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青
摘要:在“大運動觀”視覺下,對于技能的學習更加注重動作之間的應用和聯系,從而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就小學水平三小足球“運球 + 射門”組合動作這一單元教學而言,其技術動作上下左右的技術相關聯的技術和所學技術的組合就有很多,基于此,筆者以水平三五年級小足球“運球 + 射門”組合動作教學為例,從技術、體能、運用三個維度結合“大運動觀”理念進行單元設計,對足球組合教學進行實踐與反思。
關鍵詞:小足球;技術;體能;運用;組合練習
隨著全國校園足球活動的推進,足球教學已然成為了體育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如何在學校環(huán)境內更好的開展足球教學活動,提高足球課堂的教學有效性,是擺在我們教育第一線工作者急需思考和努力的話題之一。筆者以自身設計和實踐的一堂水平三小足球“運球 + 射門“組合練習教學為剖析點,對足球組合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結合多次實踐,反復嘗試提出一系列優(yōu)化策略,供同行商榷。
一、熟悉門徑,直擊課堂教學過程
在省綱的指導下,一堂體育課的基本要求是基本部分教學體現需教材三個一,其中組合練習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是以“運球+射門”組合練習為剖析點展開,因此需要整理和回顧組合練習前整個課堂教學過程(見圖1)。
步驟1:準備——熱身活動
在熱身活動中筆者采用了各種類型的慢跑練習:“S”形跑、“滑步跑”、“側向跑”等,對學生起到了很好的熱身效果。然后進行了球性練習,既活動了身體,熟悉了球性,也活躍了課堂氣氛,最重要的是將慢跑這些練習與球性練習緊密結合,銜接嘗試熱身,不但對技能學習承上啟下,同時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馬上進入了課堂學習狀態(tài)。
步驟2:復習——教材導入
本課是第三課時的內容,學生在掌握了正面腳背、腳背外側、腳背內側運球的技術動作下進行教學,筆者為了能糾正學生在運球練習過程中易出現的“踢球部位不準確、方向不正”等問題,采用了復習提問的方法,邊提問邊鞏固,將標簽貼在腳部的相應位置。并分別采用三種不同的方式進行運球練習,通過多次循環(huán)練習,很好的解決了踢球部位不準確的問題,為接下來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
步驟3:單一——技術教學
本節(jié)課以運球技術教學為主,因此在進行射門教學時,對技術動作的要求不用太高,只是簡單進行了動作技術的介紹,老師動作示范,然后學生分組練習。
步驟4:組合——強化技術
為提高足球的趣味性,筆者設計了三種形式的組合練習,原地做腳背外側推撥球腳底拉球 + 射門、傳接球 + 射門、運球 + 射門來提高學生的運球技術。在練習時,通過小組比賽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練習積極性,課堂學習氛圍濃厚。
二、條分縷析,剖判課堂呈現境況
1.課堂效果呈現
采用組合練習,不僅將正面腳背、腳背外側、腳背內側運球的技術動作,及射門技術動作很好的串聯在一起,增加學習趣味性,同時也在組合練習中鞏固提高了單個技術的動作質量,使學生體驗了單個動作在組合中的運用時機、運用價值等,較好地滲透了“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思想。
2.學生參與展現
由于足球是學生較喜愛的運動,在進行教學時,學生的興趣是較為濃厚的,而在進行正面腳背、腳背外側、腳背內側運球的技術教學時,由于技術動作單一枯燥,動作指向性強,學生在練習時,一開始時是比較有學習興趣的,而隨著練習時間的加長,學生對單一枯燥的技術動作學習,失去了耐心,變得不愿意再練習了。通過“足球運球 + 射門”組合練習,不僅提高了學習積極性,也進一步加強了技術動作的穩(wěn)定性,為以后的比賽練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真知灼見,盤點課堂教學思路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僅僅單純地模仿或重復練習運球、射門動作,會讓原本極具學習趣味的教材變得枯燥乏味,因此可設計新穎、實用的組合練習。通過組合練習,可以提高足球運球、射門技術動作的質量;可以發(fā)展學生的體能,提高學生的足球戰(zhàn)術意識,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將運球與射門組合起來進行練習,使學生除了能學到技術動作還能夠初步體驗足球運動的對抗性、協(xié)作性,提高競爭意識與團結精神,增加學習足球的興趣,筆者認為應從技術、體能、運用三個維度進行單元設計。
1.側重于技術的組合練習
(1)原地做腳背外側推撥球腳底拉球 + 射門。學生先原地做用腳背外側將球推撥出后,用腳底拉回,在推撥出去,反復練習,師鳴哨后,進行正腳背射門練習(具體見圖2)。該組合的練習重點是體會與掌握腳背外側的觸球位置,熟悉球性。
(2)傳接球 + 射門。2人一組,分別采用正面腳背、腳背外側、腳背內側三種形式傳球,反復練習,教師鳴哨后,進行正腳背射門練習。練習時,學生要重點體會三種形式的傳球動作,體會三種形式傳球的不同的觸球部位,強化傳球的技術動作。
2.側重于體能的組合練習
(1)運球 + 射遠。采用正面腳背、腳背外側、腳背內側三種形式運球到指定位置后,進行射遠,然后迅速將球帶回。
(2)“S”形運球 + 射門。學生采用正面腳背、腳背外側、腳背內側三種形式運球依次繞過擺放的標志物后進行射門,再運球回到原來位置等待下次練習。
3.側重于運用的組合練習
(1)一運一防 + 射門。2名學生一組,一名學生運球,一名學生消極跟防,運球的一方擺脫防守隊員后進行射門練習,然后兩人互換練習。該組合側重于有防守情況下的運球和射門能力,提高學生的實戰(zhàn)能力。
(2)一運一傳 + 射門。2名學生一組,進行跑動中的傳球練習到指定位置后進行射門。該組合側重于在跑動的情況下進行傳球,提高傳球能力。
總之,組合練習可從技術、體能、運用三個維度進行設計。通過三個維度的設計,可降低設計組合練習的難度,拓寬教學視野。足球課堂教學采用組合動作練習,能提高學生足球技戰(zhàn)術水平,有利于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動性相結合,教學效果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足球的魅力,最終實現增加趣味性、體能增量、技術復習鞏固的效果,同時也為教師設計更多練習方法提供思路。
參考文獻:
[1]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課程指導綱要(2015年版)[S].浙江教育出版社
[2]余立峰.“技術.體能.運用”視角下的單元教學構建研究[叮]體育教學,2014(6)
[3]余立峰組合練習在體育教學中價值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2015(2)
義烏市稠城第一小學 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