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斌
【作品概況】 《孔子廟堂碑》原本稱《東觀帖》,有多種版本,以虞世南所書最有名,故單稱《孔子廟堂碑》或《夫子廟堂碑》,多指此碑。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刻。虞世南69歲時撰書,記高祖立孔德倫為褒圣侯并新修孔廟的事。原碑立于唐太宗貞觀七年(公元633年),無撰寫年月。35行,行64字??瑫?。原拓本流入日本。存世重刻本很多,以“西安本”最著名。
【觀典賞析】? 傳唐太宗臨王羲之書法,寫“戩”中的“戈”總寫不好,正好虞世南進門,令虞補之,后給魏征看,魏說圣上之書惟“戈法” 逼真,可見虞書造詣之深。《孔子廟堂碑》是初唐碑刻中杰出之作,也是虞世南最著名的代表作,為歷代金石學家和書法家公認為虞書妙品、楷法極則。清楊賓說此碑刻成后“僅拓數(shù)十紙賜近臣,未幾火燼”,后又重刻石兩塊。原石拓本北宋時已極難得, 宋黃庭堅贊說:“孔廟虞書貞觀刻,千兩黃金哪購得?!贝吮P圓體方,外柔內(nèi)剛,字形稍長而尤顯風和秀麗。橫平豎直,筆勢舒展,鋒芒內(nèi)斂而氣秀色潤,一片平和潤雅之象,神氣骨血肉俱全,顯示出真正的君子之風。
【作品概況】 《汝南公主墓志》傳為虞世南書,亦有人認為是舊摹本。汝南公主是唐太宗的女兒,早逝。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虞世南為其撰寫墓志。行草書,墨跡。紙本18行,行12~15字不等,共222字。沒有落款。上海博物館藏。
【觀典賞析】 《汝南公主墓志》是草稿,書風是純粹的二王旨趣,蕭散虛和,遒媚不凡。此書溫潤圓秀,不及正書沉厚,前幾行確實與虞世南的楷書風格相一致,具備了含蓄深沉、外柔內(nèi)剛、凜然不可犯的風度。后半部用筆近似宋代米芾,故有米臨之說。明王世貞說:“昔人于永興、率更書,俱登品神妙間,而往往左袒永興。余初不伏之:以余之肉,似未勝歐骨,蓋謂正書也; 晚得永興《汝南公主墓志》草一閱,見其蕭散虛和,風流姿態(tài),種種有筆外意?!崩顤|陽稱此帖“筆勢圓活,戈法獨存”。所謂戈法,就是虞世南研究“二王”書法所悟到的一種獨特筆法?!坝琅d(虞世南)真行如秀嶺危峰,處處間起”是貼切的比喻?!度昴瞎髂怪尽繁灰暈槌跆菩胁輹拇碜?,是以承繼王羲之的魏晉風度,又完全迎合唐太宗口味的一種楷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馬 斌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