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丹
本定于二月份的返校,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變得遙遙無期。二月十七日,同學們在家里參加了“云升旗”。居于一室的師生得以“重回”校園,重回課堂。
二月二十五日,學校發(fā)起了“宅家閱讀建議”。剛開始,孩子們都非常積極地挑選出自己喜歡的書,并在父母的陪伴下每天定時定量地閱讀。有的孩子選擇了《狼王夢》,有的更愿意閱讀《呼蘭河傳》,還有的孩子讀起了英文小說??蓻]過幾天,便陸續(xù)有家長在微信上向我反映:“鄒老師,孩子在家待久了不想讀書,怎么辦???”“自從開始上網(wǎng)課,他手上有了電子產(chǎn)品之后,讀書老是不專心?!薄拔覀兗液⒆用刻斓故前磿r讀書了,但讀完之后,你問他剛剛讀了啥,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呀?”
之前從未以這種形式上過課,也從來沒有以“云監(jiān)督”的方式監(jiān)督過孩子學習,所以一開始我也頗感頭痛。我試著把孩子劃分成幾個讀書小組,每天組員讀完書之后在群內(nèi)打卡,由小組長收集齊打卡之后截圖發(fā)給我。
這種方法持續(xù)了一段時間之后,家長的反饋顯示出,它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同伴之間的互相督促確實能更好地激發(fā)孩子學習的動力。但有一個問題還是沒法解決——即學生的學習效率問題。在家里單獨地學習,很難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而且只有輸入而沒有輸出,亦很難將書本上的知識轉(zhuǎn)換為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識。
苦苦思索了幾天,我靈光一閃:既然在校期間每周要開一次班會,何不延續(xù)這一傳統(tǒng),每周云開一次讀書會,拿來給同學們做讀書交流呢?我將這一想法分享在班群之后,收到了大家的積極回應。家長們非常贊同這一做法,孩子們也都躍躍欲試。有孩子詢問我:“老師,我們該用什么樣的形式開展讀書交流呢?是每周交一篇讀書筆記嗎?”我想,讀書筆記這種性質(zhì)的小作文,我們平時在學校也常會寫。所以這次不如換一種形式,讓孩子們將自己讀書的內(nèi)容用思維導圖繪制出來,每周五下午加以分享。思維導圖的最大的兩個好處就是方便記憶和理清思路,其特殊的記錄方式也便于捕捉跳躍思考。同時,在疫情期間,以這種方式讀書,既能讓孩子們靜下心來思考和梳理,又能讓他們不至于感覺枯燥。
接下來兩天,我用兩堂課對如何繪制思維導圖加以了培訓。我們傳統(tǒng)的讀書筆記是記錄在本子上,一行一行地寫。寫完之后,很難從碎片化的文本里快速回憶。思維導圖就是用框架來安放這些知識的。我們語文老師的每一篇課文都是用大括號的方式來梳理文章架構(gòu),幫助學生樹立結(jié)構(gòu)化知識。其實廣義來說,這就是一種思維導圖的運用。
我告訴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之前,要先準備好兩樣工具:白紙和筆。另外可以準備一本素描本。這樣可以把所有的思維導圖放在一起,一方面,復習起來比較容易,另一方面,畫一段時間后,有幾十張時,拿著本子看,也有一種滿滿的成就感。
繪制思維導圖的第一步,是用心構(gòu)思,并寫出中心主題(類似于文章的中心題目):閉上眼睛,用心想一下你想要寫下的主題,結(jié)合這個主題,你的大腦里會浮現(xiàn)出什么樣的圖畫或者文字。第二步是畫主干,主干是從中心主題延伸出來的幾條分支,是大的分類,類似于寫文章時的大標題。主干線條要粗,需要一定的曲線,由粗到細。第三步是畫支干:支干是從主干延伸出來的,是小的分類(類似于寫文章時的小標題)。支干線條要細于主干。第四步是填寫關(guān)鍵詞,根據(jù)文章所涉及到的要點,我們在主干和分支線條的上方寫上想到的關(guān)鍵詞,從每一個關(guān)鍵詞發(fā)散出更多的分支。分支的數(shù)量取決于你所想到的事物的數(shù)量。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主干和分支之間有著不同層次的邏輯關(guān)系,需要不斷練習,才可以提升。畫思維導圖,一般是從右上角的分支開始,然后按順時針的方向畫。當然也有逆時針方向畫的,這個是因人而異的。這里也有一個小的注意點,主干需要緊密連接中心圖,這代表著思維與中心主題密切相關(guān),是一種放射性的思維。
孩子們認真聽課,做好了筆記,在接下來的幾周里,紛紛交上了高質(zhì)量的作業(yè)。
家長們紛紛告訴我,孩子們在家專心多了。以前鬧著不學習,非逼著媽媽把他丟到農(nóng)村才乖乖聽話的學生,讀書的熱情也空前高漲。不僅如此,孩子們還學會了分享。每天讀完書之后,孩子們都拉著爸爸媽媽和自己一起繪制思維導圖,有不會的地方還請教了父母。我說,他們的成果,在每周一次的讀書會上,我都有看到呢!
疫情是殘酷的。它影響到了我們每一個人。當孩子們因疫情在家無法安心學習時,老師有責任創(chuàng)造出新的教學方式,讓他們恢復熱情,堅持學習,繼續(xù)閱讀。這一個多月來,孩子們?nèi)辗e月累,讀了不少好書,通過思維導圖將豐富的知識都牢牢記在了自己的腦海里。同時,他們也鍛煉了學習、發(fā)現(xiàn)、搜集、整理、記錄、提取資料的能力,這是在學習中必須具備的能力。孩子們用這種方式懷念在學校上學的日子,懷念每一節(jié)開心的課堂,懷念校園里的歡聲笑語。春已暖,花已開,寂靜的校園,經(jīng)歷了長久的等待。在蟄居后,他們定會帶著沉淀后爆發(fā)的活力,帶著沉靜后的成長,讓校園積聚夢的力量,再次起航。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qū)嘉祥外國語學校 四川 成都 61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