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暉
摘要:微課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具有“短、小、精”的特點,既能快速傳播知識,又能兼顧學習者的個性需求,十分適用于移動學習時代的知識傳播。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合理使用微課,能發(fā)揮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050
引言
在新時期背景下,教育體制不斷改革,教學模式也不再是最初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單一形式。投影儀、幻燈片、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豐富了教學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量。而如今微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微課也以特殊的形式走進了教學中,特別是在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突顯。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教學活動。雖然教學時間較短,教學內容較少,但具有直觀形象、主題突出、類型多樣、情景真實的特點,能夠突出主題,重難點分明。微課的教學模式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缺陷,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更有利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重點,從而進一步提高語文素養(yǎng)。
1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應用的價值
1.1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整堂課都處于被動聽講的狀態(tài)。這種單一化的教學結構,難以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將微課整合應用于小學語文的教學,這種靈活化的視頻教學模式,是教師優(yōu)化語文教學結構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教師可以將微課應用于學生的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構建翻轉學習課堂,學生可以結合教師的教學任務和目標,通過微課開展課前自主學習,提高學習的質量;另一方面,除了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用微課,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將微課應用于學生的課后復習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更加具有目的性,同時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通過優(yōu)化語文教學結構,構建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
1.2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每一名教師都明白的道理。然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業(yè)務水平以及教學手段而言都有很高的要求。小學階段,學生對知識的習得具有啟蒙性。小學語文教師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對學生未來的語文學習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
2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應用的有效性對策
2.1用微課提升習作能力,切入“疑難點”
小學是習作的啟蒙階段,而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微課如一縷春風,以其“短、小、精”的優(yōu)點,絲絲縷縷滲透到學生習作的方方面面,尤其解決了學生“不知道怎么寫作文”的難題。事實上,學生在進行某次具體習作時,困惑點、疑難點都不一樣,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大班化、共性化的方式去指導,勢必不能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微課恰能很好地彌補這一缺陷。學生在習作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有的放矢,選擇合適的微課去觀看,解決自己的疑問,從而提高習作水平。例如,筆者在指導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習作話題“記一次有趣的游戲”時,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出發(fā),制作了六節(jié)微課,分別是“如何從側面刻畫人物內心活動”“如何進行場面描寫”“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開頭怎么寫”“結尾怎么寫”和“我們一起賞美文”。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主選擇對應的微課,如果一遍沒看懂,還可以看第二遍、第三遍……
2.2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閱讀教學中讀課文是學生理解作品內容的第一步。基于小學生思維活躍、自主能力較薄弱的特點,教師將枯燥的文字轉化為圖文并茂的微課視頻來輔助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帶著興趣投入到課文的學習活動中,更好地閱讀、理解課文。比如,在講授《浪淘沙·北戴河》一課時,筆者借助微課將北戴河海面雨后景象與鏗鏘有力的朗讀呈現給學生,學生在畫面中體會到了雨后的海面波濤洶涌,理解到詩人敢于與大自然搏斗的磅礴氣勢。學習到其中一句“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時,這一段有著故事的跨越,出現了新的詩篇,筆者利用微課展示畫面曹操在海邊寫下《觀滄海》的杰作,繼而幫助學生獲得信息,有效地節(jié)約了教學時間。同時,學生通過觀看經典朗誦人激情澎湃的朗誦學習了朗誦的技巧,再伴著音樂、欣賞著畫面,朗誦起來朗朗上口。董卿在《朗讀者》中說過:“人人都是朗讀者,讓我們一起讀書吧!”微課,讓學生更加愛上閱讀、朗誦,學生通過閱讀能夠獲得更多的文學信息,不斷豐富知識儲備,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語文素養(yǎng)。
2.3豐富教學資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篇幅的限制,學生從課本中學習的知識是有限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制作微課課件的過程中,應該從教材內容出發(fā),為學生展示與之相關的多方面知識點,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延伸。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學生的知識結構得以豐富,能夠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另一方面學生的興趣得以激發(fā),能夠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學習。另外,教師應該將這種做法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下積極查閱資料,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結束語
微課使教學主題更加突出,也使教學指向更加明確。巧用微課,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還需要開展有關微課的深度研究,使微課在語文教學這塊肥沃的“土地”上,結出累累“碩果”。
參考文獻
[1]李洪霞.有效思考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資源的運用[J].中華少年,2019(12):81.
[2]張祝英.淺談微課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21):15.
[3]陳佳麗.讓讀寫美麗相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鏈接點的探尋[J].名師在線,2018(3):9—10.
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城關鎮(zhèn)滿城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