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艷
【摘要】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可通過生命的意義是什么、生命從哪里來、將往哪里去、怎樣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問題,激發(fā)高中生的探知欲望,引導學生正視生命課題,學會珍愛生命。生命教育也能將抽象的生物學科知識形象化,教師通過圖片、視頻播放生命形成過程,課堂講解生命存在的意義,引導學生探索生命價值,帶領學生深入理解世間萬物,使學生從中獲取別樣的人生體驗,并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生命教育;高中生物;滲透;策略
張全民曾說過:“我們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僅僅是因為人類有憐憫之心,更因為它們的命運就是人類的命運”,這就意味著,生命教育具有不可或缺性。高中階段的生命教育與生物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從生物學科入手,更能詮釋生命教育的意義。將生命教育滲透至高中生物教學中,能幫助學生了解生命存在的價值和保護生命的意義,具體滲透策略如下:
一、借助多媒體,走近生命世界
有的人無視生命的存在,有的人卻終其一生在尋找生命的意義。高中生的性格逐漸健全、心理逐步走向成熟,此時生命教育是重塑高中生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方式,通過生命教育使其走近生命,并感悟生命存在的意義。借助多媒體播放與生命有關的圖片、視頻,能拉近學生與生物界個體生命的距離,增加課堂趣味性,促使學生珍愛生命[1]。教師在講解植物生命繁殖的時候,就可通過多媒體播放豌豆生長、繁殖的動態(tài)視頻,學生觀看豌豆授粉的艱難歷程,就能感知大自然生命生存的不易。教師在視頻播放后,讓學生思考除了豌豆外,還有那些生命個體繁殖艱難(如國寶大熊貓),潛移默化之下,激發(fā)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教師偶爾可為學生播放《人與自然》、《動物世界》等電視節(jié)目,拓寬學生視野,激發(fā)其對生命的喜愛,也有利于生物課堂效率的提升。
二、深度解讀教材,感悟生命情感
了解生命、感悟生命、珍愛生命,是高中生物教學的主旨,也是生命教育的主題。高中生物教材中很多內(nèi)容均與生命有關,從微生物中細胞的誕生到基因變異研究,再到種群和群落,生命個體或者群體已經(jīng)成為教材中不可磨滅的存在[2]。那么,怎樣通過教材解讀將生命意識植入學生心底?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有意識地總結(jié)、歸納、分析與生命相關的知識點,以專題的形式,逐步講給學生聽;也可融入到每節(jié)課堂教學中,逐步幫助學生形成生命價值觀。另外,教師也可結(jié)合生活實際,將生命主題直接融入課堂講解中,如《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一章講解,生物教師就可從“人與自然”的關系入手,引導學生思考“生物界對人類的存在意義”,激發(fā)學生保護生物、減少生物物種滅絕的意識,樹立正確的生命觀。
高中生物能幫助學生走近生命,感悟生命,最終保護生命,與生命共存。如在高中生物教材中,關于細胞的生長與消亡的知識講解,是帶領學生理解生命的最佳時機,教師在講解細胞知識點的時候,可深度挖掘其內(nèi)涵,促使學生思考“生存與死亡”這一恒古命題,指引學生從遠古時期第一個細胞生長,乃至繁衍出第一個生命體這一段經(jīng)歷幾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的艱苦歷程,真真實實將生命生存不易展示給學生看,觸動學生,使學生能感受生命的奇妙[3]。
三、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生命思考
問題情境教學法是高中生物課堂經(jīng)常涉及的教學模式,教師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設置與知識點相關的問題情境,指導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主動回答問題,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鍛煉其邏輯思維。對于生物學科中生命的認識,不能只局限于課本知識的了解,還需要從知識中不斷思考、領悟生命的真諦。這就需要結(jié)合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與生命有關的問題,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生物,而且能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幫助其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完善其人格[4]。如在講解“植物病蟲害防治”和“動物疫病”知識點時,教師可設置幾個問題:“植物病蟲害有哪幾種”、“植物病蟲害防治的生物措施有哪些”、“動物發(fā)病機制是什么”等,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以上問題,學生在解讀問題的過程中,加強了對生命體的認知,也能引發(fā)共情,讓學生珍惜生命,尊重除人外的個體生命。
四、搭建共享平臺,分享對生命的感悟
高中生物教學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學生的知識學習也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學和教材內(nèi)容,教師可為學生搭建一個知識共享平臺,通過微信、QQ等軟件,組建一個學習群,教師和學生均可在群內(nèi)積極發(fā)表言論,分享與生物生命相關的學習資料,促使大家共同進步[5]。另外,教師可保留疫情期間的網(wǎng)絡班級教學模式,在周末和節(jié)假日通過網(wǎng)絡班向?qū)W生教授生命知識,播放與生命相關的圖片、視頻,耳濡目染之下,增強學生尊重生命、熱愛自然的意識。
綜上所述,生命教育是高中的基礎教育,是每位高中生必聽的課程,也是高中生物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主題。生命教育能加強學生對生命的認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尊重生命,珍愛生命。高中生物課堂就是生命教育的載體,將生命意識融入生物教學中,能提升課堂質(zhì)量,也能達到美育目的,培養(yǎng)一批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蔡方平,李楊科.高中生物模型建構活動中的問題設計策略——以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概念模型建構為例[J].文理導航(中旬),2021(04):63-65.
[2]趙培培.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探析[J].文理導航(中旬),2021(04):73.
[3]楊永亮.基于核心素養(yǎng)生命觀的高中生物教學滲透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27):131-132.
[4]何航.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途徑分析[J].高考,2021(12):41-42.
[5]林穎.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生物概念型學習內(nèi)容教學優(yōu)化策略[J].高考,2021(11):23-24.
(永善縣溪洛渡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