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麗娜
【摘要】小學作文教學要引導學生用手中的筆記錄自己的喜怒哀樂,書寫真情實感,體會到寫作的樂趣。要達到此目的,可借鑒陶行知先生的“六個解放”:解放他們的頭腦,讓他們自己想;解放他們的雙手,讓他們自己干;解放他們的眼睛,讓他們自己看;解放他們的嘴,讓他們自己說;解放他們的空間,讓他們到大自然大社會中去取得更豐富的學問;解放他們的時間,讓他們干自己喜歡干的事情。
【關鍵詞】作文教學 陶行知 六個解放
從孩子牙牙學語起,我們會驚嘆于每個孩子都是個天生的語言家、作家,他們的腦海里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新奇的想法,有心的家長會把孩子的童言記錄下來,每每憶起就會忍俊不禁、贊不絕口。然而等他們走進課堂,真正開啟作文這門課程時,面對教師所強調的那些“立意要深”“選材要新”“構思要巧”“情節(jié)要全”等諸多要求,他們會茫然,不知如何下筆才能符合教師的意圖。逐漸的,他們學會了寫套話、空話,文章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如何才能讓學生擺脫束縛,用手中的筆記錄自己的喜怒哀樂,書寫真情實感,體會到寫作的樂趣呢?陶行知先生的“六個解放”帶給筆者很多啟發(fā)。
一、解放他們的頭腦,讓他們自己想——打開思維閘門
人類不是先學會交流的規(guī)則與書寫的技巧再開始學習表達的,所以我們無須刻意指導或規(guī)定學生要用哪些技巧與模式去思考、去寫作,教師要把學生從條條框框的枷鎖中解放出來,讓學生不背包袱,弘揚個性,思路不拘一格。只要是兒童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情感,不管是見聞軼事,還是喜怒哀樂;不管是花鳥魚蟲,還是自然美景,都可以敞開來寫。既可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游走,也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幻想與未來的世界里自由翱翔。發(fā)揮想象,展開聯(lián)想,是誘發(fā)寫作興趣的一個重要途徑,能讓學生發(fā)掘出淹沒在記憶中的材料,將分散的、零星的材料組成一體,使他們從看似互不相關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內(nèi)在的聯(lián)系,變“尋常風景”為不尋常風景。
二、解放他們的雙手。讓他們自己干一實踐萌動真情
作文教學中往往是教師不厭其煩地講解,學生在課堂上絞盡腦汁地閉門造車。心理學研究表明,看和聽雖然可以幫助學生獲得一定的信息,但遠遠不如他們親自實踐、親身參與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了能更好地獲得作文素材,教師應主動創(chuàng)設讓學生動手操作實踐的活動,鼓勵他們勇于實踐。可以先讓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并樂于去做的事,如家務勞動、小制作、小試驗、體育活動等,再布置相關的作文內(nèi)容。這些親身經(jīng)歷有助于學生真情實感的萌發(fā),此時的“情”與“感”如能及時捕捉,寫作的“靈感”便會隨之而來。
三、解放他們的眼睛,讓他們自己看——擦亮觀察慧眼
生活是作文之源,它給每個人展開了多彩的畫卷,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自然界、人類社會各種各樣的人、事、景物、現(xiàn)象隨時都可能觸動我們的神經(jīng),誘發(fā)寫作靈感。當學生們懷著一顆好奇的心和濃厚的興趣去觀察周圍的事物時,會發(fā)現(xiàn)白云在空中變幻不定,風兒在耳畔輕聲低吟,花草在風中盡情舞蹈,螞蟻在地上辛勤忙碌……這些發(fā)現(xiàn)伴隨著快樂,帶給學生新鮮的印象和感受,帶給他們急于表達的愿望。
四、解放他們的嘴,讓他們自己說——書寫童言無忌
孩子的童言最是純真動人,與成年人的語言大不相同。一群群天真爛漫的孩子快樂地走進學校,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與新鮮。他們還沒有受到任何的限制,無所顧忌,想到什么就說什么,想怎么說就怎么說,經(jīng)常會有一些出人意料的話語,讓人嘆服于他們智慧的靈動與創(chuàng)新的火花。如果能把這些“小火花”串聯(lián)起來,那該是多么美好的詩篇、動人的佳作。所以,學生寫作文時最基本的要求是文從字順,也就是要求學生達到用詞準確、恰當、語句通暢就可以了。而無需用成人的眼光要求他們,更不需要用華麗的辭藻去做不必要的修飾。
五、解放他們的空間,讓他們到大自然大社會去取得更豐富的學問——感受八面來風
我們的世界是紛雜的,我們的生活是多維的,但對于城市里的孩子來說,他們往往被局限于學校、家庭這兩個狹小的空間,整天被禁錮在書本上、屋子里。教師應該多陪著學生走出學校、走進社會的大課堂,帶領他們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比如,走進自然博物館,加深對大自然、對科學的理解和認識;走進歷史博物館,做講解員,普及歷史、文化知識;走進養(yǎng)老院,為這里生活的老人們送去溫暖的問候和豐富多彩的文藝表演……有了這些體驗,學生們會主動用筆去捕捉生活中的美好,記錄生活中的真情。
六、解放他們的時間,讓他們干自己喜歡干的事情——開放習作時空
我們的作文教學不應硬性限定于每周兩節(jié)課完成一篇習作,而應給學生足夠的寫作時間。作文訓練應當是連續(xù)的、開放的。如春天到了,帶學生觀察校園里的花草樹木,看看光禿禿的枝頭是何時吐出新綠變成枝繁葉茂的,花兒是如何從小花苞逐漸綻放笑臉的,樹上的果實是怎樣從青澀變?yōu)槌墒斓摹S霉P用心記錄下細微的變化,感受植物神奇的變化,分階段作文,匯集成冊,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更培養(yǎng)了學生耐心細致、做事有始有終的科學精神。
教師要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體驗到寫作的樂趣,增強寫作的欲望,并感受到寫作的成效,就應當給他們更多的自由,解開他們的層層禁錮,讓他們愿寫、愛寫、自由自在地寫,相信每個學生都會擁有一支生花的妙筆,在作文的園地里自由揮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