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孜麥麥提·阿卜杜熱依木
【摘要】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更注重對傳統(tǒng)的教材上進行創(chuàng)新,就目前對高中化學教材編寫的改變來講,根據(jù)實際的教學情況以及教材的銜接情況產生變化的因素,在實際的化學課堂中開展情境教學,希望為教育行業(yè)研究化學問題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材編排的調整;物質及其變化
前言
高中化學教材是根據(jù)普通高中課程標準進行編排的,貫徹了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指導理念,及時調整了教材的架構、內容與表達方面的情況。文章主要以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中的“物質及變化”為例,整體在教材上刪減、重新運用了一部分知識,總結了下教材重新調整的因素,是在實踐研究教學的過程中經過不斷的反思決定的,只是為了給高中師生在教與學上一定啟發(fā)。
一、新教材編排的調整和變化
高中化學新教材比舊教材在編排上了做出了調整,在教材的結構上進行了調整、刪減添加了內容、規(guī)范了內容、優(yōu)化了欄目等。
新教材把“物質及其變化”調整為了第一章的內容,這一章的內容在舊教材上是第二張。內容上主要包含以下變化:新教材根據(jù)物質的組成與性質進行了劃分,明確了同素異形體的概念;新增了一些物質轉化的內容;在化合物分類上添加了有機化合物;添加了酸性氧化物與堿性氧化物的概念;刪減了分散系按氣、液固狀體的劃分,刪減了豆?jié){與泥水和氫氧化鐵膠體過濾的實驗對比情況,刪減了硫酸鈉與氯酸鉀的實驗;補充了生活中濕手容易觸電的問題,添加了電解質導電相關說明與闡述;添加了氧化反應的思考,加入了氧化還原反應在生活中討論與思考。在新教材的表述上:描述新教材章節(jié)為物質的分類與轉化,而舊教材則是物質的分類;新教材表述是鈉與氯氣反映是加熱條件,原教材則是點燃等等。在欄目的優(yōu)化上:新增了化學與職業(yè)、科學石化以及方法引導等。
二、新教材編排的調整和變化的原因
1.重視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新教材中第一章是把“實驗學化學”調整為“物質及其變化”,做出的這個改變可以幫助學生及時了解階梯學習的特點,例如,物質的分類與轉化、氧化還原反應等知識的學習、離子反應,都介于初中與高中之間,促進初中與高中在化學知識的學習上運用合理的方式、理念等。初中化學教材在知識的銜接上已經把物質的分類與反映進行了闡述,還沒有形成體系;可以在新的化學教材中使用分類法,把要呈現(xiàn)的知識以規(guī)范的方式表達出來,展現(xiàn)其系統(tǒng)性,為前后文的知識奠定教學基礎。例如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在含以上明確為SO2、SiO2、Fe2O3等化合物提供科學的概念。初中化學教材在方法的銜接上對物質分類與建模做了簡單的介紹,只是新教材詳細劃分了分類方法、分類標準、分類價值等,滲透了模型的分類、概念、作用等。初中化學教材在觀念的銜接上站在宏觀的化學視角分析氧化還原反應,通過微觀視角用證據(jù)來證實氧化還原反應。
2.強化物質性質及轉化
高中化學新教材中的物質的轉化是新加入的教材內容,就以Ca、C元素的物質來說,高中生在進行物質的化學公式轉化時,需要理解金屬單質到鹽、非金屬到鹽的轉變;學生還要根據(jù)物質分類觀察反應規(guī)律,與同學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交流,繼而建立單質到鹽的轉變模型,確定在同一元素中包含的不同的價態(tài)物質間的變化;集合物質組成和物質的轉化關系,準確預估物質制作的方法,結合各種因素,挑選合適的方式,才能有效發(fā)揮物質轉化的運用價值。
3.優(yōu)化欄目重新整合
物質及其變化主要的章節(jié)內容是“整理與提升”,改變學生對化學物質的認知、觀念以及方法,進而不斷優(yōu)化化學教材。例如,不用針對物質分類進行歸納,留有空白,給學生一定的想象空間,幫助學生利用圖表的方式表達物質分類、分散類分類,并自主整理,這樣才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參與,及時培養(yǎng)高中生的化學素養(yǎng)。再如,整理離子反應的相關內容,及時歸納并總結宏觀現(xiàn)象、微觀實質、符號表征等方面的離子反應內涵與實質,重在表現(xiàn)宏、微、符等特點,突出了化學反應的特質,有助于培養(yǎng)高中生在微觀辨識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及時總結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讓高中化學新教材的架構以建模的方式呈現(xiàn),把化學知識轉變?yōu)楹诵乃仞B(yǎng),進而提升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知建模能力。
三、新教材編排的調整和變化中獲得的啟示
1.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教學
高中化學新教材中的重點是化學史情情境素材,特別設計了專門的科學史話欄目。例如,科學史話“氧化還原反應概念的發(fā)展”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借鑒史實情境,采用氧化還原反應概念的發(fā)展為基礎,以得氧、失氧—元素化合價的升降—電子轉移等流程,基于宏觀角度轉變?yōu)槲⒁暯嵌?,層層遞進,來展示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幫助學生認清對氧化還原反應的認識。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還要注意根據(jù)新教材中的“汽車尾氣危害及其處理”的情境素材,激發(fā)學生對相關知識運用并探究的欲望,提出綠色化處理的相關問題,進而解決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簡單的交流與談論,讓學生深入了解化學學科的社會價值,進而運用化學知識造福人類。
2.在概念的建構中進行探究教學
化學新教材在物質及其變化的內容上,特點為理論性概念強、比較抽象,像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電解質等。其中電解質的概念對學生來說就是比較難以理解的內容,教師在實際課堂上可以先搭建概念的探究過程,進而進行深入的討論,利用生活中的常識建設情境,提高學生對化學的興趣,主動參與學習。
參考文獻
[1]雷宇祺,蘭國成,字敏.新課標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的編排特點與啟示——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為例[J].山東化工,2021,50(05):214-215.
[2]劉麗華,洪杰.高中化學教材編排的知識內在聯(lián)系及思維進階[J].數(shù)理化學習,2016(0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