣的作用,從而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加速清除自由基[11]。補陽還五湯具有補氣活血,舒經通絡的功能,其中,黃芪具有補氣的作用,當歸、紅花能活血和清除瘀血,促進血液循環(huán)[12]。清腦方具有益氣活血和清腦心神的功能,其中石菖蒲、蒼術具有化痰健脾的作用,川穹、生蒲黃具有行氣活血、化瘀止血的作用[13]。補陽還五湯和清腦方聯(lián)合使用,能促進腦部血液循環(huán),聯(lián)合針灸治療,能有效治療腦梗死恢復期中的氣虛血瘀證。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NIHSS積分、Barthel積分和血液流變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NIHSS積分、Barthel積分和血液流變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采用針灸聯(lián)合補陽還五湯加清腦方治療腦梗死恢復期中的氣虛血瘀證療效顯著,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無明顯的不良反應,值得臨床借鑒與推廣。
綜上所述,針灸聯(lián)合補陽還五湯加清腦方治療腦梗死恢復期中的氣虛血瘀證效果顯著,可加快患者血液循環(huán)的速度,改善神經缺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對臨床治療腦梗死恢復期中的氣虛血瘀證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