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景泉
摘 要:小學教育階段是建立學生正確人生觀的關鍵時期,健康的競爭意識能引導小學生們奮發(fā)向上、開拓進取。體育教師應通過正面的教育,抓住體育教學的時機,因勢利導,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本文就體育教學中競爭意識的培養(yǎng)進行討論,提出了一些培養(yǎng)方法和注意事項。
關鍵詞:小學生 體育教學 競爭意識
一、培養(yǎng)競爭意識的概念和重要意義
健康的競爭意識是指對外界活動所做出的積極、奮發(fā)、不甘落后的心理反應,它是產生競爭行動的前提;競爭意識又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形成和發(fā)展的,是為了滿足完善自身,實現(xiàn)自我需要的社會性行為,是自覺的、主動的、有目的的活動。它是競爭規(guī)律在人腦中的反映,是支配人的行為的一種特殊的心理活動過程。具體地說,是人們運用競爭規(guī)律,根據競爭雙方的客觀實際,為奪取勝利而制定的行動計劃,并以此作為在競爭中指導個人行為的特殊心理過程。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競爭意識,鼓勵孩子參與競爭,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健康的競爭意識的培養(yǎng),在當今的小學教育中已不可避免,小學生競爭意識的萌芽和形成,正是孩子自我意識發(fā)展的重要表現(xiàn),教師應及時予以支持與正確引導。當今人們已經愈來愈認識到培養(yǎng)兒童青少年的健康的競爭意識的重要性及迫切性。那么,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健康的競爭意識的呢?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競爭意識的方法
1.講述成功事跡引導法培養(yǎng)競爭意識
體育教師可以講述古今中外的體育領袖人物、體壇明星的模范事跡來激勵學生;同時,教師也可以在學生身邊選取優(yōu)秀教師、學生作為表率,讓他們感到“可望又可及,可模仿又可學習”,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通過事跡講述的引導,學習他人高貴精神,更易幫助小學生樹立自尊、自強的學習信念。例如為了詮釋參與競爭比獲勝更重要,堅持并完成競爭和冠軍同樣值得人欣賞和尊敬。可以舉例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上的英雄約翰·史蒂芬·阿赫瓦里為例。約翰·史蒂芬·阿赫瓦里是坦桑尼亞馬拉松運動員,他也沒有在奧運會上獲得過該項目的金牌,卻有為世人奉上了奧運歷史上最經典的一幕。奧運會最后一項馬拉松賽頒獎儀式已結束,當觀眾正要離開體育場時,坦桑尼亞選手阿赫瓦里一瘸一拐地跑進體育場。他在比賽途中19公里處右腿嚴重受傷,可仍堅持跑到了終點,盡管沒有登上領獎臺,但他說:“我的祖國把我從7000英里外送到這里,不是讓我開始比賽,而是要我完成比賽。”這句經典名言完美詮釋了奧林匹克真諦--“參與比獲勝更重要”。讓學生認識到參與競爭、敢于參與競爭和最后努力完成競爭是只要有恒心就可以做到的,也是讓人敬佩的。
2.通過簡化規(guī)則的比賽法培養(yǎng)競爭意識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心理和生理特點,簡化比賽規(guī)則,降低比賽難度和條件,善于利用比賽法,也能形成一個良好的競爭機制,又可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通過簡化規(guī)則的體育比賽,降低了小學生參與比賽的門檻,既能鼓勵絕大部分小學生參與,又能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競爭意識。
3.通過簡單規(guī)則的游戲法培養(yǎng)競爭意識
寓教于“玩”,“教”與“玩”的有機結合,是小學體育課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之一,競爭意識的“教”也應與“玩”的有機結合,體育游戲是體育手段的一種,既有娛樂、健身、技能學習等作用,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進取精神,培養(yǎng)兒童的機智、勇敢、頑強等優(yōu)良品質;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喜歡新奇的事物,容易興奮,抑制能力弱的特點,若游戲規(guī)則過于復雜則加大了學生參與的難度,降低也學生參與興趣。而簡單規(guī)則的游戲則非常容易吸引小朋友們參與競爭,進而把競爭意識容融在簡單游戲中培養(yǎng),是可以達到了事半功倍的功效。
4.通過自我競爭的練習法培養(yǎng)競爭意識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每次有競爭的練習,引導小學生首先意識到競爭的第一對手是自己。在和別人競爭的同時要更看重挑戰(zhàn)自己極限,就是競爭結果是輸給了對手,只要盡了自己最大努力,也是戰(zhàn)勝了自我,能做到積極參與和找到差距也算是成功,也是勝利的開始,失敗乃成功之母,競爭是用來找出差距和努力方向的,不管競爭的勝敗,競爭過后能找到努力方向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就是最大的成功。
三、小學體育教學培養(yǎng)競爭意識要注意的問題
1.要教導學生科學理解競爭的價值
競爭的意義不只是勝負,勝負只是一個簡單的結果,競爭最重要對手是自己,在競爭中檢查自己在場上或場下是否都做了最大努力。如果你在競爭中做到了百分百的努力,無論輸贏,你就是同伴敬佩的人。所以競爭的正直價值是要在競爭中促使自己做出最大努力,努力進步,向自己的遠大目標邁進。再說一時競爭的勝負,并不能說明你是勝利者或失敗者,應坦然的面對每次的勝利和失敗。
2.要教導學生科學理解競爭的結果
競爭的結果是由自己的發(fā)揮情況和競爭對手的發(fā)揮情況和外部環(huán)境、裁判等因素共同的結果,而我們能做到是發(fā)揮自己的最大努力,而且只要自己做出了最大努力,無論結果如何,這次競爭都是很有意義的,都是值得表揚和鼓勵的。
3.要教育學生們端正自己的競爭的心態(tài)
如果發(fā)現(xiàn)小學生競爭欲望過強或感到憂慮時,應該先幫小學生端正心態(tài),要讓小學生明白競爭是展示自身實力的機會,是件美好的事,要用從容的心態(tài)看待超越和被超越,不應充滿妒忌和憤懣,而明白了參與競爭的意義,就能學會有風度地接受失敗,并且誠心實意地祝福對手。讓學生學會在競爭中得到勝利固然值得驕傲,但和同伴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也是現(xiàn)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品質。教師用自身行動作出良好的示范,小學生自然會感同身受。做一個繼續(xù)努力的贏家或是毫不氣餒的輸家,而不是過分注重競爭本身。所以,我們更應教會學生在競爭的同時要學會欣賞別人,為同學的進步喝彩,進而能反觀自身,尋找不足,拉近差距甚至超越,這樣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能更好地培養(yǎng)和塑造學生的良好品質。競爭當然是必要的,但不能把競爭對手當成敵人,良性的競爭才能使自己,使別人進步,所以不能因為要競爭就把對手當成自己的敵人,而是要共同進步。只有這樣的競爭才是值得推崇的。
參考文獻
[1]馬愛國.體育與競爭意識的社會化[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1,17(1):24-25
[2]李佳潔.“教”“玩”結合是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方法[J].貴州教育,2003,(12):41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qū)濱北街道辦事處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