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必軍
摘要:在初中教育階段,《道德與法治》學科承擔著傳授學生法律常識,以及指導規(guī)范學生道德行為的重要責任。廣大教師要承擔不忘初心,立德樹人的神圣職責,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課堂教學的效果對思政課目標的實現意義重大。本文針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互動教學改革展開了探索討論,旨在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增加課堂教學互動激勵學生思考學習。
關鍵詞:義務教育;初中;道德與法治;現狀;作用;對策
根據國家教育部門下發(fā)的關于教育改革的新標準,要求各學校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尤其重視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課堂的互動教學改革,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以及良好的品德品質。首先,在初中教育學習階段《道德與法治》教學應當承擔起完善學生思想品德觀念,并引導學生形成初步的法律法規(guī)意識的教學任務和目標。著手打造高效率的現代化課堂,通過豐富的教學活動滲透傳授給學生思想知識內容。此外, 《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推進和落實還需要更多的課堂實踐和教學模擬,推行情景式的教學體驗。教學也應當與中國優(yōu)良傳統(tǒng)價值觀念結合,激發(fā)學生內心深處的道德感悟,培養(yǎng)學生愛社會、愛國的良好品質,尊重學生在課堂教育中的主體地位,進而引導學生熱愛學習、熱愛生活。
一、分析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現狀,確定課堂互動教育學習改革的方向
初中教育學習階段,《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受到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這一固有矛盾影響,學習任務重,教學改革受到多重阻礙。初中的《道德與法治》學科學習需要學生開拓思野,但是大部分學生學習方法單一,所采用的“題海戰(zhàn)術”和“灌水式”教學并不適用于《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學習,難以幫助學生真正學習理解課堂知識。其次,學生在課后將大量的時間分配到英語、數學等主要科目的學習中, 《道德與法治》學科得不到充分的復習與鞏固。再者,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積極,存在只要死記硬背就能取得良好的成績這一錯誤的思想,影響德育目標的實現。因此,教師要積極響應教學政策改革調整課堂教學模式,增加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更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二、淺談增設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作用
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的增設符合現階段教學改革的潮流。教學上互動教育的模式重視學生興趣引導,是從“我講你聽”到“反饋討論”的重大進步。互動環(huán)節(jié)很明顯的指出了人本主義教學理念滲透,對于課堂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其要求教師不斷完善個人教學素養(yǎng),完成現代化教學模式下技能的掌握與提升,更要求學生明確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主動參與課堂的交流討論,及時反饋給教師課堂知識的學習效果。同時,《道德與法治》的互動教學模式改革將通過小組合作、游戲娛樂、情景模擬以及各種生活化的實踐來完成,教學的活動更加豐富課堂知識內容的傳授靈活生動。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鞏固學習政治知識,不斷提高《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學習效果。
三、探尋增設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改革的實踐對策
3.1重視課堂反饋,靈活調整教學安排
開設互動環(huán)節(jié)進行《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改革,要求教師調整教學活動,安排課堂教學答疑反饋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學習掌握程度和整體課堂表現,預留出師生互動交流的時間,以來實現更高效率更有效的學習。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課本為標準,教師在講解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師長情誼”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給予學生充分的發(fā)言機會,談一談他們眼中的“師長”。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手法的應用,發(fā)問學生“是什么?”、“為什么?”以及“如何做?”,這也是課堂互動的重要形式。
3.2增加娛樂體驗,課堂教學生動有趣
針對于初中教學而言,教師應當適時采取有趣的課堂教學方式。通過游戲互動來增進師生關系,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知識的同時更能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幫助學生更長久和集中的學習。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中隨機選人的程序,在課堂回答問題時通過系統(tǒng)的篩選。這樣的游戲互動看似普通,但比起教師隨機點名具有更大的優(yōu)勢,選人的程序會直接傳遞給學生課堂學習的“危機感”學生學習更加主動,這樣的課堂互動有助于積極的課堂氛圍的打造。
3.3關注課堂模擬,生活實踐結合教學
課堂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可以通過生活化的實踐教學,以及豐富的課堂模擬活動來實現。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模擬實踐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堂知識。
例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人民當家作主”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學習小組進行人民選舉環(huán)節(jié)的模擬,還可以通過“權利與義務”這一主題舉行辯論賽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人民當家作主”的內涵。
結束語
互動教學有利于推進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改革。教師要鼓勵學生回答課堂問題并集中精力參與課堂學習,幫助學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激勵制度、滲透教學于潛移默化中傳播符合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價值觀念,還要走進學生群體了解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以身作則影響學生,引導學生遵守法律法規(guī)主動提高個人的品德素質。
參考文獻:
[1]馬治康.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互動教學淺論[J].智力,2020(12):138-139.
[2]鄧玲榮.互動式教學模式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分析[J].新課程導學,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