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全
高質(zhì)量的體育課,可以給特殊兒童帶來不可低估的影響。體育課與其他文化課的最大區(qū)別在于,體育課是以活動為主,且更多需要伙伴合作完成的課程,在體育課上,可以更好地促進普通學生和特殊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從而達到更好的融合。
1.案例描述:
2015年9月,學校課務調(diào)整,我接手了一個有隨班就讀孩子的班級,在第一次上體育課之前,我主動向班主任了解孩子的情況,得知這個孩子語文數(shù)學考試都是個位數(shù),幾乎就是不會學習,在班級里也不會與同學交流,任課的老師幾乎沒有聽到過她講話,老師問她問題也只是回報以微笑。在老師那了解情況后,我利用周末的時候去了這孩子的家里,希望得到更多的信息,得知這孩子有一個姐姐也在我們學校讀書,學習成績較好。從孩子媽媽口中得知,這孩子從小就不愛講話,在外面膽小,在家里與家長會有一些交流,但是口齒不清,會幫忙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在全面了解孩子的情況后,我在體育課上給這個孩子安排了小伙伴,對于小伙伴的選擇我也是有講究的,首先她的身體素質(zhì)好,熱心幫助同學,并且有比較好的語言溝通能力。在上課時,我告訴自己要以平常心來對待這個孩子,但是在心里又要把這個孩子特殊對待,要給予她多一些關注,在她感覺到無助的時候我要能夠第一時間感覺到,并且提供幫助,讓她在體育課上玩得開心,有所收獲。通過一年的努力,孩子漸漸變得開朗,我看在眼里樂在心里。
2.分析
據(jù)統(tǒng)計,義烏市6—14歲持證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95.93%;這些隨班就讀的孩子是班級中的特殊群體,由于他們身體或心理某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多數(shù)不善于與人交流,作為一名體育工作者,我希望通過加強對體育課堂的研究,解決這些特殊孩子的自卑心理,使其更好地融入班集體。
3. “體育課如何更好服務特殊孩子”的思考
3.1摸清特殊孩子情況,制定不同教學策略
當接到的班級里有特殊孩子時,首先要摸清特殊孩子特殊在哪個方面,這樣,老師才能制定出科學的、適合這些特殊孩子的教學策略,相應的準備配套的教學設施。
一般來說,隨班就讀的特殊孩子可能在以下方面存在問題,如:語言障礙、聽覺障礙、言語障礙、情緒行為障礙、認知障礙、運動功能障礙、溝通交流障礙和感統(tǒng)失調(diào)。那么老師在分組教學時就要考慮到特殊孩子的實際情況,并且對班級里學生的性格特點、能力情況要非常了解,這樣,在安排隊友時,就可以按需分配,發(fā)揮同伴的力量,帶動特殊孩子積極參與體育課的各項活動,同時,老師要給予隨班的特殊孩子多一些關注,及時發(fā)現(xiàn)小組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引導,讓孩子享受到體育課的樂趣。
3.2創(chuàng)設寬松學習環(huán)境,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
班級有特殊孩子的情況下,體育課中要創(chuàng)設更加寬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就顯得尤為重要。體育游戲作為體育課主要的輔助教學方式,可以讓原本枯燥、單調(diào)的體育課變得有趣而生動起來,通過體育游戲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又可以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是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在體育課中適當?shù)臅r機安排恰當?shù)挠螒?,無論從運動生理方面來說,還是從教學方面來說,都具有十分積極有效的作用。在有隨班就讀的特殊孩子班級中,體育游戲的設置,更能使特殊孩子體會到課堂的歡樂,更能從游戲中找到自己,所以,我們體育老師應該注重在體育教學中安排體育游戲,通過實踐的積累,對日常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總結(jié),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更加科學、合理地運用好體育游戲,幫助到特殊孩子更好地融入班集體中。
3.3關注特殊兒童心理,及時跟進有效疏導
愛是做好教育的永恒話題,無論是對正常孩子還是特殊孩子的成長都是至關重要的。特殊孩子屬于弱勢群體,由于學習能力較弱或表達能力不高,有或者是身體有缺陷,極為孤立,性格往往變得孤僻、自卑,內(nèi)心封閉。體育老師本身喜好運動,性格開朗,跟學生在一起具有天生的親和力,在關心特殊孩子方面,我們更應該發(fā)揮特長,不僅關注到孩子在課堂上活動時的表現(xiàn),還應該在增加孩子自信心和心理需求方面多花一些心思。
3.4創(chuàng)新課堂評價方式,提高特殊孩子積極性
評估體育課的學習狀況,旨在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對自己的運動水平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普通學生的評價一般都是參照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測試標準和體藝2+1的測試標準進行,而對于特殊孩子的評價,體育老師需特事特辦,制定適合特殊孩子特征的可行性評價方式,在提高特殊孩子與同伴溝通交流及日常學習積極性方面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課外建議
4.1體育老師除了加強與特殊孩子班級的班主任溝通交流以外,還應主動與特殊孩子的家長溝通交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圩?。家有特殊孩子,有些家長樂觀積極地幫助孩子調(diào)節(jié)身心,而有些家長感到自卑無助甚至放棄孩子。在家校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的老師要讓家長看到來自學校、來自老師和同學的關心與愛護,讓家長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及時向家長反饋孩子課堂表現(xiàn),通過家長的參與,更好地促進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4.2班有特殊孩子的體育老師不僅要有愛心,在日常工作中還應加強學習,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把握細節(jié)的悟性和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儲備。
4.3積極參加特殊教育方面的培訓,為融合教育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特殊教育在不斷發(fā)展進步,但殘缺的花要維持生長,仍然需要政府、社會和愛心人士的共同努力。
義烏市赤岸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