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龍
【摘要】兒童文學是一種針對兒童心理特點和審美特點所創(chuàng)造而來的文學作品,主要以童話、寓言、故事、繪本等文體形式出現(xiàn),十分符合當代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和閱讀需要。因此,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育中,兒童文學同樣也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教學作用和教學意義。而隨著近幾年來新課程改革和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深化,有效教學研究也處在持續(xù)深入的過程當中,為了能夠更好的發(fā)揮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價值,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也逐漸關(guān)注起兒童文學的高效應(yīng)用。因此,為了確保兒童文學的教學價值能夠?qū)崿F(xiàn)最大化,本文將圍繞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中的地位和作用展開探討,以期能夠為相關(guān)教學工作者在教學實踐和教學創(chuàng)新上提供具有一定價值的理論參考。
【關(guān)鍵詞】兒童文學 小學語文 地位 作用
一、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
(一)是小學語文教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很早以前,兒童文學就被編入了我國小學語文教材當中。在“五四運動”時期,“新學制小學國語教科書”中就收錄了大量的童話和兒童詩歌。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教育工作者和教學研究者也一直持續(xù)關(guān)注兒童文學在語文教育中所發(fā)揮的教育作用。而隨著近些年來,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教育部門在新修訂的《義務(wù)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中更是明確的指出,一二年級的閱讀文本要以童話、寓言、故事以及淺顯易懂的古詩為主。這些現(xiàn)象都充分的表明了兒童文學是小學語文教材不可分割的教學部分。
(二)在小學生課外讀物中占據(jù)主體地位
兒童文學,之所以被稱作為兒童文學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受眾體為兒童群體。與傳統(tǒng)文學作品不同的是,兒童文學能夠以其鮮明的文學特征、寫作手法、表現(xiàn)方式來吸引兒童的注意力,調(diào)動兒童的閱讀興趣。并且,在兒童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過程中,兒童能夠以兒童文學作品中所特有的兒童視角去認知世界,感知客觀事物,從而實現(xiàn)進一步的發(fā)展。正是因為兒童文學具有其他文學作品所替代不了的特點,才會深受小學生的喜愛。
(三)是學生課外學習活動中寶貴的教育資源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活動是必不可少的教學活動。諸如朗誦會、故事會、表演節(jié)目等等,都是能夠確保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教學手段。在小學語文課外活動中,學生能夠在玩樂的過程中,以更加積極、放松的心態(tài)去掌握和理解語文知識內(nèi)容,進而實現(xiàn)高效學習、深度學習。然而,這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都需要一定教育資源和教學素材支持,而兒童文學則是最為優(yōu)質(zhì)的教學首選。
二、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作用
(一)教學作用
教學作用是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最為顯著的教學標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兒童文學作品開展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有效的豐富小學語文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加優(yōu)質(zhì)和豐富的教學素材,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和閱讀面積,這對小學生識字學習、閱讀學習以及寫作學習所起到的教學幫助是其他教學資源不可替代的。
例如,在教學《一塊奶酪》這篇課文后,小學語文教師就可在閱讀鑒賞課中向?qū)W生推薦作者辛勤其他的兒童童話故事,如短篇兒童小說集《裝在葫蘆里的故事》、中長篇兒童小說《綠孔雀與金角龍》《替身演員》《鬼谷》《魔匣》、散文集《智慧女孩》、兒歌《心燈》等等,以此來滿足學生更多的閱讀學習需求,并在擴大學生知識視野和閱讀面積的同時,促使學生在閱讀更加深入的理解與掌握課文的內(nèi)涵,并獲得一定的寫作素材。這樣一來,學生的多種語文能力學習需求便會得到滿足,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也會得到提高。
(二)德育作用
隨著素質(zhì)教育在小學教育中的全面深化,在學科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也便逐漸成為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最為重要的教學課題。然而,由于小學語文教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若小學語文教師在德育教育融合過程中過分依賴教材中的知識內(nèi)容,不但會制約德育與小學語文教育的融合速率,在一定程度上還會打消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下降。而將兒童文學融入到小學語文德育教育過程中,則能夠有效的突破這一教學局限性,從而為教育融合帶來更大的可能。
例如,在《雪孩子》一文中,就講述了一個具有人類思想感情的雪人,舍己救人的故事,學生在閱讀這一故事中便會被雪孩子這個人物形象打動,便積極主動的學習雪孩子樂于助人、積極樂觀的精神品質(zhì),從而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
(三)審美作用
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能夠以其獨有的豐富美感使其產(chǎn)生情感共鳴,從而促使學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滿足。并且,兒童文學作品還能夠陶冶學生情操,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
例如,在《丑小鴨》一文中,就講述了一個外表丑陋的鴨子變成白天鵝的故事。學生在閱讀這一童話故事時,便會被文中“丑小鴨”積極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觸動,便在欣賞文字美好的同時,陶冶自己的情操。
總結(jié):
總而言之,兒童文學作品是小學語文教育中寶貴的資源財富,無論是對學生學習來說,還是對小學語文教育發(fā)展而言都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教學作用。因此,作為新時期下的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認識到兒童文學作品在教育過程中所發(fā)揮的教學作用,積極開發(fā)與挖掘兒童文學作品中的教學價值,從而進一步完善小學語文教學結(jié)構(gòu),并在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同時,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日后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條件。
參考文獻:
[1]于春紅. 探究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 中國高新區(qū),2018(11):106. DOI:10.3969/j.issn.1671-4113.2018.11.097.
[2]張學穎. 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淺析[J]. 未來英才,2016(10):58. DOI:10.3969/j.issn.2095-4549.2016.10.059.
[3]楊慧. 小學語文教育中兒童文學的地位和作用[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0):24.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7.30.023.
[4]華正娟. 分析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10):39.
[5]韋宏. 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 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6(8):123-126. DOI:10.3969/j.issn.1672-5409.2006.08.055.
重慶市黔江區(qū)育才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