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
摘要:本文從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概念出發(fā),闡述了初中物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以期為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發(fā)展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初中物理
引言
物理是一門非常復雜、抽象的理科學科,其中諸多物理現(xiàn)象都和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特別是初中物理知識,它的理論、原理、內容和生活的關聯(lián)度都非常大。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以生活化教學理念展開教學,是物理教學的必然趨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物理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學校的軟硬件配置得到了相應的改善,教育教學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盡管如此,有些偏遠地區(qū)鄉(xiāng)鎮(zhèn)初中的教學水平依舊不是很高,畢業(yè)生的升學率還不是太高,有相當一部分畢業(yè)生要分流到職業(yè)學校就讀,或是直接步入社會,從事社會勞動,為當地社會發(fā)展服務?;诖耍c日常生產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物理學科,有責任把學生平常見到的與物理知識緊密聯(lián)系的事或物運用到教學中,一方面,使學生獲取相關物理知識,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養(yǎng)成一種善于觀察、思考的習慣,提升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提供必要的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從而更好地為當地社會的發(fā)展服務。
2初中物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
2.1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上,物理教師必須依靠現(xiàn)實世界的經驗,并從學生感興趣的現(xiàn)實世界材料入手,不斷地從生活中獲得靈感,提升教學質量,開發(fā)課程資源,并通過模擬生活場景,引導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將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變成探究生活式物理學習,可以激發(fā)學困生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并逐步實現(xiàn)課程的完整性。例如,在教科版八年級物理《聲現(xiàn)象》一課中,教師可以先以生活中聲現(xiàn)象進行問題導入,再讓學生之間討論。小范圍的討論會使學生不再拘束,暢所欲言,充分描述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不害怕因為說錯而丟臉。教師首先提出問題: “同學們,現(xiàn)在跟隨老師做一個動作,將手輕輕放在同桌的喉嚨上,同桌發(fā)出聲音,我們感受一下手部傳來的感覺,然后告訴我,你感受到了什么?”這時,學生會按照教師說的去做,緊接著會有學生回答: “老師,我感受到了微微的振動?!比缓?,教師再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實驗教具———大米、一部接著喇叭的錄音機。這時,學生看到教師拿出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物品出來,興趣會被充分地激發(fā)出來。教師此時可以將大米放在音響喇叭的“紙盆”上,對學生說: “同學們,你們見過跳舞的大米嗎?”學生會陷入沉思: “大米怎么會跳舞?”教師可以趁著學生疑惑并興趣盎然時,接通電源并播放聲音。這時,學生會看見大米真的在“紙盆”上翩翩起舞。教師還可以請一名學生將手放在“紙盆”上,請他告訴其他同學是什么感受。這樣,“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這一抽象的物理概念就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物品直觀地表現(xiàn)出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興趣,將知識牢牢地印入學生的腦海,并在學習成績上體現(xiàn)出來。
2.2結合生活案例激發(fā)實驗動機
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有很大關聯(lián),基于生活化進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能夠加強學生對物理實驗知識的理解,達到鞏固物理基礎知識的目的。在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生活案例進行實驗教學,如將生活用電與物理電學知識結合起來,使學生依據生活經驗判斷分析物理實驗現(xiàn)象,扎實掌握物理電學基礎知識。例如,教師在“生活用電”實驗教學中,在開展實驗前,讓學生結合家庭電路構造進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在生活中都見過哪些家庭電路組成構件呢?”“這些電路組成構件之間又是怎樣連接的?”等生活相關問題,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思考,使學生明確家庭電路由低壓供電線、保險絲、插座、燈座、開關等要素組成,掌握插座與燈座并聯(lián)、控制電器開關與電器串聯(lián)等知識。同時,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演示家庭電路組成連接過程,讓學生在觀看演示實驗的過程中,掌握火線和零線的辨識技巧,學會用測電筆辨別兩種電線,分析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原因,了解用電中可能引發(fā)的安全事故,鞏固學生的物理電學知識,強化學生生活用電知識。
2.3利用生活現(xiàn)象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正確引導學生加強科學探究能力
我國新課程針對初中物理教學明確規(guī)定,必須要加強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事實上,就初中物理學科來講,原本就是科學體系的內容,其教學過程能夠變成學生科學探究過程。眾所周知,科學探究有多個步驟,詳細如下: 第一,提出問題; 第二,猜想和假設; 第三,合理制訂計劃和設計實驗; 第四,開展實驗和搜集證據; 第五,分析和論證; 第六,客觀評估; 第七,溝通和合作。在這其中,提出問題屬于先導環(huán)節(jié),也是激發(fā)學生求知欲,開展探究學習的重點。作為初中物理教師可以利用生活現(xiàn)象設置合理問題,使學生結合個人的生活經驗嘗試著自主加深以及猜想問題,以確保探究正常進行,而且在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自身的科學探究能力。比如,對“牛頓第一定律”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一下自己平時的生活現(xiàn)象,想想這些問題: 在球場上運動員踢足球時,運動員只要用腳稍微踢一下球,球就會動,但是即使不用腳踢球,球還是會動一會兒,不會馬上停,那么,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足球滾著滾著就靜止不動,這又是什么原因? 腳踢足球后,球滾動速度不斷減慢會發(fā)生改變,那么有哪些力使狀態(tài)有所改變呢? 問題從易到難,不能在剛開始就提出難度大的問題,而是要逐層遞增問題難度,鼓勵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要求他們嘗試著自己假設以及猜想問題的根本原因,進而依靠自己的努力慢慢發(fā)現(xiàn)問題的最終答案。在此生活背景下對問題進行探究,從某種角度來看,就是學生實施科學探究,此教學可以使學生具有更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結束語
總的來說,生活化物理教學是在現(xiàn)實生活經驗、事件、現(xiàn)象等前提上展開的物理教學。它把晦澀抽象的知識與趣味、容易理解的生活現(xiàn)象相結合,來不斷提高學生的認知力、思考力和理解力。這是一種符合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教學方式,也能夠最大化幫助學生學好物理,打消對物理的抵觸厭惡心理,更好地掌握和應用知識。因此,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多采用生活化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改變對物理的刻板印象,使其慢慢愛上物理,并樂于思考,勤于實操,從而提高物理水平。
參考文獻:
[1]任二德.基于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分析[J].教育界,2021(15):42-43.
[2]何永宏.融入生活化理念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初探[J].求知導刊,2021(14):26-27.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qū)彭鎮(zhèn)初級中學 6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