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蓀藝
摘要:生本理念并不僅是教育理念,更是一種教學模式。生本理念的具體概念表現(xiàn)在課堂中,就是課堂的開展是為了學生,在課堂的開展中圍繞學生進行。縱觀道德與法治課程與教材內容的設計,不難發(fā)現(xiàn)其活動型綜合課程的本質,這也意味著道法課堂的呈現(xiàn)形式也主要是依靠兒童直接參與教材單元的設置,通過開展兒童參與的多種主題活動、游戲或者是實踐活動等使兒童獲得新知、鞏固舊知,對相關道德理念有所認知。本文圍繞在生本理念指導下,如何構建高效道法課堂進行探討,通過引入生活元素,構建體驗式教學情景,引入繪本閱讀與小組合作模式開展討論作為具體設計教學模式,對道法課堂的優(yōu)化進行探究,希望可以有效促進道法課堂質量的提升,也使學生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升。
關鍵詞:生本理念;道德與法治;教學探究;小學中段
對于小學階段而言,道法課堂的設置尤為重要,學生要在成長初期就對正確道德觀念與法治理念有所了解,并樹立起正確的道德觀與法治觀,通過道法課堂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素養(yǎng)。而新課改也對道法課堂極為關注,因此教師要順應新課改對于學生主體的關注,積極響應新課改號召,將生本理念落實進道法課堂,通過選用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生活化元素,將道法課堂的相關理論進行簡化,腳踏實地將道法教材知識生活化、樸素化,使學生易于理解,從而引導學生以正確態(tài)度看待身邊問題,并以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解決相關問題。
將生本理念落實構建道法課堂,首先要引入體驗式的教學模式,從學生生活出發(fā),從學生興趣出發(fā),傾向于學生在道法課堂中的自主發(fā)揮,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自主學習、自主體驗的空間與時間,使學生可以在道法課堂中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并體會到深入道法課堂、學習道法知識的樂趣。為了達成體驗式教學任務目標及相關課程要求,并不局限于道法課堂原有資源的限制,順應信息化時代潮流,通過多種途徑來搜集道法課堂相關資源,在小學道法教材的編制中,也為師生探究留出了極為開放的空間,因此教師可以先為中段學生布置體驗性較強的課前預習任務,使學生通過資料搜集這一預習任務,獲得道法課堂的初步感知與初步體驗,學會用心觀察。例如,在《讓生活多一些綠色》這一單元中,部分學生可能對環(huán)境污染只是有著簡單的認知,并不了解環(huán)境污染的實際現(xiàn)狀以及危害所在,因此教師就可以通過布置課前探究任務,引導學生搜集相關資料,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走進自然、走進戶外,通過閱讀書籍、搜集資料、詢問他人、認真觀察他人生活方式等方式,發(fā)現(xiàn)身邊環(huán)境的嚴峻以及低碳生活的必要性,通過這種沉浸式的體驗使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得到加強的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
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直觀展示來構建課堂。學生正處于人生的初級階段,其思維特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學習偏好,即在學習相關知識時,學生更易接受具象化的、趣味性的呈現(xiàn)形式,而較難接受抽象化的講解方式。構建體驗式課堂,學生就可以通過具象化的展示,使自己的視覺感官受到沖擊,并在這種沖擊中加深學習體驗,喚醒學習感悟,因此在構建高效道法課堂時,教師也應結合學生思維特性,優(yōu)化道法教材的呈現(xiàn)形式,利用諸如電子白板以及其他交互式多媒體設備來作為道法課堂的輔助工具,以多媒體技術對相關教學資源進行展示,通過音頻與視頻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具象化的知識,使學生在聽覺、視覺的雙重刺激下保持學習興奮度,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加深對道法課堂的理解與對道法知識的認知。
繪本以其畫風豐富性、簡易理解性而廣受小學生的歡迎,而以生為本理念下小學道法課堂的構建,也要求教師適當引入繪本,整合繪本資源與繪本故事,為道法課堂注入新的活力,使學生對于繪本閱讀的熱情內化為對道法課堂的認同與接受熱情,通過優(yōu)化繪本內容,以繪本的趣味性來引導學生點燃自己對道法課堂的參與欲望,為學生布置更多的繪本任務,使學生進行探究,拓寬學生視野的同時,也與道法課堂相接軌,調動學生學習思維,使學生參與到課堂的繪本故事中,降低小學生對于道法課堂的天然懼怕心理與枯燥乏味感,使小學生產生更有趣味性的學科認知。小學道法教材中本就包含有大量繪本內容。而順應以生為本的理念,教師也應科學整合教學資源,對繪本信息進行歸類與總結,運用繪本,使其為道法課堂提供更多、更豐富的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對繪本的喜愛,鼓勵學生自主閱讀繪本,將繪本與道法課堂相結合。教師也要認識到學生在閱讀繪本時更為注重的是情節(jié)與人物,而較為忽視其內在道德與人文精神,因此教師也應對相關繪本內容進行篩選與處理,使學生閱讀重點從繪本人物情節(jié)的相關內容轉移到與道法課堂相關的人文精神與道德內涵之上,使繪本與道法課堂高度融合。繪本雖小,篇幅雖短,但在道法教材中所起到的補充作用,卻是不可忽視的。如果將繪本故事運用得當,既可以提升道法課堂的有效性,還可以提升趣味性以及德育教育的價值。因此教師應著眼于教材中所涉及的短繪本以及課外拓展繪本,研讀新課改理念下的課程標準、新型道法教材與道法學科教師用書等,了解教材創(chuàng)作者設計、編排道法教材的意圖與目的,理清繪本教學與正文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找到繪本與正文之間的連接點,以此為基礎,不斷探究繪本故事的應用時機,從新視角探究道法課堂中繪本故事的應用,提升道德教學實效的同時,為道法課堂增添元素。
生本理念下強調小學生課堂主體的地位,這也意味著在生本理念指導下構建高效道法課堂,尊重學生主體,開展小組合作式的探究與學習,以小組合作模式以及小組交流探討模式,鼓勵并調動學生學習自主性,體現(xiàn)出小學生是課堂主人這一理念,培養(yǎng)其合作探究精神。因此教師應首先引導學生進行道法課堂的小組分組,以明確分工來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使每一同學對自己的學習任務與探究職責有所明確,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才是道法課堂的主人與小組合作學習的主人,而不是道法課堂的旁觀者與道德素養(yǎng)與法治知識的被動接收者。同時教師也應認識到在小組合作模式中應構建起平等的師生交流關系、和諧的生生互動關系,在道法課堂中俯下身去,成為學生的“大朋友”,并不以學習成績來判定學生好壞,而是一視同仁,給學生以溫暖與關切,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道法課堂氛圍,拉近師生距離與生生距離的同時,引導全體同學積極參與進道法課堂的討論中去。四年級第一單元的主題是“與班級共成長”,教師就可以以道法小組的模式來開展道法課堂,通過共同探討班規(guī),共同繪制成長足跡,鼓勵小組成員對自身優(yōu)點與組內成員的優(yōu)點以及班級同學和班級整體的優(yōu)點與不足進行闡述,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班徽的設計,使全體學生都可以參與進道法課堂中去。此外,尊重學生主體也要在小組模式中建立起科學化的評價體系,摒棄傳統(tǒng)評價體系中以成績?yōu)橹行牡南敕ㄅc判定標準,而是更多考慮學生在道法課堂中的實時表現(xiàn)以及道德素養(yǎng)與法治意識的整體水平。以學習小組記分的方式對小組成員進行判定,從上課表現(xiàn)、小組交流情況,作業(yè)完成情況以及道德素養(yǎng)水平等諸多方面,對小組成員進行全面化、合理化、科學化的評價,同時也對小組整體進行評價,實現(xiàn)道法課堂的一課一評價,一月一匯總。使學生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意義,并從小組模式中取長補短,學習他人良好道德品德,并使其內化,為自己良好道德素養(yǎng)的構建提供幫助。
結束語
為順應新課改需求,進一步顯示出道法課堂的本質特征,道法教師更要以生本理念為指導,優(yōu)化道法課堂,在構建和諧道法課堂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養(yǎng)成法治精神。
參考文獻
[1]李福. 小學三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本理念滲透途徑探索[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南昌會場)論文集(五).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162-165.
[2]周麗君.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本課堂的構建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4):186.
[3]謝珊.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情境教學初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4):1-3.
[4]張昌蓉.善用繪本資源 打造高效課堂——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為例[J].華夏教師,2019,(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