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英
摘要:在以往那種傳統(tǒng)的高中地理教學模式下,與實踐教學相比,教師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認為只要按照教學大綱的相關要求完成各項教學任務就可以了,并沒有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在這種情況下,導致學生無法將地理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有機融合到一起,有些學生甚至把地理當作一門可有可無的學科,導致高中地理難以收到理想的教學成效。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對淺議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地理;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策略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各界對高中地理學科教學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力,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能在實際的生活中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地理實踐力是指學生在地理戶外考察、社會調查、模擬實驗等地理實踐活動中所具備的行動能力和品質,是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體現(xiàn)。因此,教師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實踐力當作教學的重點內容,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其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實現(xiàn)預期的教育目標。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實踐力培養(yǎng)現(xiàn)狀
當前階段,很多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盲目追求課堂教學效率,過于重視如何引導學生提高成績,同時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如學習任務較重、課時較少,大部分教師只是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忽略了對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地理學科很少考查學生的實踐力,學生只需要在做題時把握關鍵詞句,寫出正確答案就可以得高分,這十分不利于學生地理實踐力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實踐力產生不良影響。學生在學習中只能將視野局限于教材中,僅思考如何應用教材中的知識完成試卷題目,并沒有在生活中培養(yǎng)實踐力。此外,部分學生認為畢業(yè)后用不到高中地理知識,所以在學習中也不重視實踐力的培養(yǎng)。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策略
(一)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地理知識
自從我國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就非常重視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這也是當前社會對于現(xiàn)代化人才的基本要求。而傳統(tǒng)意義上的理論教學顯然難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唯有借助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方可使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鍛煉與提升。在實施實踐教學之前,首先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要求制訂出科學嚴密的教學計劃,以便于把控教學節(jié)奏,同時避免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產生迷茫之感,或者走進某種誤區(qū)之中,認為實踐教學只是走走形式而已。在制訂教學計劃時,務必確保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具有較高的匹配度,讓學生認識到地理認知的實用價值。從而真正有效地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與自主學習,汲取更多的地理知識,構建起更加完善的地理知識結構。這種帶有強烈探究色彩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課本知識,還可以同步培養(yǎng)其思考能力與合作探究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意識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弊端不斷凸顯,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落后的教育模式,打破傳統(tǒng)教育的限制,培養(yǎng)學生探索、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及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高中階段,教師應將培養(yǎng)學生地理實踐意識當作重點內容,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發(fā)揮各種教學資源的作用,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學習,使其從多角度思考實踐的技巧,讓其在積累經驗的過程中掌握地理實踐思維與技巧。以教學“交通運輸布局及影響”這部分內容為例,筆者在教學中給學生布置了學習任務,讓學生總結近五年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的變化及影響等,使他們在搜集資料時進行自主學習,在實踐中逐步提高自身地理實踐能力。這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使學生在了解交通運輸在生活中的影響與應用的同時,在以后的生活中積極實踐,從而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實踐意識,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
(三)豐富作業(yè)和評價形式,強化地理實踐力素養(yǎng)
高中地理教學實踐力是一種學習成果,這就意味著與教學反饋相結合,是教師培養(yǎng)學生地理實踐力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通過課后作業(yè)的設計和教學評價機制的優(yōu)化,教師能夠直觀感受到學生的能力素養(yǎng)。首先,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題海戰(zhàn)術的局限性,在必要的復習鞏固之后,適當引入實踐探究題,讓學生根據(jù)某一主題自主探究,應用思維導圖串聯(lián)起所學知識,比如以潮汐舉例,通過月球應力導入內容,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海水產生周期性運動。讓學生判斷漲潮與退潮除了與天體運動相關,還包含了哪些地理知識(氣壓場、大氣風場、地球磁場),并簡單概況或說明。
結束語
在新時期的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作為教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具備較強理論知識水平的同時,擁有同等水平的綜合實踐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使高中地理教學具備較強的有效性與實用性。教師要帶著全新的工作理念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加大實踐教學的比重,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與實踐性,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全面提升,充分發(fā)揮出高中地理課程在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方面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洪志堅.淺議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策略[J].考試周刊,2019(30):152.
[2]陳開智.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新課程(下),2018(12):195.
[3]李嵐,李晴,陳潔,王磊,林葉彬.淺議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7):66+70.
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