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穎
摘要:新一輪高考改革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高考內容在對學生考查方面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豐富的數學知識,還要檢驗學生的邏輯思維與數學能力,注重數學知識的綜合性,對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如何進行教學策略的改革,這是廣大高中數學教學需要深入思考的課題。
關鍵詞:高考內容改革;高中數學;問題
對于高中數學這門重要的學科來說,教師應該及時擺脫應試觀念的束縛,有效落實數學必備知識點,注重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關注培養(yǎng)數學思維能力,還要實施多元化評價模式,從而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得到提高。文章主要針對高考內容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究,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一、及時擺脫應試觀念的束縛,關注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
新高考內容改革的實施,要注重考評學生的綜合素質,關注如何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高中數學教師要積極學習新理念,深入解讀高考大綱,與時俱進,對教學活動進行優(yōu)化安排,不能講高考作為唯一標準,在知識傳授的同時,更高引導學生樹立深入學習、繼續(xù)學習、終身學習的意識,對于那些高考試卷中占分不多,但是實用性強的知識也要注重講解,要為學生以后進入高校學習高等數學打好基礎,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主要是在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的不斷提升過程中形成的,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促使學生具備適應個人終身成長與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綜合能力素質,比如數學意識、數學思維、數學文化等方面,然后圍繞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特質進行建構,開展適應高考內容改革的命題設計,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更好地應對未來的高考。
二、有效落實數學必備知識點,打好是數學學習基礎
高考內容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為了真正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從基礎入手,加強數學基礎知識的講解和分析,有效落實數學必備知識點,這是必要的前提準備工作。在每次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盲目地開展教學活動,應該依據考試大綱的相關要求,整合梳理必備考點,要細致的講清知識,尤其是對于重點知識來說,不能只是表面化的講解,還應該深入闡明知識的內涵,促使學生把握知識的本質,從而讓學生真正地理解和鞏固掌握,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不斷提高。例如,高中數學中的函數圖形及性質、不等式性質、幾何圖形、平面向量等,這些都是高考中的核心考點內容,應該加強這方面的習題訓練,并且鼓勵學生探索多樣化的解題方式,鍛煉提高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從而讓學生的數學水平真正從知識到能力方面進行轉化和提高。
三、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手段,促使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內容
第一,注重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教育的目標是指導人們的實際生活,應該為生活服務,所以高中數學教師要樹立生活化的教學理念,關注那些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數學知識的教學,要使學生深刻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價值,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到學以致用。例如,對于部編版高中數學“排列組合”內容的教學就不應該忽視,很多高中青少年學生都喜歡觀看足球、籃球比賽,每支隊伍就會進行相應的比賽輪次,這時就可以引導學生運用這部分知識去思考解決這個問題,獲得成功的樂趣。同樣地對于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知識,也是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關的,類似這些內容都是教師在教學中不可忽視的。第二,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當今是個信息化時代,現代多媒體技術與教育領域不斷融合,以其獨特的技術優(yōu)勢發(fā)揮著重要的教學價值,借助視頻動畫、圖片等形式,能夠將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以更為直觀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習理解的難度,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相關內容時,這是學生學習中的一個難點,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講解,能夠使學生清晰地認識到什么是共面和異面,公共點的情況,深入理解相關性質和判定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空間意識,建立數學思維。
四、運用分類討論思想方法,拓展思維
分類討論思想方法的內涵是:在求解過程中,對某參數無法進行統一研究,可以把參數按照某種標準進行分類,然后整理計算每類情況,最后總結歸納,得出結論中。例1,設A、B是橢圓C:長軸的兩個端點,若C上存在點M滿足∠AMB=120°,則m的取值范圍( ).
解題思路:破解此題的關鍵是對參數m的分類討論,根據焦點在x軸或者y軸把m分為0<m<3和m>3兩類情況。分類的關鍵是按同一標準等價分類,不重復不遺漏,接著對分類后的各個類別詳細討論,再綜合所有分類,得出結論。
例2,已知圓M:(x+1)2+y2=1,圓N:(x-1)2+y2=9,動圓P與圓M外切并且與圓N內切,圓心P的軌跡為曲線C.(I)求C的方程;(II)1是與圓P,圓M都相切的一條直線,與曲線C交于A,B兩點,當圓P的半徑最長時求AB。
解題思路:在第1問中,⊙M和⊙N的圓心關于原點對稱,曲線C有可能是橢圓或者雙曲線,可以分情況討論,找矛盾,得出答案。第Ⅱ問關鍵是求出⊙P的方程,然后根據直線1與兩圓都相切,求出直線方程。在求直線的過程注意直線斜率分情況討論,存在與不存在問題,最后結合橢圓方程,求出AB長度??梢?,在教學解題的過程中,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適合他的方式,進行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結論:
總之,教師應該切實提高自我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強化教學手段。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突出教學重點,把握教學難點。高中數學教學模式還要隨著時代發(fā)展與時俱進,深入挖掘互聯網教學優(yōu)勢,拓寬教學路徑,豐富教學內容,推動高中數學教學工作全面開展。
參考文獻:
[1]張明月. 新高考背景下基于高中數學教學對十二年一貫數學教育的幾點思考[J]. 科技經濟導刊,2020,28(19):149.
[2]陳守婷. 如何有效銜接新高考改革與大學數學教育[J]. 大學教育,2020,(07):92-94.
河南省范縣第一中學 45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