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莉利
摘要:隨著新課標的推行,以學科關鍵能力為內涵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理念得到了廣泛普及。對小學數學科目而言,其關鍵能力之一就是計算能力,具體體現在學生能否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求解各類數學問題,但是以往以講授為主的數學教學模式束縛了學生思維能動性的發(fā)揮,影響了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效果。而如果可以將計算能力培養(yǎng)理念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那么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培養(yǎng)方法
引言:
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然而,在計算教學中,只要我們教師能不斷思考和探索,始終如一地尋求行之有效的方法,這樣一來,我們的學生在計算時不僅能理解算理,還能掌握算法,更好地理解優(yōu)化,從而不斷提高計算教學的效率。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將對小學數學學生計算能力教學工作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士提供些許參考依據。
1.引導掌握算理算法,培養(yǎng)學生數學計算能力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必須把打好數學學習基礎放在重要地位。對于小學生來說,計算能力是數學學習的必備能力,也是數學解題的基礎,數學計算能力的好壞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將產生終身的影響。對于數學計算來說,算法算理的掌握會直接影響到學生計算能力的發(fā)展水平,考慮到這樣的情況,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的過程中要把算法算理的指導放在重要地位,加強算理算法,在計算教學當中的滲透,循序漸進,強化學生的計算能力以及計算信心。教師在教學指導當中需要始終秉持平等原則,不能夠把成績高低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以便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動力,保證計算教學有效性。例如:一根長度是3.7分米的鐵絲,要將其分割成幾個小段,每段是0.7分米,一共可以做成多少段?最后還剩下多少分米?在列示計算過程中,不少學生都能夠算對,總共可以分成5段,但是在剩余長度的計算當中卻出現了問題,給出剩余了兩分米的答案。學生出錯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掌握其中的算理算法,只知道通過列豎式計算的方式得到整數是5,余數是2,沒有關注要進行數位變化。對此,教師可以在這一過程當中進行算法算理的滲透,讓學生認識到在除數與被除數發(fā)生不同變化時,數位可以決定余數的大小,正確的答案應該是0.2而不是2,借此讓學生在計算過程中掌握計算方法。
2.注重引導學生反思,培養(yǎng)良好計算習慣
數學計算能力提升的基礎是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計算思路,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計算習慣,避免因為盲目開展數學計算而影響了最終數學計算的質量與效果,所以為了順利地促進學生良好計算習慣的養(yǎng)成,就必須要注意加強教學指導與點撥,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深入反思[1],不斷提升他們自主學習能動性。特別是要注意指導學生抓住自己的錯題進行反思和分析,明確出錯的原因以及正確求解方法,這樣可以逐步提升他們自身的解題能力。例如:在“進位加”部分數學知識教學中,許多小學生可能會在進位的時候忽視個位數加滿之后向十位上進1,但是卻沒有真正將1加到對應的十位上,這與小學生自身思維能力發(fā)展不足有關,所以教師可以及時指導學生將錯題記錄到自己的錯題本上,并引導他們發(fā)現錯誤之處與原因,輔助他們糾正這些錯誤,避免在以后的計算過程中重復犯錯。然后平時要定期指導學生復習自己的錯題本,確??梢杂没铄e題本,充分利用這些錯題資源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此外,在平時指導學生進行數學計算期間,還要注意指導他們養(yǎng)成正確的解題習慣,如除了注重規(guī)范書寫之外,還要引導學生自行檢測自己的計算過程與結果,確保通過驗算過程來及時發(fā)現自己解題的錯誤之處,避免因為粗心大意而造成錯解題的問題。
3.要求學生認真審題,增強計算經驗積累
小學數學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學科,要讓學生輕松駕馭學科知識,就要培養(yǎng)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增強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靈活恰當的把握,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創(chuàng)造性解決。對于數學計算問題來說,要降低學生的計算難度,就需要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計算技巧與方法,并讓學生在計算活動當中積累成功經驗[2]。認真審題是一種重要的計算方法與計算習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計算準確性和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計算題培養(yǎng)學生審題能力,豐富學生成功學習經驗的積累。例如:在對149÷7進行計算時,要保證計算的準確性,就要指導學生認真審題,準確判斷這個算式的商是三位數,以免學生在計算當中忽視中間的0。再如,758-76+24在計算的過程當中,同樣也需要指導學生學會審題,知道這道算式是加減相互結合,遇到這類問題在計算時可以從左到右依次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結果準確度。這樣的教學指導方法能夠極大程度上增強學生的解題能力,積累豐富的解題技巧與方法,給學生的計算學習帶來極大的便利。教師也可在教學中做好示范,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合作,實現教學相長。
結論:
簡而言之,數學本身是以“數”與“形”為核心要素進行研究的一個學科,主要存在形式是各種形式的計算,所以計算能力是數學這個學科的核心能力體現,也是學生需要具備的基本技能。
參考文獻:
[1]王韻.小學數學計算能力要從低年級抓起[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8):89.
[2]林新華,鐘業(yè)華.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9(03).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金城江區(qū)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