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敏
摘要:幼小銜接是幼兒園與小學教育的銜接,也是幼兒人生中的一個重大轉(zhuǎn)折期。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對幼兒日后的發(fā)展帶來不利的影響。幼小銜接的核心是讓幼兒在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社會技能等方面適應小學生活?;诖?,本篇文章對大班班本課程“幼小銜接”的實踐與體驗進行研究,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大班班本課程;“幼小銜接”;實踐與體驗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5-336
引言
幼小銜接是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是滲透式的實施,在滲透的過程中形成。幼兒需要做好心理、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準備來適應完全不同的小學生活。而家長也要做好過渡期間的準備,調(diào)整好心態(tài),調(diào)整教育方法,加強對幼兒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
一、幼小銜接到底銜接什么
幼小銜接工作的重點不是知識的準備,而是如何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導幼兒的正確學習方法,提升幼兒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引發(fā)其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培養(yǎng)幼兒具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樹立克服困難的勇氣等。因此,幼小銜接應該以幼兒發(fā)展為本,遵循幼兒的自身年齡和正在經(jīng)歷的心理特點,注重培養(yǎng)幼兒對新鮮事物的興趣、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學習新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大班幼小銜接各項準備工作有哪些
2.1心理準備
培養(yǎng)獨立自主意識對于幼兒園的幼兒,我們教師和家長都對他們呵護有加,教學也是寓教于樂。而進入小學后,學校的教育模式與幼兒園相比發(fā)生了質(zhì)的改變,更多的事情要求幼兒自己來完成。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們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意識和責任感。我們教師和家長通過布置一些小任務加強幼兒的這種意識,比如讓他們每天整理書包、準備學習用具、完成一些小制作等,通過采用幼兒園與小學并軌的方式,可以真正讓幼兒們在學習中體會到獨立的樂趣,更有自信心地去迎接小學生活。
2.2能力準備
在進入小學之前,幼兒需要做好思維能力、想象能力、閱讀能力、審美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運動能力、生活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各種能力準備。倘若幼兒在思維能力方面準備得不充分,那么在小學識字教學、閱讀教學、數(shù)學教學等過程中,就會遇到各種現(xiàn)實困難。所有這些能力,都需要幼兒教師、幼兒家長齊心協(xié)力,共同培養(yǎng)。當然,在培養(yǎng)幼兒各種能力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與幼兒家長還應當多聆聽、多采納小學教師的意見與建議。因為相比于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而言,小學教師更加了解小學生應該需要或具備哪些能力。
2.3習慣準備
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幼小銜接重在幼兒習慣培養(yǎng)。幼兒在幼兒園的整個過程,就是在為未來的學習、生活做準備。在這個階段中,我針對本班幼兒的特征,在傾聽習慣、表達習慣、反饋習慣、任務意識和書寫習慣等方面加強了關注與培養(yǎng)。幼兒們的生活習慣需要加強,從學會照顧自己,準時上學,管理自己的物品,注意出行的安全,遵守學校制度等方面進行了學習和體驗,感受到“成為小學生,就要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三、入學準備應該怎樣做
3.1環(huán)境是影響幼兒教育的隱性因素
隨著拼玩游戲?qū)嵺`的深入,幼兒園“好習慣,巧養(yǎng)成”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也應運而生。樓道的墻面是幼兒良好習慣的展示場地,幼兒視線所及之處就是圖文并茂、充滿童趣的好習慣提示語,而且每幅圖上都會出現(xiàn)與文字相匹配的拼音符號。幼兒園藝術地呈現(xiàn)了由幼兒創(chuàng)作的象形字母符號,吸引幼兒進行了解。此外,幼兒園地面上有以單韻母符號組成的跳格子圖案,幼兒邊念邊跳,興趣盎然。走廊上還有裝著拼音符號的小火車,幼兒可以自由玩?!心康牡貏?chuàng)設拼玩游戲與好習慣培養(yǎng)相融合的教育環(huán)境,使幼兒在自由玩耍中快樂成長。
3.2家、園、校同目標,引領幼兒做好能力準備
在培養(yǎng)幼兒各種能力方面,家、園、校三方必須要有相同的目標。比如說,幼兒教師可以通過班級微信群或釘釘群等,與幼兒家長、小學教師一起制定幼兒能力培養(yǎng)目標。首先,幼兒教師可以本著幼小銜接之目的,圍繞幼兒能力培養(yǎng)制定一些清晰具體的目標。之后,幼兒教師可以邀請小學教師對這些能力培養(yǎng)目標進行指導。小學教師從小學教育的角度,對于這些能力培養(yǎng)目標進行篩選與補充。緊接著,幼兒教師可以將這些幼兒能力培養(yǎng)目標分享到班級微信群或釘釘群中,征求幼兒家長的意見與建議。在合理征求幼兒家長意見與建議的基礎上,幼兒教師要對這些能力培養(yǎng)目標進行再次修正。
3.3促進小學與幼兒園校際之間、教師之間的雙向合作與交流
目前,幼兒園與小學教育“兩張皮”現(xiàn)狀明顯,幼兒園缺乏對小學教育的深層次了解,或者是只關心小學一年級學科內(nèi)容的銜接,反而造成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現(xiàn)象,而對于幼兒在小學教學環(huán)境適應性、課堂學習習慣、社會性行為習慣等方面缺乏必要的銜接教育。因此,建立幼兒園與小學校際之間和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學習機制,特別是幼兒教師要深入了解幼小銜接的關鍵因素,在幼兒園大班教學中逐步采取小學課堂組織模式,改變幼兒課堂學習習慣,為適應小學課堂學習打好基礎。
結(jié)束語
幼小銜接工作僅僅依靠幼兒園或小學單方面的力量是不夠的,幼兒園、小學、家長、社區(qū)必須相互配合,形成影響幼兒成長的教育合力。因此,我們要在幼兒們在園的最后一學期,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轉(zhuǎn)變教育觀念,掌握正確的態(tài)度與方法,利用多方力量共同配合搞好過渡期的教育,使幼兒們順利進入小學。
參考文獻
[1]何玲玲.淺談幼小銜接的問題與對策[J].當代家庭教育,2020(06):58.
[2]江裕鳳.關注幼兒心理健康努力做好幼小銜接[J].科普童話,2019(48):168.
[3]向虹霖.當前幼小銜接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電腦迷,2018(07):137.
貴州省清鎮(zhèn)市王莊鄉(xiāng)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