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香蘭
【摘要】在教學實踐中,有效的師生互動是促進教師工作順利開展、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關(guān)鍵步驟,而師生之間互動的有效性又體現(xiàn)了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便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因此,研究并實踐如何提升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是保證學生學習效果提升的重要前提,文章就此談了一些看法,希望給小學語文教師一些參考。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師生互動;有效性
新的教育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教學模式弊端顯現(xiàn),影響了學生的高效學習和健康成長,教師必然要及時的改變。其中,就師生互動一方面來講,過去的教學模式下,師生互動流于形式,效率不高,學生在互動中并沒有展現(xiàn)其主體地位,非常被動。師生互動的方式一般是通過問答實現(xiàn),而教師普遍在提問形式和問題內(nèi)容上存在不足,提問形式過于單一,問題內(nèi)容過于單調(diào),很難激起學生的興趣。缺乏良好的課堂氛圍導致學生的互動參與積極性降低,教師不能夠準確的掌握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及存在的問題,也不能夠獲得學生對自身工作的反饋,大大降低了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據(jù)此,小學語文教師必然要從存在的問題根源出發(fā),尋求實現(xiàn)師生有效互動的方法。
一、增強互動意識
小學語文教師必然要認識到實現(xiàn)師生之間有效互動的重要性,而這關(guān)鍵在于教師自身,教師必須要及時更新自身理念,增強互動意識,致力于研究如何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進行準確、高效的互動。語文教師不僅要對過去師生互動中存在的問題有深入的解讀,更要在全面分析語文新課程標準與學生學習特點的基礎上選擇合理互動的方式,始終將生本理念滲透于教學過程,對學生予以足夠的尊重,將學生置于平等的地位,而不能夠以教師的意志主導學生。只有創(chuàng)設出了足夠的,能夠利于師生互動順利展開的教學條件,學生才會逐漸改變自己被動的狀態(tài),將自己的主動性作用充分發(fā)揮,愿意積極配合教師工作,師生互動的有效性就可以逐步提升。
二、創(chuàng)設互動情境
如何創(chuàng)造出有效的互動條件呢?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從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和諧的互動情境這一角度出發(fā),以激發(fā)學生互動興趣為關(guān)鍵,以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為重點,構(gòu)建更加開放、靈活的語文課堂,讓小學生能夠在興趣的驅(qū)使下積極探索、主動思考、勇于參與、大膽表達,使其可以掙脫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束縛,在教師的鼓勵和支持下自覺展開學習和探究。例如,在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課文《桂花雨》的教學中,語文教師可先提問學生:“同學們,當你們看到桂花雨這一標題時,心中會想到什么?”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教師再以ppt、視頻展示與課文有關(guān)的素材,比如作者生平、創(chuàng)作背景,吸引學生注意力。然后組織學生初步閱讀課文,要求學生把握文章大意,能用自己的話概括,教師再抽取學生展示。學生細讀本課后,語文教師再讓學生結(jié)合教師的指導和自己的理解談一談情感體會。
三、豐富互動方式
小學生因為年齡的限制加上其學習能力和知識基礎的不完善,很多時候他們在與教師進行互動時,沒有方向、缺乏方法。語文教師在與學生進行互動時,有必要豐富互動方式。除了傳統(tǒng)的提問和回答之外,更可以通過游戲、比賽等實踐活動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另外,依托于現(xiàn)代化教學工具的支持,師生的互動可以不受課堂的局限,可以更多的實現(xiàn)課外延伸。盡管語文教學課時十分有限,但是通過信息平臺,教師和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展開交流,學生可以向教師求解一些自己還不懂的問題,和其他學生進行廣泛的討論,教師也可以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問題落實指導建議,詢問學生對自身工作的反饋。比如講《將相和》時,除了對學生有效提問,語文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jié)合自己對本課內(nèi)容的理解,將其改編成為一出情景表演劇,鼓勵學生融入自己的創(chuàng)意,將這一經(jīng)典故事生動演繹,也可以融入比賽要素,讓所有的小組輪流在全班面前進行表演,評選出最出色的一組予以一些獎勵。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開展詩詞接龍、誦讀比賽的活動,讓學生能夠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學生自然能夠踴躍的參與到各種活動中。
四、完善互動評價
對于語文課堂上師生互動評價的有效性的評判,還應當通過有效的評價實現(xiàn)。語文教師不能夠只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結(jié)果,更應當就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一切表現(xiàn)進行綜合評價,特別是學生在互動過程中出色的地方,一定要及時的予以學生鼓勵和認可,讓學生能夠增強自身的互動信息和動力。一些平時表現(xiàn)不積極、性格內(nèi)向、成績較差的學生是語文教師應當重點關(guān)懷的對象,除了在教學設計上要對這部分學生有足夠的考慮之外,教師更要對這部分學生加強激勵性教育。例如,有的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表達出了自己的獨特見解,教師就要贊賞其創(chuàng)造性思考;有的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踴躍參與,教師也要指明并鼓勵其他學生向其學習。
結(jié)語
綜上,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實現(xiàn)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必然要增強自身互動意識,為學生創(chuàng)設開放的互動情境,豐富與學生的互動方式,最后還要完善互動評價,以增強學生的互動動力,以此有效激起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熱情,全面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林淑娟.有效互動,生成精彩——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9(11):163.
[2]鄭金林.基于師生互動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9(S1):43.
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qū)成都新世紀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