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槐
【摘要】高中是學生面臨高考最近的一個階段,因為時間的緊迫性和學習任務的艱巨性,學生的學業(yè)壓力巨大,基于語文又是高考的主要備考科目之一,所以語文學習的壓力是與生俱來的,在語文的備考中,作文的分數(shù)又占據(jù)了卷面分的最高,所以出現(xiàn)了“得作文者得語文”的局面。故本文從備受學生和教師關注的作文教學出發(fā),深度剖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出現(xiàn)的教學現(xiàn)狀,共同探索出一套集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作文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 作文教學 實用性 創(chuàng)新性
一、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1.1傳統(tǒng)的作文課上留給太多的時間給學生進行作文寫作,學生缺少實用的作文技巧的指導
在傳統(tǒng)的作文課上,教師往往會讓學生進行當場寫作,然后第二節(jié)課公開評析學生的作文,課堂上留給學生的時間比較少,學生的語言思維還沒有被調動。這種方式不利于高中生的作文進步,一方面不僅浪費了學生的時間,大部分學生都在寫完后停筆在玩耍,另一方面教師當眾評析學生的作文,學生都只是非常表面的聽一聽就算了,幾乎沒有學生會在課下深度研究自己的寫作問題。
1.2大多數(shù)高中語文教師認同的作文指導課,實際上變成了素材積累和背誦范文的課堂
在大多數(shù)語文老師的觀念里,作文寫的好與壞的觀念是是否有話可說,而有話可說的關鍵就在于素材積累的是否充足。所以教師對學生素材積累的要求非常重視,這一點確實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關鍵,但是教師卻只注重素材的積累,沒有深度剖析素材與體裁的聯(lián)系,素材與思路之間的關聯(lián)性。所以這種僅僅立足于素材積累和背誦范文的課堂不利于高中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1.3教師大大限制了學生的作文思路的創(chuàng)新
一直以來作文偏題都是寫作的大忌,所以教師在要求學生作文的時候,對學生審題的要求非常的多,有著很嚴苛和具體的審題步驟。所以在這種高壓狀態(tài)之下學生幾乎沒有機會進行作文思路的創(chuàng)新,長期以來學生的作文水平都普遍處于中等水平,只有很少一部分學生能夠拿到作文的高分。
二、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雙邊培養(yǎng)計劃
2.1提高作文的實用性,拆解寫作的步驟,分部解決學生的寫作難題
豐富的教學實驗表明,通過拆解優(yōu)秀范文的方法講解寫作是非常實用的作文授課方式之一,這樣的教學模式之下,讓學生掌握一些萬能的作文開頭,中間和結尾的寫作技巧,進而讓學生每次都能做到有話可說,寫作的邏輯清晰,在內容和思路上都能做到層層遞進。比如在2020年的高考作文某省的作文《如何為自己畫好象》,教師可以把作文的立意非常三個部分,既談談審視和了解自我、規(guī)劃未來,落實執(zhí)行三個部分,通俗的說就是“我是誰”、“我將成為誰”、“如何去做”三個維度進行論述,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把文章氛圍三大大段進行描寫,這樣的寫作的模式同立意相結合,課堂上通過深度的思路分析,才是真正的授之以漁。
2.2提高作文素材的利用率,減輕學生的背誦負擔
鑒于學生在高中的學習壓力大,學習時間緊迫。所以語文教師應該減輕語文作文的背誦量,通過自己科學的方法,把語文的素材同課文中的原始素材相結合,盡量用語文中的課文素材為發(fā)散點讓學生進行素材的挖掘和積累,這樣不僅大大節(jié)約了學生的學習時間,也提高了學生的素材使用的效率。待學生搜集好相關的素材后,教師再對素材進行科學的分類,方便學生的整理和提取,比如2020年高考某省作文《你走進------》,這是一道半命題作文,可以說是一道萬精油題,可以寫的內容非常多,所以學生一定要積極的搜尋自己心中的素材,比如可以從教科書中的素材杜甫入手,而杜甫草堂位于成都,所以可以這樣去寫,帶你走進成都杜甫草堂,向心懷蒼生,憂國憂民的詩圣致敬,草堂歲月,是亂世中少有的清修雖身處偏遠,卻仍不念念不忘“致君堯舜上”,此種精神足當完事楷模。而年輕人,是后浪,更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巨浪。若能人人葆有一份杜甫般的家國情懷,復興中華之偉業(yè)指日可待。這樣的素材組織不僅語言優(yōu)美,而且和自身相結合,又不乏時代的新穎性。
2.3合理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的創(chuàng)新,鼓勵學生寫作高分亮點作文
創(chuàng)新思維是學生作文得到高分的關鍵,學生的作文在達到切題和內容讓人耳目一新是需要學生下很大的功夫的,所以想要學生的作文水平在保證中等分數(shù)的同時又要挑戰(zhàn)高分是非常不容易的,對學生思維邏輯的要求非常高,但是提高作文的創(chuàng)新性卻是可以大力提倡思維,一方面這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切合,另一方面也是新時代國家人才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藥營造輕松的寫作氛圍,解放學生緊張的思想,徹底放下應試教育的沉重包袱。比如2020年某省材料作文《周易》節(jié)選,此篇作文最具辯證色彩,相對難度也比較大,所以教師在分析和教授此類作文的時候就要徹底的解放學生的作文思路,不能用已有的作文形式進行生搬硬套,而應該先去考慮文體的選擇,就讓同學們討論使用議論文好還是用記敘文好,充分聽取同學們的意見和看法,然后再用辯證的思維去看待這一現(xiàn)象即可,所以針對難度較大的作文,教師更應該鼓勵學生進行隨機應變,做到智慧寫作。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教師的寫作教學除了注重實用性之外,更要注意創(chuàng)新性,這兩個方面其實并不矛盾,所以不可偏廢其一。教師更要做好功夫在平時,盡量要求學生積極利用平時的點滴時間隨時去積累素材,這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寫作時做到心中有丘壑,筆下有好文。
參考文獻:
[1] 王冠.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J].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1(2):24.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2.011.
[2] 張華.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與創(chuàng)新性分析[J]. 散文百家,2021(8):47-48.
[3] 于傳萍. 根植思維,以思促寫——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與創(chuàng)新性研究[J]. 語文課內外,2021(7):215.
[4] 楊正魁.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研究[J].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0(5):44-45. DOI:10.12241/j.1009-7252.2020.13.024.
[5] 蔣小琴. 基于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探究[J]. 科技資訊,2020,18(17):121,123.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20.17.121.
湖北省宣恩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