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芳,付清爽,王敏杰
(1.內(nèi)蒙古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藥劑部,內(nèi)蒙古 呼和浩特010050;2.山東齊都藥業(yè)有限公司;3.內(nèi)蒙古醫(yī)科大學基礎醫(yī)學院)
硬脂酸鎂為潤滑劑,廣泛用于藥物制劑中,在片劑的生產(chǎn)中,主要用作潤滑劑,使用濃度為0.25%~5.0%,通常認為口服無毒[1]。由于硬脂酸鎂的疏水性能阻礙藥物從固體制劑中溶出[2],因此,在處方中使用盡可能低的濃度?;旌嫌仓徭V和片劑顆粒時,增加混合的變異系數(shù),會降低溶出速度。增加混合時間,會降低片劑的溶出速度和破碎強度,也會能增加片劑的脆碎度,因此應謹慎控制硬脂酸鎂的混合時間[3]。
十二烷基硫酸鈉是一種典型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它具有良好的增溶[4]、去污[5]、乳化[6]、發(fā)泡性能[7]等特點,可用作片劑和膠囊劑的潤滑劑[8]、潤濕劑,廣泛應用于化妝品、口服和局部用制劑處方中。
硬脂酸鎂能夠改善顆粒的流動性[9],但是容易造成片劑脆碎度較高,崩解時間延長,影響片劑溶出。十二烷基硫酸鈉作為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能夠加快藥物的溶出[10]。本研究通過對硬脂酸鎂及十二烷基硫酸鈉用量進行對比,旨在證明硬脂酸鎂與十二烷基硫酸鈉連用,顆粒流動性及溶出度明顯好于單用硬脂酸鎂或單用十二烷基硫酸鈉,且重現(xiàn)性及穩(wěn)定性均比較理想?,F(xiàn)介紹如下:
HLSG-30P高效制?;旌蠙C(浙江明天機械有限公司),202型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山東濰坊精鷹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F(xiàn)ZB-150粉碎整粒機(浙江小倫制藥機械有限公司),DP30A單沖壓片機(北京國藥龍立科技有限公司),SY-3片劑多用測定儀(上海黃海藥檢儀器有限公司),F(xiàn)ADT-800自動溶出儀(上海富科思分析儀器有限公司),UV-2600紫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
替硝唑,微晶纖維素,預膠化淀粉,交聯(lián)羧甲基纖維素鈉,硬脂酸鎂,十二烷基硫酸鈉。
2.1.1 制粒使用HLSG-30P高效制粒混合機進行制粒,將替硝唑、微晶纖維素、預膠化淀粉、交聯(lián)羧甲基纖維素鈉投入制粒機中,低速攪拌、剪切3min,加入適量純化水,繼續(xù)低速攪拌、剪切5min,最后,高速攪拌、剪切1min。將顆粒取出,65℃干燥,整粒。
2.1.2 壓片將外加輔料加入干燥合格的顆粒,混合10min后壓片,然后包衣,最后進行包裝。
2.2.1 外加輔料設計采取四種不同的外加輔料設計,硬脂酸鎂與十二烷基硫酸鈉在處方所占的比例不相同(見表1)。
表1 四種不同處方比例
2.2.2 處方篩選(1)檢測方法。以下檢測方法均采用《中國藥典》中相應的方法。①休止角測定方法:顆粒從一定高度的漏斗中自然下落到水平板上,直至漏斗中不再有顆粒落下,求所形成的圓錐和水平板間的角度θ。粉體自漏斗自由下落在圓盤上形成半徑為r堆集體,堆集體高度固定為h,則tanθ=h/r[11];②脆碎度檢測方法:稱取總重約為6.5g,片重為0.65g或以下者若干片;稱取10片片重大于0.65g者。吹風機除去片劑脫落的粉末,精密稱重,置于圓筒中,轉動100次。取出,同法除去粉末,精密稱重,減失重量不超過1%,且不得檢出龜裂、斷裂及粉碎的片。一般本試驗僅作1次。若減失重量超過1%,應復測2次,3次的平均減失重量不超過1%,且不得檢出龜裂、斷裂及粉碎的片;③崩解時限檢測:通過上端的不銹鋼軸懸掛將吊籃置于支架上,并浸入1000mL燒杯中,降低吊籃位置至低點時使篩網(wǎng)距燒杯底部25mm,燒杯中盛有溫度為(37±1)℃的水,升高水位髙度至髙點時篩網(wǎng)在水面下15mm處,吊籃頂部不可浸沒于溶液中;④溶出度檢測:取本品,照溶出度與釋放度測定法(通則0931第一法),以鹽酸溶液(9—1000)900mL為溶出介質,轉速為每分鐘100轉,依法操作,經(jīng)3min時,取溶液10mL,濾過,精密量取續(xù)濾液2mL,置100mL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通則0401),在317nm的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另取替硝唑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0.002mol/L的鹽酸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lmL中約含12%的溶液,同法測定,計算每片的溶出量;(2)檢測結果(見表2);(3)處方選擇。根據(jù)檢測結果分析,硬脂酸鎂與十二烷基硫酸鈉連用(處方三和處方四)作為外加輔料時顆粒流動性及片劑溶出度明顯優(yōu)于單用硬脂酸鎂(處方二)作為外加輔料或單用十二烷基硫酸鈉(處方一)作為外加輔料。處方四的設計中外加輔料用量少于處方三,但效果依然優(yōu)于處方二或處方一,故選擇處方四。
表2 檢測結果
2.3.1 樣品制備按照處方四,進行三批樣品制備,每批5000片。
2.3.2 穩(wěn)定性考察條件按照《中國藥典》中影響因素考察要求進行試驗。(1)高溫試驗。將樣品開口置于溫度60℃,濕度75%條件下的潔凈容器中,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分別取樣,檢測性狀、含量、有關物質、溶出度;(2)高濕試驗。將樣品開口置于25℃相對濕度為(90±5)%條件下潔凈容器中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樣,檢測性狀、含量、有關物質、溶出度,同時準密稱量試驗前后供試品的重量,用以考察供試品的吸濕潮解性能。若增重5%以上,則在相對濕度(75±5)%條件下,同法進行試驗;若增重5%以下,其他考察項目符合要求,則無需再進行此項試驗。恒濕條件可在密閉容器中如干燥器下部放置飽和鹽溶液,根據(jù)不同相對濕度的要求,可以選擇NaCl飽和溶液[15.5~60℃,相對濕度(75±1)%],KNO3飽和溶液(25℃,相對濕度92.5%);(3)光照試驗。將樣品開口置于裝有日光燈的光照箱或其他適宜的光照裝置內(nèi),調(diào)節(jié)照度為(4500±500)lx,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樣,檢測性狀、含量、有關物質、溶出度,特別要注意供試品的外觀變化。
2.3.3 穩(wěn)定性考察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穩(wěn)定性考察試驗結果
一般認為藥品的原料、輔料、配方、工藝都會對藥品的溶出行為產(chǎn)生影響,目前已有不少學者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12,13]。本研究對硬脂酸鎂與十二烷基硫酸鈉連用作為外加輔料,進行了對比研究,按照《中國藥典》對樣品的休止角、脆碎度、崩解時限、溶出度等進行檢測,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比較。結果表明,硬脂酸鎂與十二烷基硫酸鈉連用作為外加輔料,效果明顯好于單用硬脂酸鎂或單用十二烷基硫酸鈉。
使用篩選出的最佳處方,進行三批樣品制備,并按照《中國藥典》要求進行穩(wěn)定性考察。處方工藝重現(xiàn)性好,穩(wěn)定性檢測結果均符合《中國藥典》要求。
一般情況下,粒徑較小、比表面積大且表面粗糙、不規(guī)則的顆粒壓縮成型性較好。但粒徑小、表面粗糙、不規(guī)則等因素會增大粒子間的摩擦力和黏著力,降低粉體粒子的流動性,從而影響片劑的質量[14]。硬脂酸鎂因其優(yōu)良的潤滑性,能夠明顯改善粉體粒子的流動性,在固體制劑生產(chǎn)中被廣泛應用。但由于硬脂酸鎂呈疏水性,常會出現(xiàn)因過潤滑效應而引起阻滯藥物溶出及降低片劑硬度的不良現(xiàn)象。十二烷基硫酸鈉與硬脂酸鎂連用,一方面能夠在保證潤滑效果的前提下減少硬脂酸鎂的用量,另一方面,十二烷基硫酸鈉能夠起到促進片劑崩解、加快溶出的作用[15]。同時,硬脂酸鎂與十二烷基硫酸鈉連用能夠明顯降低外加輔料的用量,降低生產(chǎn)成本。通過穩(wěn)定性考察,表明硬脂酸鎂與十二烷基硫酸鈉連用生產(chǎn)樣品質量穩(wěn)定,各項指標均符合《中國藥典》要求。
所以硬脂酸鎂與十二烷基硫酸鈉連用作為外加輔料,能夠明顯改善顆粒的流動性,降低硬脂酸鎂的用量。有效解決硬脂酸鎂用量增加帶來的片劑脆碎度高、崩解延遲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