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奕秋
炮火紛飛10天后,“哈馬斯大戰(zhàn)以色列國防軍”的劇情進入了尾聲。當?shù)貢r間5月21日凌晨2時停火協(xié)議生效后,雙方支持者都開始慶祝“勝利”。
過去16年來,平均每兩年半,雙方間就要大打出手一次。
某種程度上,以色列總理內(nèi)塔尼亞胡和跟他不共戴天的哈馬斯,是相互需要的。內(nèi)塔尼亞胡希望通過戰(zhàn)事間接瓦解在野大聯(lián)盟,從而續(xù)掌權柄;哈馬斯則擔心以色列中左翼上臺后會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達成大妥協(xié),從而擠壓哈馬斯的發(fā)展空間。
當兩邊的強硬派成了政治贏家,犧牲品就是巴以的無辜平民。
按照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的說法,這場沖突是以方團體從齋月第一天就開始醞釀的,激化因素包括猶太定居者的挑釁、東耶路撒冷的警民沖突、謝赫賈拉街區(qū)(該地連接耶路撒冷老城和約旦河西岸)的住宅官司,最后是齋月末期阿克薩清真寺的流血事件。
矛盾的焦點在東耶路撒冷,巴方堅稱它是巴勒斯坦國首都。此地毗鄰約旦河西岸,但在被以色列占據(jù)50多年后,早已與西耶路撒冷融為一體。
在今年的“耶路撒冷日”,得知兩三百名巴人抗議者受傷,且以色列警方?jīng)]收了阿克薩清真寺大門的鑰匙之后,哈馬斯和另一加沙武裝組織杰哈德,當晚就向以色列扔出數(shù)百枚火箭彈(加上之后10天,總數(shù)接近4000枚)。無論是火箭彈數(shù)量還是打擊范圍,都遠超以往。次日,以色列戰(zhàn)機摧毀了加沙一座13層高的大樓,加快了戰(zhàn)事的升級。
5月12日,哈馬斯下屬“卡桑旅”的若干首領被炸死,其中包括加沙營的指揮官巴塞姆·伊薩。不久后,以色列國內(nèi)多個混居的城市(洛德、海法、阿克、雅法等),爆發(fā)了阿拉伯裔和猶太裔間的流血沖突,猶太教堂和清真寺陸續(xù)被燒。
加沙“媒體大樓”5月15日被以軍摧毀一事,令以色列外交承壓。但以方辯稱,打擊目標是樓內(nèi)的哈馬斯情報辦公室和武器研制單位。在轟炸過哈馬斯的行政樓和安全總部之后,以軍60架戰(zhàn)機5月17日“飽和轟炸”了哈馬斯的地下隧道網(wǎng)絡。該隧道被用于窩藏火箭彈和發(fā)射器,以及轉(zhuǎn)移反坦克導彈和迫擊炮到前沿部署。
戰(zhàn)事結果—以方死12人,加沙方面死232人—看似對哈馬斯不利,但其渲染己方死者中45%為婦孺,則使以色列落入輿論被動。以方反指加沙死者中,近七成為哈馬斯和杰哈德成員,且不少平民死于哈馬斯火箭彈誤炸,但相關說法信者寥寥。
最后的無條件?;鹩砂<按俪?。?;鹎跋Γ苑郊哟罅丝找u力度,但陸軍并未攻入加沙。哈馬斯領導人辛瓦爾事后稱,其隧道總長500多公里,損壞率不足5%。盡管民調(diào)顯示78%的以色列人力挺以軍表現(xiàn),但在以方贏得軍事戰(zhàn)的同時,哈馬斯可謂贏得了輿論戰(zhàn)。
?;甬斕?,在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的阿克薩清真寺大院,哈馬斯支持者以勝利者姿態(tài),驅(qū)逐了巴民族權力機構在那里的宗教代表;次日,數(shù)以千計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走上以色列第二大城特拉維夫街頭,疾呼族裔間和平共處;5月23日早上,近100名猶太游客登上過去19天對猶太人關閉的圣殿山,宣示該“尊貴禁地”仍由以色列掌控。
的確,以色列并未離開東耶路撒冷,“巴勒斯坦國”依然停留在紙面。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zhàn)爭后,以色列就占領了巴勒斯坦全境,直到2005年才完全撤出加沙地帶。在“奧斯陸和談”同意加沙和杰里科首先自治之前,以色列占領加沙長達1/4個世紀;最近16年里,以軍六次對加沙大打出手,每次少則3天,多則4個月。
2021年的這場加沙戰(zhàn)事,時長不算突出,但烈度堪稱7年來之最。
相關的物資損耗倒不是大問題。加沙被炸毀的約1800所房屋,完全重建約需5億美元,而埃及、卡塔爾已分別承諾提供5億美元;以色列用掉的“鐵穹”攔截彈,也能從美國購買補充(美方新授權對以出售價值7億多美元的軍火)。
但無可挽回的是,雙方共有數(shù)千人或傷或亡。他們不應是強硬派慶?!皠倮睍r的一個腳注或陪襯。
在這場巴以沖突中,巴解組織主流派法塔赫的角色并不突出,甚至被哈馬斯影射為“美國代理人”與“以色列合作者”。法塔赫下屬的“阿克薩烈士旅”早年已解散?,F(xiàn)階段,在代表巴勒斯坦主體的約旦河西岸,法塔赫的安全部隊與以色列邊境警察合作執(zhí)勤。
法塔赫1959年成立于科威特,10年后開始主導巴解組織。阿拉法特帶領法塔赫走南闖北,先從巴勒斯坦流亡到約旦王國,再從約旦跑到黎巴嫩,一度逃到了北非國家突尼斯,后來又遷到了敘利亞。再后來,遍嘗荊棘的法塔赫主張承認以色列的存在、放棄任何形式的恐怖主義政策,從而在1993年達成了《奧斯陸協(xié)議》。之后,耶路撒冷北郊小城拉姆安拉,成了巴勒斯坦的臨時首都。
比法塔赫更激進的哈馬斯,1987年誕生于加沙地帶,因帶有宗教色彩,對以立場更少妥協(xié)。在阿拉法特2004年11月去世前,哈馬斯的創(chuàng)始人亞辛和蘭提西接連被以軍“定點清除”,加深了哈馬斯與以色列的血海深仇。
以色列慣于宣揚自衛(wèi)權,但批評者認為,作為一個不斷擴大的占領國,它已經(jīng)喪失了這項權利。以色列常辯稱自己沒有主動挑起戰(zhàn)事,但批評者認為,它暗殺政敵、封鎖加沙、驅(qū)逐巴人、襲擊圣地、不懈建立非法定居點等,就是在挑起戰(zhàn)事。
特朗普執(zhí)政時,以色列與阿聯(lián)酋、巴林實現(xiàn)了關系正常化,與沙特也走得很近。但隨著拜登上臺毀約,阿以關系陷入停滯;內(nèi)塔尼亞胡繞開巴勒斯坦而與阿拉伯多國媾和的策略,遇到瓶頸。加沙戰(zhàn)事期間,阿盟和世界大多數(shù)國家,認識到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急迫性,并且譴責以色列對加沙不負責任的空襲。
在這波人道主義的大潮中,也不乏種族主義的逆流。英國的親巴勒斯坦抗議者,舉著鉤鼻子的猶太人漫畫標牌游街示眾;比利時抗議者高呼“海巴爾大屠殺”,威脅殺死猶太人;在德國人口最多的北威州,抗議者向波恩的一座猶太教堂投擲石塊,在紀念杜塞爾多夫大猶太教堂于1938年水晶之夜被毀的牌匾上縱火,還在蓋爾森基興鎮(zhèn)一座猶太教堂外高呼“操猶太人”;在加拿大,多倫多抗議者用巴勒斯坦國旗毆打一名猶太男子;在紐約,也發(fā)生了類似的襲擊。
德國、荷蘭、奧地利等國,采取新措施支持以色列,如禁止在本國舉行反猶太復國主義示威活動。拉偏架的美國總統(tǒng)拜登說:“除非該地區(qū)明確承認以色列作為一個獨立的猶太國家存在的權利,否則就不會有和平?!彼€表示,美國將與其他國家合作,在不讓資金到達“恐怖組織”哈馬斯的情況下,重建加沙的家園。
拜登這番發(fā)言,符合美以在安全上綁定的路數(shù)。根據(jù)美國國會研究中心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以色列在1948—2020年共獲得價值1055億美元的美國援助。即便在奧巴馬執(zhí)政時期,美國國會仍推動在10年期內(nèi)向以色列提供約380億美元的一攬子援助,以彌補它對美國和伊朗簽約所產(chǎn)生的不滿。
在拜登政府加持下,內(nèi)塔尼亞胡或有信心開啟本國兩年多來的第五次大選。此前,由于在野的中左翼聯(lián)盟里的阿拉伯政黨對巴以沖突表現(xiàn)得不夠愛國,原擬加入在野大聯(lián)盟、進而取得執(zhí)政權的右翼猶太政黨“亞米納”,有意回流到內(nèi)塔尼亞胡陣營。
在阿以各自陣營的隊友“歸隊”的進程中,內(nèi)塔尼亞胡鞏固了原本岌岌可危的執(zhí)政地位,哈馬斯則提高了自身的國際能見度。
停火生效幾小時后,哈馬斯政治負責人伊斯梅爾·哈尼耶表示,哈馬斯將繼續(xù)“保衛(wèi)”耶路撒冷。他說,抵抗結束了對“世紀協(xié)議”、正?;椭匦掳仓糜媱澋幕孟?;感謝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用金錢、武器和技術來支持不退縮”。
哈尼耶還將“兩次逃過以軍暗殺”的哈馬斯最高軍事指揮官穆罕默德·戴夫,稱為“耶路撒冷的英雄”。他宣稱,被占領土上的許多巴勒斯坦人(包括阿拉伯裔以色列人)在加沙戰(zhàn)事期間加入了以色列的全國騷亂,這一事實證明他們支持哈馬斯及其領導人。
伊朗恭維道,哈馬斯在和以色列的沖突中取得“歷史性勝利”。它還警告以色列,說它未來的進攻可能會遭受來自被占領土上巴人的致命打擊。此言不虛,加沙戰(zhàn)事期間,占以色列人口約兩成的阿拉伯裔的憤怒情緒,已經(jīng)危及以色列的社會穩(wěn)定。以軍之所以沒有對加沙發(fā)動地面進攻,也是因“后方不穩(wěn)”,例如阿拉伯裔正在醞釀罷工、暴徒私刑處死行人。
哈馬斯對于“抵抗”議題的操弄,也不是沒有底線。經(jīng)濟問題是其一。巴勒斯坦約七成商品來自以色列,甚至大部分稅收都由以色列代收后轉(zhuǎn)交。約旦河西岸的人均GDP相當于加沙地帶的3倍,加沙再打下去,溫飽都未必能保證。
人道問題是其二。戰(zhàn)事期間,加沙缺水少電,有5萬多人被迫離開家園,在聯(lián)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無國界醫(yī)生診所、清真寺和其他地方尋求庇護。他們急需額外援助,而?;鹂梢宰屢陨胁辉俜怄i加沙,例如5月25日起國際救援隊可以從埃及進入加沙。
國際形象問題是其三。哈馬斯除了對以色列平民無差別襲擊,通常并不危害他國領土,并意在爭取“全世界對巴勒斯坦人民及其正當抗爭的同情”。白俄羅斯5月23日為逮捕一名流亡波蘭的反對派記者,謊稱從雅典飛往立陶宛的航班上有哈馬斯的炸彈,從而迫使客機改飛明斯克降落。哈馬斯對此非常不滿,稱自身被“妖魔化”。
當然,猶太人也在被“妖魔化”。左翼“身份政治”理論,通過將猶太人描繪成“超白人”和“超級特權”擁有者,幫助煽動當代反猶太主義。而在雙方都被“妖魔化”后,極端分子開啟“打怪模式”,以色列國內(nèi)阿拉伯和猶太社區(qū)間幾代人維系的安寧,也一去不復返??偨y(tǒng)里夫林警告說,該國正面臨大規(guī)?!皟?nèi)戰(zhàn)”的風險。
鑒于左右翼極端分子騷動的廣泛性,單一戰(zhàn)線的?;鸩粫謴鸵陨袊鴥?nèi)的平靜,即使它可能會消除最嚴重的暴力。而以色列的鷹派(包括前總理奧爾默特)也在反思2005年從加沙一走了之的策略,認為這開啟了周期性的暴力循環(huán)。
對以色列來說,在國內(nèi)破鏡重圓、對加沙犁庭掃穴,近期已不可能;降低阿拉伯裔年輕人的失業(yè)率,給加沙建深水港,說易行難;將?;疝D(zhuǎn)化為延長休戰(zhàn)的協(xié)議,或許是更現(xiàn)實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