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豪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應用替羅非班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患者心功能及血漿N末端B型利鈉肽原(NT-proBNP)、心肌肌鈣蛋白(cTnI)的影響。方法:以72例急性STEMI患者為對象,隨機分組,對照組、觀察組各36例,觀察組PCI術前靜脈推注替羅非班,對照組PCI術中通過導絲進入冠狀動脈后給予替羅非班。比較兩組臨床療效,術前和術后1周心功能指標及血漿NT-proBNP、cTnI,術后1周不良心臟事件發(fā)生率。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22%,高于對照組的75.00%(P<0.05);與術前相比,術后1周2組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右室擴張末期內徑(LVEDD)、血漿NT-proBNP、cTnI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與術前相比,術后1周2組左室時血分數(LVEF)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心臟事件發(fā)生率為11.12%,低于對照組的27.78%(P<0.05)。結論:對急性STEM行PCI術患者早期應用替羅非班能降低NT-proBNP、cTnI及不良心臟事件的發(fā)生率,改善心功能,臨床療效顯著。
【關鍵詞】替羅非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心功能;.N末端B型利鈉肽原;.心肌肌鈣蛋白I
【中圖分類號】R542.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5249(2021)12-0044-02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指急性心肌細胞壞死,是由于冠脈斑塊破裂、糜爛而形成繼發(fā)性血栓,從而導致冠狀動脈完全閉塞[1]。目前,臨床上常選擇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對STEMI患者進行治療,其能改善患者心肌功能及降低死亡率,但易受多種因素影響,療效不佳[2]。臨床研究表明[3],PCI術中給予患者替羅非班,血管灌注程度的改善不明顯;而PCI術前給予其替羅非班,能降低心絞痛及術后出血事件發(fā)生率,提高治療效果,促進病情恢復。本研旨在探討早期應用替羅非班對急性STEMI行PCI術患者心功能及血漿N末端B型利鈉肽原(NT-proBNP)、心肌肌鈣蛋白(cTnI)的影響,展開如下報道。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擇72例STEMIS患者,選取時間為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隨機分為對照、觀察兩組,每組36例。對照組男性、女性各18例,年齡41~70(54.98±10.67)歲,發(fā)病至入院時間31~303 (165.5±25.5)min。觀察組男24例,女12例,年齡42~68(56.08±11.67)歲,發(fā)病至入院時間30~304 (168.2±26.6)min。兩組患者性別、發(fā)病時間等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參照相關診療指南,患者均符合指南中的急性STEMIS癥狀[4]。
納入標準:(1)患者單次胸痛時間在半小時以上,在12小時以下;(2)ST段心電圖波有2個或以上的抬高,肢體導聯抬高超過0.1 mV,胸前導聯抬高≥0.2 mV;(3)肌酸激酶同工酶超過正常值上限2 倍;(4)患者簽署知情同意等。
排除標準:(1)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2)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3)有PCI治療史者等。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于PCI術前口服阿司匹林(哈爾濱天地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1515,規(guī)格:0.3 g)300 mg及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0018,規(guī)格:300 mg)300 mg,同時靜脈推注肝素100 μg/kg。
觀察組在PCI術前靜脈推注替羅非班(魯南貝特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328,規(guī)格:50 mL),首劑為10 μg/ kg,隨后靜注劑量為0.15 μg/(kg·min),持續(xù)時間36 h。
對照組在基礎治療的前提下,術中給予患者替羅非班,采用導絲冠脈給藥方式,劑量、時間與觀察組一致。
1.3 觀察指標
(1)療效評估[5]。顯效為患者體征正常,實驗室指標水平恢復;有效為心功能水平恢復正常,癥狀大幅緩解但未消失;無效為與治療前相比,患者癥狀無緩解??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2)比較兩組術前和術后1周心功能指標及血漿NT-proBNP及cTnI 水平。術前、術后1周對患者心功能進行檢測,包括LVESD、LVEDD、LVEF;術前、術后1周抽取空腹靜脈血,離心后檢測NT-proBNP及cTnI。(4)不良事件統(tǒng)計分析,總發(fā)生率=發(fā)生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納SPSS 20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Fisher χ2檢驗。當P<0.05表示組間有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較之對照組,觀察組有效率顯著提升(P<0.05)。見表1。
2.2 兩組心功能指標及血漿NT-proBNP及cTnI比較
術前和術后1周心功能指標及血漿NT-proBNP及cTnI 與術前相比,術后1周2組LVESD、LVEDD、血漿NT-proBNP及cTnI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與術前相比,術后1周2組LVEF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不良事件比較
兩組心衰、心絞痛等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相比,較低的為觀察組(P<0.05)。見表3。
3 討論
目前常用PCI術治療急性STEMI患者,具有冠狀動脈疏通性高優(yōu)勢;但患者在PCI術中常出現血管慢血流或無復流現象,即心肌微循環(huán)灌注差或無灌注,效果不佳。
研究表明[6],替羅非班屬于拮抗劑,具有可逆性。PCI術中通過冠脈途徑給予替羅非班,能改善慢血流或無血流的現象,但這種現象的發(fā)生直接影響患者預后,甚至導致惡性心律失常、猝死的發(fā)生;而PCI術前給予急性STEMI患者替羅非班能盡早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其冠狀動脈血流狀況、心肌微循環(huán)再灌注、左心室功能及預后,提前預防慢血流或無血流的發(fā)生,防止心肌壞死進一步發(fā)展。本研究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心功能水平顯著改善(P<0.05),提示早期應用替羅非班對急性STEMI行PCI術患者心功能改善作用顯著,促進其預后恢復。
血漿NT-proBNP可評估心功能狀態(tài),cTnI水平能反映心肌梗死面積。有報道指出[7],術前應用替羅非班使血漿NT-proBNP及cTnI水平明顯下降,其對心功能的改善、心肌梗死面積的縮小較術中應用替羅非班更顯著。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術前相比,術后1周,觀察組臨床療效、血漿NT-proBNP、cTnI及LVEF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觀察組,提示早期應用替羅非班能減少STEMI行PCI術患者梗死面積,促進心肌組織獲得充分血流再灌注,從而促進心功能的改善及病情恢復。此外,張楠[8]研究表明,替羅非班具有可逆性的抗血小板作用,PCI術前應用其則會降低不良心臟事件的發(fā)生風險。本研究顯示,觀察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與上述研究具有一致性,提示早期應用替羅非班能減少STEMI行PCI術患者不良心臟事件的發(fā)生率,促進其預后,提高其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對急性STEM行PCI術患者早期應用替羅非班,能降低NT-proBNP、cTnI及不良心臟事件的發(fā)生率,改善心功能,臨床療效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郭宏,孫牧,王安杏.替羅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術前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7,14(9):146-149.
[2] 張會軍,王安杏,仇衛(wèi)鋒,等.替羅非班對急性STEMI患者行PCI治療遠期預后的影響[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7,9(1):56-59.
[3] 劉強,劉磊,安慶文.替羅非班不同應用時機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術中的效果差異[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8,4(16),45-48.
[4]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0,38(8):675-690.
[5]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5,43(5):380-390.
[6] 徐飛,周勇,萬元春.早期應用替羅非班對急性STMI急診介入治療慢血流的影響及安全性[J].安徽醫(yī)學,2013,34(12):1810-1812.
[7] 周勇,徐飛.早期應用替羅非班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術患者心功能的影響及安全性研究[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5,23(9):907-910.
[8] 張楠.替羅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術患者中應用的最佳時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8,15(8):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