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
摘要:語文是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對于學生綜合能力水平的提升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可以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技能,并獲得更好的思維、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們應當從課前預習、課堂導入、課堂教學以及課堂拓展等多個方面進行著手,精心優(yōu)化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教學服務,促使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要想保證學生更加順利地學習語文知識,教師就應當在上課時加入有趣的教學活動,如演講比賽、辯論比賽等,保證課堂氛圍的靈動性;巧妙運用教材中的內(nèi)容,真正尊重和了解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入更多生活中的元素,拉近知識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同時,教師還應當積極開展多樣、有趣的閱讀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與語文素養(yǎng)。
一、加入趣味活動,增強紀律意識
要想保證語文課堂變得更加靈動和高效,那么就需要教師保證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模式能夠始終保持多樣性和靈動性,而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充分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充分利用網(wǎng)絡、參觀活動、書刊、展覽會、影視等形式,積極開展一些演講比賽、辯論比賽等活動,使學生能夠真正、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真正喚醒學生的自覺意識。同時,教師還應當為學生講解活動、游戲的規(guī)則,引導學生從更加深入的層次分析和思考問題,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最終實現(xiàn)學生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提高,打造出一個高效、靈動的語文課堂。
例如,在教學《落花生》這一課時,教師就可在上課時開展多樣化的辯論賽,引導學生從正反兩面進行辯論[1]。正方:人應當需要成長為像花生一樣的人;反方:人應當成長為蘋果、石榴那樣的人。在充滿活力和靈動性的課堂中,學生能夠搜集證明自己論點的相關論據(jù),可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觀點,從自身的角度體會和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分析問題后回答問題,在回答的過程中反復提問。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還能實現(xiàn)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步提高。同時,教師還需引導學生進行大膽分析與聯(lián)想,想到火柴、小石頭、煤等,進而再聯(lián)想到人造衛(wèi)星研制專家、邊疆守衛(wèi)戰(zhàn)士、陪練員等,使學生能夠認識到人應當成長為像花生一樣的人,絕不大肆炫耀自己的功勞,而是要腳踏實地做任何事情。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高漲,能夠自覺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可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的提高。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應當時刻強調紀律、規(guī)則等,當一名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時,其余的學生必須要認真聆聽;在學生發(fā)表完自己的觀點后,其余的學生需要有序回答問題,提出自己獨特的想法與觀點,而這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
二、巧用教材內(nèi)容,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面對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教師必須要在第一時間更新和調整教學理念,成為語文教材的高效利用者與科學開發(fā)者[2]。教師應當從多個角度和方面分析和探究教材內(nèi)容,準確把握教材內(nèi)容中的亮點,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懸念,聚焦學生的注意,從根本上激活學生的探究欲望和自主學習熱情,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真正凸顯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最終實現(xiàn)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我們奇妙的世界》時,教師就可結合教材中的內(nèi)容設置懸念:“同學們,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否奇妙呢?都奇妙在哪些方面呢?”學生紛紛會表達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觀點,在此過程中教師需控制好課堂紀律。之后,教師可帶領學生一起探究作者眼中奇妙的世界,并提出問題:“課文中哪個詞是課文的題眼?作者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了奇妙的世界?分別是哪些段落?為什么說水洼像鏡子?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撰寫的?”這些問題既能激活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分析課文內(nèi)容,可實現(xiàn)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需巧妙運用教材中的課文內(nèi)容,真正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與學生一起學習和探究課文內(nèi)容,最終構建出一個靈動、高效的語文課堂。
三、緊密聯(lián)系實際生活,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
無論是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理念,還是陶行知教育理念,都強調生活素材、場景的重要性,要求教師能夠將語文知識與實際生活有效融合起來,明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充分利用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生活現(xiàn)象等作為參照,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高。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教師需要善于觀察生活,從生活中捕捉可適合開展教育教學的生活現(xiàn)象,將實際生活變成學生理解和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載體,從根本上明確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主體作用。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事物、現(xiàn)象等作為教學素材,保證課堂氛圍的靈動性[3]。例如,在教學《貓》這一課時,貓是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動物,是人們經(jīng)常會養(yǎng)的寵物。因此,教師可在上課時鼓勵學生回憶貓的形象,這一話題將會有效激活學生的交流熱情和參與欲望,能夠積極踴躍地參與和發(fā)言,從不同的角度和方面闡述自己對貓的理解和印象,從獨特的角度描述貓的特性與秉性。為了避免出現(xiàn)課堂氛圍過于混亂,教師就需要給予學生正確引導:在學生發(fā)言的過程中,其余學生需認真聆聽,記錄下相關信息,并結合自己的理解和認知完善貓的描述。之后,教師就可在此次課程中帶領學生探究課文內(nèi)容,鼓勵學生從自身的角度學習課文,了解作者眼中的貓。當學生的學習擁有實際生活中的參照物,就能更加輕易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也能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結束語:
總而言之,面對當前的教育形式,教師必須要遵從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努力打造出一個高效、靈動的語文課堂。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加入更多有趣的競賽活動、辯論比賽,保證課堂的靈動性;巧妙運用教材中的內(nèi)容,真正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緊密聯(lián)系實際生活,實現(xiàn)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積極開展閱讀活動,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許娟. 淺談基于信息技術手段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J]. 考試周刊, 2019(69):53-53.
[2]王世貴. 關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J]. 語文課內(nèi)外, 2020, 000(003):83.
[3]侯桂靜. 探討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 2020, 000(002):490-491.
(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北白象鎮(zhèn)第六小學 浙江省溫州市 3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