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瀟 童蕾
【摘要】 《極道鮮師》是一部熱血勵志校園劇,該劇改編自森本梢子同名漫畫原作,電視劇連載三部,電影一部?!稑O道鮮師》被譽為女版《麻辣教師GTO》,是一套超人氣青春學園勵志劇集,在日本首播時以黑馬的姿態(tài)獲得很多年輕觀眾追捧。于2020年6月第一部時隔18年之后重新再恢復播出,反響很好,平均收視率在日本關東地區(qū)達到12.7%。
【關鍵詞】 山口久美子;《極道鮮師》;教育
【中圖分類號】J90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10-0087-02
《極道鮮師》(ごくせん)劇集分為三部,第一部于2002上映,第二部2005年1月在日本上映,第三部2008年4月在日本上映,電影完結版于2009年在日本上映,動畫版也于2006年在日本上映,并廣受好評,甚至在國內也好評如潮。對于很多人而言,這部作品伴隨了他們的成長。
一、簡介
《極道鮮師》為繼《GTO》之后又一部風靡大街小巷的校園劇。在劇中外形冷艷的仲間毅然放棄了個人形象,以運動服、鄉(xiāng)土味十足的小辮、呆滯厚重的大框眼鏡形象大放異彩,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熱血中略帶傻氣的中學女教師。 該劇雖以小成本制作,卻意外頗受日本青少年歡迎。劇中的學校成為日本學生最想進入的學校,并且希望擁有像“山口久美子”這樣的導師。
第一部中該劇講述了即將創(chuàng)校滿30周年的白金學院高中第一次請到女老師來任教,迎來的新數(shù)學老師山口久美子和英文老師藤本靜香,分別被分配擔任3年D班和3年C班的班主任。久美子終于實現(xiàn)從小以來的夢想,對即將開始的教師生涯充滿了美好的想象,可沒想到馬上她的美夢就被殘酷的現(xiàn)實敲打得支離破碎,原來3年D班的學生都是最難管教的問題少年,上課才一開始就給久美子吃了不少下馬威,企圖嚇跑這個新老師。不過久美子也不是省油的燈,其實她大有來頭,是著名幫派大江戶幫的第四代傳人,什么大風大浪沒見過,這些不良少年她根本就不放在眼里。這群毛頭小子在久美子看來并不是無可救藥,她下定決心要用真心感化他們,讓所有學生順利畢業(yè)。
久美子的另一個身份——極道幫派大江戶幫的第四代傳人如果被學校發(fā)現(xiàn),一定會馬上遭到開除,因此她死也要隱瞞自己的家世。久美子負責的班級3D,是讓學校最頭痛的放牛班,其中尤以曾在別的學校毆打老師,不得不轉校的小慎最難應付。久美子幫助內山洗清偷竊的嫌疑、教會野田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教導學生區(qū)分打架和圍毆、讓因為飽受欺負而不敢上學的結城重新有勇氣站起來、處理小慎和家人的關系、幫助菊乃老師和收養(yǎng)的孩子一起生活、幫助因打架被開除的黑崎解開心結開始新的生活。一系列幫助弱小、痛快解決校園事件的故事,最后因久美子身份被發(fā)現(xiàn),理事長以開除3年D班所有學生來要挾她不得已遞交了辭呈。3年D班的學生知道久美子辭職后一致決定如果久美子不能繼續(xù)任教他們便全部自愿退學,這種師生關系感動了學校的老師們,他們也希望讓久美子回來,連一向與久美子為敵的教導主任猿渡也站出來幫久美子說話,最終久美子得以重回校園。
第二部和第三部與第一部在劇情結構上類似,一個是在黑銀,一個是赤銅,久美子在任教過程中再次遇到了很多存在不同問題的學生,并且再次幫助這些學生重回正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的故事。
電影版是以第三部發(fā)生的背景下延續(xù)的故事,校園還是赤銅,主角除了新3D班的學生,還有那些畢業(yè)了的學生,來到學校做實習教師的小田切,被卷入毒品事件的風間和帶領舊3D學生一起為風間平反的緒方。當然不可忽視的是那些特別出演:第一部的南、內山、野田,第二部的武田、土屋、日向,那些那個時候還表演青澀的孩子們也都回來了。南還是那樣的聒噪,內山做了宅便送的領導,野田職業(yè)不明依然瀟灑帥氣,武田是一名小職員但充滿干勁,土屋成為了攝影師助理隨手還是帶著扇子,日向在一家修車行里打拼臟兮兮還有萌呆的感覺。還有那些每一部都在配角們:大熊依然在家族的拉面店,猿渡教頭現(xiàn)在是校長了,大江戶一家的大家還是老樣子。還有一些沒提及的,澤田、矢吹……或許他們也和伙伴們一樣,因為老師的影響而更加積極面對自己的生活。
二、影視賞析
《極道鮮師》以日本的校園暴力為背景,雖然有些夸張的地方,但是據(jù)日本關于校園暴力的調查研究顯示,日本實際的校園問題比電視劇里所展現(xiàn)的更加嚴重。據(jù)調查顯示,與小學、初中相比,高中校園暴力的學校發(fā)生率最高。根據(jù)日本警察廳的統(tǒng)計,自1997年以來,每年犯殺人、搶劫、放火等罪行的少年均在2000人以上,直到2004 年才開始有所減少。面對一幕幕讓人痛心、令人震驚的慘劇,不得不反思處在花季的中小學生為何制造出如此殘忍的校園慘案。日本校園暴力頻發(fā),凸顯日本中小學生道德價值觀念的滑坡,而中小學生道德價值觀念的形成深受家庭、學校和社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梢哉f,日本校園暴力頻發(fā)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家庭、學校和社會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該劇從教師的角度出發(fā),對劇中的學生問題進行解決,傳達了正能量的社會觀念,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引發(fā)觀眾深思,讓校園暴力現(xiàn)象得到重視。
主角所帶的那些班里的學生也并非等閑之輩,是學校放棄的,或者懼怕的。那種有些不良的少年們,每集故事中總有一個學生為主角,他們會因為各種原因與街上的混混有沖突,被打得遍體鱗傷之際,然后老師出現(xiàn),說“不要傷害我最重要的學生”,接著與壞人搏斗,取勝,事件解決。很多人在看的時候,確實覺得熱血沸騰,怎么會有這樣的老師呢?主角身上有一種很獨特的東西,雖然她平時狀況不斷,笑料百出,但是至少一顆奮斗的心從來都沒有停止燃燒過。這是最讓人感動的地方。
久美子還是那樣熱血,會號召她的學生迎著夕陽奔跑,會在她最重視的學生落難時挺身而出,會把那些圍攻的打手一一打敗再對頭目語重心長地教導。不僅教會他們知識,更教會他們立人之本,如何做人。“再艱難的時候也不要放棄”,“朋友就是會無論艱險都陪在身邊的人”,“要好好地高中畢業(yè)做一個有用的人”,“向著夕陽奔跑啊”,“為了理想一生懸命地努力啊”,這些臺詞在劇中每一次聽到都令人覺得熱血,鼓舞人心。問題少年在熱血老師的感染下迷途知返,順利地高中畢業(yè)邁入社會。
如果說劇版三部曲的相同點是模式,那么電影版的前半部也只是延續(xù)了這種模式,是單向的,并不能成為一個可以循環(huán)的圈,但是讓一個前作的主角再次成為主角,首先是時間上有一個還原的錯覺,而在物是人非的小久美和小田切龍的對比之下,又能夠更好地以矛盾的方式加強這種錯覺,這更類似于現(xiàn)實與幻想。
時隔多年,那個曾是十八歲叛逆少年的小田切龍,收斂了他所有的叛逆與囂張,告別了兒時的荒唐與伙伴,像模像樣地要做一個熱血新晉社會人。小田切龍染黑了頭發(fā),穿起了西裝,收斂了表情,連走路的姿勢都不再像當年一樣囂張,他變成了小田切龍老師。
而在電影的后半段,小田切龍參與到對不良學生的救贖行動。最終,小田切龍獲得自我救贖的結局則是對于前作所有主角的一個命運的啟示。這是一個理解、探尋與繼承的角色。而他的角色其實是一條線,能夠真正把劇版三部曲串聯(lián)起來的線。在前作的主角們挨個出場后,編劇借用小田切龍之口,給小久美的教師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這當然不是尋常所說的結束之意,但卻真的是完結的象征,因為她所有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
久美子還是那個久美子,曾經(jīng)四處惹禍的學生們卻都已經(jīng)長大成人,那些走過的漫漫長路,都已經(jīng)變成曾經(jīng),在用一種特別的方式給這個凄美的故事一個定格。
雖然劇中角色只是做著拉面店的老板、工廠的修理工、公司的小職員。當然這些也沒有什么不好,平淡安穩(wěn)的日子一天天過下去,最終結婚生子,再想起年少時期的荒唐事也不過付之一笑,然后繼續(xù)為了生活奔波辛勞。非常清楚這才是正途,也是大多數(shù)人要經(jīng)歷的生活。
沒有人告訴這些孩子們即使長大了也依然會有很多無能為力的事,成年人的社會再也不是打打架就能解決問題的,生活的艱辛總有一天會磨去所有的棱角,而年少時的朋友也大多都散落在了天涯。
雖然影片的人物的設定、人物之間的情感處理、演員的演技、故事的結局都不算完美。然而《極道鮮師》系列的影視劇還是得到了觀眾極高的評價。有人說“這就是電影吧”。雖然影片中的一些情節(jié)看起來并不現(xiàn)實,然而正是這樣才使得這個故事更加珍貴。在影片中,沒有血緣關系的師生卻擁有最堅定的感情,在充斥謊言的世界里,劇中人物卻選擇相信。作為老師,對學生的人生從不言棄,在一個個“不良少年”的身上發(fā)現(xiàn)一點點的善良,然后又循循善誘,挖掘和激勵他們自身被掩蓋的善良光芒。
在現(xiàn)實的競爭中,在人與人的流言蜚語中,人們不得不變得世故,放棄理想。然而在這部劇集中,觀眾能相信真善美的存在。
三、結語
從白金,到黑銀,再到赤銅,小美的教師生涯還在繼續(xù),與新3D班的孩子們的故事也還在繼續(xù)?!稑O道鮮師》這部劇無疑是經(jīng)典,能夠連拍三部,還出了電影版,以及動畫版,它所塑造的經(jīng)典形象的魅力可見一斑,不僅在日本深受歡迎,在中國也被許多人喜愛,伴隨無數(shù)人成長,具有深遠的教育激勵意義。
參考文獻:
[1]姚贏.淺談日本的差別問題[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7,(10).
[2]馬志杰,陳伊唯.小學校園霸凌的社會心理學探析和解決策略[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20(03).
[3]楊東偉,李驚雷.網(wǎng)絡語言暴力形成的社會心理機制探究[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21(03).
[4]劉小玲,張波.從社會心理學的視角透視校園暴力[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5,(03).
作者簡介:
炊瀟,女,漢族,陜西寶雞人,碩士,西安工業(yè)大學,研究方向:(日語)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