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網(wǎng)絡信息資源豐富多彩,信息技術教育不只是技能培訓的繼續(xù),更要在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方面做足功課,使之有更深廣的內涵。教學反思作為改進教學的有效手段,已經(jīng)受到了廣大中小學老師的廣泛關注,也成為老師教育能力發(fā)展領域的一個重要命題。
“復盤”,是圍棋術語,指對局完畢后,復演該盤棋的記錄,以檢查對局中招法的優(yōu)劣與得失。筆者認為,把這種思想用到教學中去,也未嘗不可。小到提問的方法,大到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把握,靜下心來重新把教學過程想一遍,看看原來的目標是什么,當時怎么做的,做得是否正確,是否還有新的解決方法。如此一來,自己的思想必定會大有提高。
上學的時候,每次考試完畢,老師都會要我們拿著試卷進行反思:錯在哪里?為什么會錯?還有沒有其他解法?等,這些其實就是復盤的思想。作為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小學信息技術老師,也可以借鑒“復盤”的思想,以便不斷深化認識和總結規(guī)律?!皬捅P”思想遵循回顧目標—評估結果—分析原因—總結經(jīng)驗四步法,筆者這里借鑒這種思維進行課后反思。
一、回顧目標
(一)反思教材
要讓師生以及教材在課程中和諧統(tǒng)一,以下“三要”很重要。
一是要不能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適當拓展內容會使學生興趣大增;二是要鉆研教材,簡單的知識,老師稍微點撥,或讓學生自主學習,難度較大的內容則要化難為易,逐個擊破,使學生學懂弄通;三是要“一版為主,多版為輔”,即以你本地區(qū)采用的版本教材為主,其他版本的教材為輔。通過研究多個版本的教材,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會很容易找到合理方案。
(二)反思教學目標
反思教學目標,要檢測我們一節(jié)課上完后有沒有完成預期的教學任務,當初設立的教學目標與實際完成存在“逆差”還是“順差”,是不是存在知識技術上“偏心”而忽視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等問題。
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不可或缺的三要素,是我們每一位老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都需要考慮在內的。知識性目標要全面;能力性目標要適中;情感與價值觀性目標要增強。絕不能唯知識主義,忽視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和情感的教育,應該把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并有意識地貫穿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使信息技術課真正為學生發(fā)展服務。
二、評估結果
信息技術作業(yè)該不該布置?怎樣布置信息技術作業(yè)?老師怎樣有效地批改作業(yè)?這些問題常常貫穿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始終。有些探索性作業(yè),本節(jié)課完成不了,需要學生課后拓展,如何進行有效評價?信息技術課課時間隔長,作業(yè)的搜集也是大難題。
解決方法一:老師安裝ftp服務器,為每個班級設立一個文件夾,供上傳和下載作業(yè);學生機安裝ftp下載軟件,調取任務;學生完成任務后以“姓名+班級+學號”文件名上傳文件。
解決方法二:老師建立一個教學博客,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分別建立博客;建好之后,老師博客給每個班級博客做個鏈接;老師布置任務時,只需向每個班級博客里發(fā)個帖子,學生做題目只需用評論的形式發(fā)表。這個方法跨越了時間和空間,只要條件允許,學生課后還可以繼續(xù)完成作業(yè)。
三、分析原因
(一)反思老師的教學方法
一節(jié)課究竟要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要看本課的教學內容、學生情況以及老師認知情況,還要關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之學到符合自身認知水平的知識。
反思近十年的工作經(jīng)驗,任務驅動法一般適用于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如,四年級WPS文檔和演示文稿等知識,學生跟著任務來學習,伴隨使用探究法等;講授法則適用于一些復雜難懂的信息概念和抽象問題,穿插演示法效果會更好。
(二)反思學生的學習方式
新課改要求我們老師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在教學時,既要考慮學生的基礎性學力,又要加強學生的發(fā)展性學力和創(chuàng)造性學力,從而開發(fā)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①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老師在課堂中選用契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案例,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和練習,使學生樂學、愿學。教學時,多給學生探究和操作的時間,激勵學生自己動手實踐。②改“學”為“用”,做到學以致用。老師的正確引導很重要,學生要從模仿到遷移,最后內化成自己的知識體系。③變“一言堂”為“百花齊放”。老師要從講臺上走下來,走到學生心中,適當進行換位思考,給學生發(fā)表自己意見的空間,這樣更有利于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四、總結經(jīng)驗
(一)反思課堂上老師的表現(xiàn)
作為一名信息技術老師,要給自身一個正確的定位?!靶畔⒓夹g課是很重要的,也非常有用,你只有學會正確使用電腦,才能開拓自己的眼界?!薄@是我每年給新生上的第一節(jié)課。
(二)讓學生感受身邊的信息
在校園內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條件,讓學生感受身邊的信息化。比如,創(chuàng)建校園論壇,讓學生來探討、交流、提出建議;創(chuàng)建校園博客空間,讓學生自主發(fā)表文章、反思學習情況等。
(三)老師提高專業(yè)知識和道德修養(yǎng)水平
信息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不學習肯定會落伍。南師大的張義兵教授曾在講座中提到:在處理教材內容時,特別是在講授選修課時,不要過分拘泥于某些例子,要注意課程標準,教材僅做參考。
總之,小學信息技術施行新課標后特別需要教學反思,結合“復盤”思想,通過回顧目標—評估結果—分析原因—總結經(jīng)驗四步法進行教學反思,找出失敗或成功的原因,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各種對策。這樣在下一堂課的教學中,就有備無患了。“復盤”思想,不僅可以用于信息技術老師的教學反思,也可以用于為人處世之道,希望我們隨時“復盤”,少走彎路,順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