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國東
【內容摘要】優(yōu)秀的班級文化對班級的恒久發(fā)展和學生的健康成長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文章從培育精神文化、營造優(yōu)良學風,規(guī)范制度文化、創(chuàng)新評價機制,打造物質文化、搭建互動平臺,特色活動引領、升華情感文化等方面闡述“不一班”的創(chuàng)新班級文化建設的具體實踐。
【關鍵詞】班級文化建設創(chuàng)新實踐
優(yōu)秀的班級文化對班級的恒久發(fā)展和學生的健康成長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結合筆者具體實踐,從班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情感文化等方面闡述“不一班”的創(chuàng)新班級文化建設。
一、培育精神文化,營造優(yōu)良學風
1.確定班級精神符號
班級精神符號,體現(xiàn)著一個班級師生所追求奮斗的目標,具有導向、引領、激勵等功能。本班的班級精神符號如下。
(1)班名:“不一班”(諧音“不一般”)
(2)班訓:不要像一般人一樣生活,否則你只能成為一般的人。
(3)班級口號:我們是“不一班”人,長著“不一班”的骨頭;我們勤勞奮進,堅持不懈,締造“不一班”的輝煌;我們的課堂,認真專注;我們的早讀,振奮激昂;我們的自習,寂靜無聲;我們的跑操,隊伍雄壯;我們的“不一班”,神采飛揚;我們長著“不一班”的骨頭;我們一起締造“不一班”的輝煌。
班名、班訓寓意著每位同學都要成為不一般的人,敢于超越別人、超越自己,體現(xiàn)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設計不一樣的班級口號,每天早讀前齊讀,讓班級目標入眼、入耳、入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2.靈活多樣的自主學習
學風建設的關鍵是要讓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意識,能自主參與學習。筆者指導學生實行過兩種創(chuàng)意學習活動。
一是師徒結對活動。(1)一幫一。晚修生2人一組,非晚修生2人一組,優(yōu)秀生和后進生針對某些科目自由選擇,主要針對當天的學習任務,利用碎片時間共同完成困難學科作業(yè),解決疑惑。(2)一幫多。針對數(shù)英理化四科進行,每科選出成績優(yōu)秀的2位同學,一周1~2次,利用午休、課間等時間對該科8~10名后進生進行集體輔導、檢查作業(yè)練習情況,跟蹤幾次大考成績。
二是學生講題活動。針對數(shù)理化三科進行,組成三個講題小組,選1~2道最近的易錯題,定好組員一人上臺當小老師講解5分鐘,其他同學在座位上聽講和提問。與教師堂上講題相比,學生講題參與度高,積極性強,無論講題者還是聽眾,都全神貫注,都會對這些題目更加了如指掌、印象深刻,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更是平日難得一見。
二、規(guī)范制度文化,創(chuàng)新評價機制
1.一日班長制
按抽簽順序每天一名學生做一日班長,輪流執(zhí)政。工作主要有:早上到校后到早讀前站在班門口與每位到校的同學問好(包括握手、擁抱等,有幸福感);在黑板右側寫上一句名言;早讀前班長帶領全班讀一遍班級口號、早會分享,前一天的班長總結前一天情況;講一個富有哲理的故事;督促課前準備,喊起立;協(xié)助班干、科代表工作,管理自習、午休、晚修等紀律,督促同學遵守紀律、注意保潔,督促值日生掃地、擦黑板等;注意觀察、記錄班級一天中的重大事情或突出的問題,當天結束后寫班級日志和博客。
每位學生只做一天的班長,時間短,學生積極性強,但要做好一整天的班長,處理好大大小小的事情,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則并不容易。一日班長制給予了學生平等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增強了學生對班級的認同度和歸屬感。
2.評選班級特色人物
每周評選一名“班級之星”、每月評選一名“月度風云人物”、每學期評選一名“感動班級年度人物”。具體實施方式是通過學生自薦、學生教師推薦等方式產生,各種推薦理由都可以嘗試,盡量做到每位學生都有機會被評選。內容包括推薦理由、頒獎詞、班主任點評、明星檔案、獲獎感言等,除班主任點評外,其他內容都由學生負責填寫完成,彩色打印張貼在文化墻上。在每學期期中、期末的班級大型活動(班慶、家長會等)上進行隆重頒獎。此外,在期末還將進行“感動班級年度人物”頒獎,由學生寫頒獎詞。這類評選方式能全方位激勵學生奮發(fā)上進。
3.開辟星光大道
好萊塢有一條著名的星光大道,上面有著2500多顆鑲有名人明星的星形獎章和手印,以紀念他們做出的貢獻,游客紛紛找到自己的偶像留下一張張合影。筆者借鑒此做法,給班級明星們也開辟出一條星光大道。選擇課室后面黑板上方的一行空白墻壁來作成一條大道,張貼上“星光大道”四字,接下來用軟件制作一個明星獎牌模板,模板內部的文字是可以隨意修改的。
每逢大型活動獲獎、每月的班級明星、考試優(yōu)秀者、優(yōu)秀班干等,個人獎項和集體獎項都做成一個個明星獎牌,彩色打印并裁剪出來,粘貼到星光大道上。學生們常常會在黑板前停下腳步,抬頭看著一個個獎牌,獎項之多讓每位學生都能在墻上找到自己的身影。
三、打造物質文化,搭建互動平臺
1.讓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
布置班級墻壁,用圖片、文字、榜樣帶給學生源源不斷的正能量、歸屬感、幸福感。本班墻壁文化設計一部分如下。
左邊柱子配字:“意氣風發(fā)擊水三千里,風華正茂展翅九萬重。”
右邊柱子配字:“每天十分鐘,一輩子從容?!?/p>
黑板上方配字:“你的能力超乎你想象”(中間穿插運動員跑步剪影);
講臺前方配字:“把細節(jié)做到極致”
前后各一側張貼班級之星、風云人物、全班學生生日時間表等,配字:“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钡取?/p>
2.共寫班級日志和博客
每天的一日班長寫當天的日志,內容包括寄語、當天情況、好人好事、評判建議、祝福鼓勵等,看完的同學在結尾寫評論(類似網絡上的回復帖子),筆者不時也會寫上幾句,作為班級一分子參與交流。晚上寫當天的班級博客,其他學生可登錄回復。
班級日志和班級博客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場所和積極向上的氛圍,它們是班集體成長發(fā)展的忠實見證,讓班級有了屬于自己難忘的回憶。班主任也能從日志中了解到班級大大小小的事情和學生的看法與建議,對每位學生的“朋友圈”也更加熟悉。
在畢業(yè)前最后一天的班級日志中,每位學生都進行了留言,寫了足足四頁,感觸不是一般的大!反映出學生對班集體高度的認同感和深深的歸屬感與榮譽感,班級精神深入人心。
四、特色活動引領,升華情感文化
1.三分鐘演講,打造學生的展示舞臺
將針對性的班級活動和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結合起來,就產生了一項特色活動“三分鐘演講”。按照抽取順序每天一位學生利用午休前3~5分鐘上臺演講,內容不限,盡量脫稿。在每位學生演講完后筆者會進行點評,指出優(yōu)點和不足(內容組織、態(tài)勢語言等),讓后面的學生注意改進,有時也會隨機邀請幾位學生進行點評。
每位學生都十分珍惜這難得的一次機會,按時上臺演講,無論講得如何,他都會收獲到同學們熱烈的掌聲。活動不僅讓學生展示了才能,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而且活躍了班級氣氛,營造出一種積極向上的進取氛圍。在臨近中考前兩位學生的演講更吐露了自己對同學對班級深深的愛和不舍,為班級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2.天使在行動,原來真的有天使在我身邊
每學期初開始,每位學生都作為一位天使,隨機抽取另一位學生作為自己的國王,天使知道自己的國王是誰,但國王不知道自己的天使是誰。天使要通過各種方式去關注、鼓勵、溫暖自己的國王。天使不能被國王揭穿身份,同時告知國王不要想盡辦法找出天使身份,不然就失去活動意義。
在期末考前一天,由學生策劃并主持班會進行揭曉。揭曉方式多樣,可以讓每位天使走到國王身邊“相認”,隨后國王對天使表達謝意,再由這位國王以天使的身份走向自己的國王,一直下去。不少國王都談到天使如何關心自己,私底下送了很多紙條、禮物,場面很感動。
每個學期都會重新抽簽開展一次“天使在行動”活動,產生出越來越多的天使與國王的組合,真切的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溝通和情感。通過活動,學生擺脫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待人處事方式,在懂得體會來自他人關愛的同時,也能學著主動關心身邊人,為班級創(chuàng)造了和諧溫馨的學習生活氛圍,增進了同學間的感情。
3.創(chuàng)意個人生日會,給學生一份特別的感動
為了讓每位學生都感受到被關愛的溫馨,也希望每位學生都能重視、愛護他人,筆者為每位學生單獨舉辦一個獨一無二的生日會,全體班級成員都能與他互動、為他慶祝。
當天生日的同學當天舉辦個人生日會,利用午讀或自習時間,在學??諘绲胤脚e辦。壽星和學生主持站在中央,其他同學以他們?yōu)橹行膰梢蝗?,進行以下活動:圍圈同學給壽星唱生日歌;圍圈同學進行成語接龍或故事接龍,最后一個用來形容壽星;圍圈同學輪流走到中央對壽星說悄悄話(祝福);好友到圓圈中央講一個關于壽星的故事,贈送小禮物(提前準備);壽星讀幾張寫給他的紙條(提前收集每位同學寫的紙條交給壽星);壽星談感想。
這種個人生日會很有意義,讓過生日的學生在班級這個家庭里感受著同學的溫暖和存在的重要,增強學生間的情感紐帶。
4.體驗型德育活動,增強班級凝聚力
豐富多彩又與眾不同的班級體驗型活動,將道德品質教育融入一個個富有挑戰(zhàn)性和趣味性的拓展活動之中,既能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增進同學的感情,又能讓學生體會到我們的“不一班”真的不一般,增強班級的凝聚力與自豪感。本班開展的體驗型德育活動主要有:
調節(jié)氣氛,破冰活動類:“集隊”“問好”“花開花落”;
促進溝通、和諧關系類:“自我介紹”“解手鏈”“風中勁草”;
激活靈感,創(chuàng)新思維類:“松鼠與大樹”;
團隊協(xié)作,合作共贏類:“搭橋過河”“穿越電網”;
情感體悟、感恩生活類:“進化論”“風雨人生路”“人橋”。
在初三外出拓展活動中,本班學生自發(fā)喊起了班級口號,把班級凝聚力提到了最高,在所有拓展項目中本班都以最高分數(shù)排在年級的第一位。
總之,班主任要重視班級文化的育人功能,利用各種資源打造優(yōu)秀班級文化,規(guī)范學生言行、促進學生成長、引領學生發(fā)展,讓班級煥發(fā)生命活力,成為每一位學生成長發(fā)展的精神家園。
【參考文獻】
[1]鄭立平.把班級還給學生班集體建設與管理的創(chuàng)新藝術[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5.
[2]李季,梁剛慧,賈高見.小活動大德育活動體驗型主題班會的設計與實施[M].廣東: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單位:廣州市真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