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小鋒
為了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眾多學校在穩(wěn)步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同時創(chuàng)新了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更遵循了學生成長和學習的一般規(guī)律,對于促進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但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模式在開展過程中還存在許多不足,如教師的主導作用缺失、小組成員組成隨意等。為了優(yōu)化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模式,本文對其發(fā)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做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建議。
在合作學習模式下,學生能夠受到更多正面影響,其學習的主動性被充分激發(fā),能夠以主人公的姿態(tài)參與日常學習,通過參與教學實驗活動掌握更多知識和技能。且合作學習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的以應試為目的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提倡快樂、主動地學習,教師能夠帶領學生動手操作,自主對知識點進行探索,并尋求小組成員的合作和幫助,以實現共同進步。但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也存在許多弊端,需要我們認真審視,并不斷改革優(yōu)化。
一、數學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分析
(一)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主導作用缺失
現行的小組合作模式以學生為主,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被有效激發(fā),但是作為課堂的引領者和教學工作的主導者,教師的地位不斷變低,主導作用缺失。具體表現為,在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自身對學生的帶動作用,只是“放手”讓學生參與,但忽視了自己的服務者角色。這會導致課堂秩序混亂,學生無法在教師的指導下有針對性地學習數學知識。
(二)合作成員的組成過于隨意,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
當前,小組合作模式主要是通過學生自由分組來組織學習活動的,一個小組的成員組成往往以成員間的親疏為標準,組成過于隨意,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有效的小組劃分應當做到張弛有度,將不同成績、不同性格的學生搭配到一起,并鼓勵成員間相互了解,相互幫助,從而實現優(yōu)勢互補。但在實踐中,由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性格特點的了解不夠深入,分組原則不夠細化科學,分組隨意性大,不能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
(三)選擇的合作題目缺乏討論性和思考性
在小學數學合作學習中,教師應當設置一些科學的、具有思辨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小組討論、合作學習來掌握具體的知識點。但是,大部分教師未能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精髓,只是為了保證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開展,設置的問題往往比較簡單,或者不適合小組合作探究,提供問題往往十分隨意,不能有效地激發(fā)小組成員有效思考。
二、提升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策略
(一)重視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主導作用
在具體的小學數學學習活動中,學生往往會遇到各種難題,而教師就是他們學習路上的指路明燈。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主導作用,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首先,教師要認識到自己的主導作用,嚴格落實教學工作,在日常數學教學中發(fā)揮自己陪伴者、引導者的角色作用,組織并幫助小組成員參與學習活動。其次,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在成員遇到困難或者發(fā)生矛盾時及時出手,引導成員化解矛盾,解決難題。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嚴格的學習方案和學習目標,確定科學嚴密的學習要求,從而引導學生高效學習,促進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發(fā)展。如在探究圓形面積公式時,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推理過程,教師可以組織帶領學生動手實驗,通過實驗活動將圓形分為若干個小扇形,并將其拼成長方形,以此來理解圓的面積與周長、半徑的關系。
(二)優(yōu)化組員結構,提高合作學習效率
為了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數學教師要從小組建構和成員分配出發(f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對小組成員的結構進行優(yōu)化,以不斷提高小學數學合作學習的效率。一方面,教師要全面考察學生的性格、愛好和學習特點,了解其能力特長和不足,在此基礎上合理分組、求同存異,以發(fā)揮學生的能力特長。另一方面,小組成員的成績要有差異,每一組成員的結構要合理,保證不同層次、不同性格的學生能夠相互包容、相互幫助。教師可以給他們安排一些職務如小組長、記錄員和匯報員等,做到優(yōu)勢互補,讓學生體驗不同的職務和責任,保證成員都順利參與學習活動。
(三)營造學習氛圍,適時有效引導
合作學習模式并不適用于所有的情況,為此,為了保證小組學習模式優(yōu)勢能夠得到充分發(fā)揮,教師應當針對不同的教學情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情境,并營造和諧融洽、友愛互助的學習氛圍。如針對小學數學學習中的定理探究,教師可以以小組合作的模式來引導學生一起討論,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并讓學生通過小組學習從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識點。教師要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從而調動其學習積極性,要通過生活化的、有趣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特點,并適當引導學生。如在學習三角形知識時讓學生提前尋找生活中常見的三角形,并以此為基礎開展教學,教師予以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掌握知識。
(四)利用教學資源,提高合作學習效率
為了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實現高效的合作學習,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首先,要根據數學學科的特殊性為學生提供更多教學資源,合理選擇教學工具,以此激發(fā)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數學學科素養(yǎng)。如在學習多邊形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多邊形,通過具體的事物形象地展現知識點,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還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和興趣出發(fā),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數學話題,引導學生討論,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優(yōu)勢。
三、結語
隨著教育改革力度不斷加大,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模式的優(yōu)勢初現。教師要從現實需要出發(fā),充分認識到當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全方面地對數學課堂進行改革,幫助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收獲新知識,不斷成長,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