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英語教學現(xiàn)狀,英語學習活動觀及對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的啟發(fā),以譯林牛津初中英語九年級(上)Unit 7 films 閱讀部分為例,闡釋教師可以重視語篇學習類理解活動的設計,真正地深入到活動中去,幫助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語言技能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英語學習活動觀;閱讀活動設計;初中英語;主題語境
【作者簡介】魯莎,南京育英外國語學校。
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在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其對于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極其重要。
但是受到教學理念、教材以及教學引導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以往的英語閱讀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比較多。教師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還是選擇以往的講授教學方法,沒有很好挖掘主體本身的意義;學生理解文章也僅僅理解字面的內容,知識學習比較被動。教學的時候,過度地重視學生的知識掌握,教學局限性比較明顯。這種情況下,學生很難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知識掌握也存在較大的問題。
所以,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重視學習活動觀念的實踐,對課堂教學行為進行有效調整,將主題語境設計活動合理地運用進來,逐步地轉變學生對于閱讀的態(tài)度,深入地挖掘文本的內容,幫助學生認識到閱讀材料和自己生活之間的關系。
一、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案例
筆者在鼓樓區(qū)教研活動中有幸聽了一堂閱讀匯報課,是一堂以英語學習活動觀為指導,以某一課型為基礎,以某一要素為主線,設計融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六要素為一體的教學實踐課。
1.教學內容分析。課題:譯林牛津9A unit 7“Films” “Hollywood's all-time best —— Audrey Hepburn”
主題語境:人與社會——電影
語篇類型:記敘文——人物傳記
文本分析:“Audrey Hepburn”一文,主要介紹了著名影星赫本的生平,包括早期經(jīng)歷、演藝生涯和慈善工作等。
兩條主線:明線是赫本的人生主要經(jīng)歷,暗線則揭示了赫本偉大的原因——勤奮努力、出眾的演技和超越常人的愛心。
2.教學目標。通過本堂課的學習,學生能夠:
(1)通過閱讀,獲取和梳理赫本的主要人生經(jīng)歷;
(2)概括整合赫本人生各階段的主要信息,借助思維導圖呈現(xiàn),結構化知識;
(3)運用本課所學語言,描述赫本或其他名人的生平;
(4)分析、評價赫本的行為和觀點,推斷赫本成為偉大影星的原因;
(5)能樹立勤奮、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
3.教學活動設計?!敖處熞阎黝}意義探究作為教學活動的主線, 遵循活動觀的三個層次設計教學活動,使教學活動和教學目標保持一致?!?/p>
(1)學習理解類活動。學習理解類活動主要包括感知與注意、獲取與梳理、概括與整合等基于語篇的學習活動。本課設計了四個學習理解類活動,希望能夠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其獲得新的知識,利用梳理和整合的方式幫助學生形成全新的知識結構,讓學生能夠在理解語篇的同時更好地感受其中的文化,切實提高學生本身的閱讀能力。
① 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學生已有的語言和文化背景知識。在本堂課中,筆者呈現(xiàn)了一張Audrey Hepburn的照片,讓學生思考當你看到這張照片時,什么吸引了你的注意力?學生可能的答案:beautiful eyes , good looks。大部分孩子對她并不熟悉,接著進行提問:What's her job?學生可能的答案:dancer, actress, host,等等。之后我會播放 Hepburn的視頻,讓學生初步了解赫本。以圖片、問題導入,視頻鋪墊,引入本課主題:Audrey Hepburn。
【設計說明】Audrey Hepburn 是學生所不熟悉的人物,因此筆者通過圖片、問題及視頻層層導入,讓學生對她有初步印象,引入本課內容。
② 通過skimming,讓學生掌握大意??梢酝ㄟ^標題、首尾段入手。設計問答: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Hollywood's all-time best —— Audrey Hepburn。根據(jù)答案深層次提問:What can you get from the title? Why is she the all-time best?
【設計說明】 引導學生關注文章標題、插圖等,培養(yǎng)閱讀技能。引出問題,讓學生形成閱讀期待。
③ 通過scanning技能,引導學生勾劃文中表示時間的詞組,梳理文本、獲取信息,了解文章框架,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設計說明】讓學生整體閱讀文章,通過時間性的詞語,分段并概括大意。較好的班級,可自行概括,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層次較差的班級,可進行連線,降低難度。
④ 梳理、整合信息,獲得結構化知識。讓學生閱讀文章第2節(jié),找出代表時間段的詞語:May4 1929, As a child, After World War II, before acting,并找出與之相關聯(lián)的事件。
【設計說明】人物傳記一般是按照時間順序展開,引導學生關注文中時間性詞以及相關事件,形成結構化知識,從而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提升思維品質,進一步為了解赫本走上演員之路鋪墊。
(2)應用實踐類活動。應用實踐類活動主要包括描述與闡釋、分析與判斷、內化與運用等深入語篇的學習活動。本課設計了以下兩個應用實踐類活動。
① 內化所學語言,借助思維導圖,為復述課文做好語言鋪墊。根據(jù)思維導圖,retell the story。
【設計說明】根據(jù)提供的思維導圖,用所學語言描述赫本的生平。讓學生能夠在較為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更好地進行語言和文化知識的學習,了解其是否能夠很好地掌握和奧黛·麗赫本有關的內容,幫助學生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
②進行文本內涵挖掘,幫助學生提高思維品質。通過問題的引導,能夠幫助學生發(fā)展其批判思維和邏輯思維,從而給后續(xù)的成功原因推斷奠定基礎。
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設計了以下兩個問題。
Q1:Did Hepburn's early experience help her a lot in her acting career?
Q2:Why was she chosen to play the role of an angel? Is beauty enough to make such a great angel?
引導學生思考以上問題,經(jīng)過思考、討論等活動,學生可以得出答案:赫本的早期經(jīng)歷對她后來的演藝事業(yè)有益,如跳舞和模特經(jīng)歷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形體和氣質;赫本在60歲時還能扮演天使的角色不僅是因為美貌,還有她自身靈魂的美(一生都在做慈善)。
【設計說明】在以上問題的引導下,讓學生逐漸明白赫本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她的成功離不開自身的努力和其他優(yōu)秀品質。這個過程使得邏輯性和批判性思維得到發(fā)展,為后面推斷赫本成功的原因作好鋪墊。
(3)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主要包括推理與論證、批判與評價、想象與創(chuàng)造等超越語篇的學習活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其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價值取向以及作者的態(tài)度,通過對文體和修辭的賞析,也能夠更好地了解其和主題之間的聯(lián)系,更好地了解作者本身的觀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主題。
本課設計以下兩個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使學生加深對主題意義的理解,從而將能力轉化為素養(yǎng)。
① 延伸閱讀,加深其對主題意義的理解,理性表達觀點和態(tài)度。閱讀赫本的話語,理解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及感受。
As you grower older, you will discover that you have two hands,one for helping yourself, the other for helping others.
【設計說明】對于赫本的話作出解釋、評價,學生在解釋、評價赫本的話的過程中與文本之間建立關聯(lián),不僅加深了對這段話的理解,還發(fā)展了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
② 延伸問題,探究文本的內涵價值與意義,使邏輯性和批判性思維得到發(fā)展,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實現(xiàn)育人目標。
提出問題:What made Hepburn successful?
學生的回答:beauty, kindness, persistence, luck, talent, efforts…
【設計說明】 引導學生探討赫本成功的原因。跳出文本,上升到與作者對話的層面,基于之前的生成,經(jīng)過推理、論證,得出答案——要想獲得成功,不僅需要機會或運氣、天賦,自身還需具備勤奮與努力以及一顆善心,為社會做貢獻、從而探究文本的內涵價值與意義,使邏輯性和批判性思維得到發(fā)展。
③ 課外拓展,拓展主題知識,進一步遷移創(chuàng)新。
作業(yè):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your favourite film star by using what you've learnt.
【設計說明】把閱讀延伸到課外,拓展主題知識,并讓學生把語言知識運用于實際。
二、反思
本課將主題的引領作用發(fā)揮出來,以語篇作為依托,將學習、實踐以及遷移創(chuàng)新活動更好地結合在一起,這本身便和新課改的相關要求相符。在進行教學活動設計的時候,也真正地做到從簡單到困難,層層遞進的進行,這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清文章本身的脈絡,也能夠進行結構知識的形成,從而給實踐活動更好地奠定基礎。
在實踐的時候,教師也應該認識到存在的問題。首先,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情況和教學情況來進行教學的調整,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來思考,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其次,教師應該根據(jù)英語學習活動觀的三個層次來進行問題鏈的優(yōu)化,保證思維的正確性。再次,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情況來選擇文本的內容,并做好活動的設計。最后,教師必須保證時間分配的合理性,給學生思維發(fā)展更好地奠定基礎。
結語
在英語教學中,想要幫助學生提高其核心素養(yǎng),便必須將閱讀教學的作用發(fā)揮出來。教師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時候,需要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真正地做到層層突破,幫助學生更好地發(fā)展其思維。在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將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指導作用發(fā)揮出來,幫助學生提高其學科核心素養(yǎng),并且教師也必須認識到學生核心素養(yǎng)形成是長期的過程,所以,必須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英語學習活動觀念的貫徹。
參考文獻:
[1]姜燕.打造小學英語“靈動課堂” 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J].新智慧,2019(34):96.
[2]張燕.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背景下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創(chuàng)新策略思考[J].安徽教育科研,2018(8):99-100.
[3]張月梅.打造小學英語靈動課堂對發(fā)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助力[J].學周刊,2021(10):159-160.
[4]戴陽蓮.小學英語德育中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路徑[J].求知導刊,2021(3):29-30.
[5]鄭媛萍.“互聯(lián)網(wǎng)+”,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神器[J].教師,2021(4):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