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玲
摘要: 中國自古以來一直有“禮儀之邦”之美譽。在大力提倡社會注意精神文明的今天,講文明,講禮儀,講禮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須具體的社會公德。本文著重談當代小學生禮儀修養(yǎng)的規(guī)范要求。
關鍵詞:小學生;日常行為;禮儀 ?中圖分類號:TU?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06-331
古人云:“百行以德為首”。 心理學家調查表明:學生的第一需要是學會交往,其次才是學會學習,只有學生的需求得到滿足,才能進一步發(fā)展個性。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強,是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因此在小學階段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的學習,使孩子們從小系統(tǒng)地接受良好禮儀規(guī)范的熏陶教育,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品質,為其將來成為社會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礎。多年來,我校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同時,特別重視禮儀教育,特別重視對學生禮儀素養(yǎng)的提高,把禮儀教育貫穿于學校的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講“禮”懂“儀”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源遠流長的禮儀文化是前人留給我們的一筆豐厚的遺產。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際交往的日趨頻繁和密切,作為交往潤滑劑的禮儀也越加顯得重要。在走向全面小康的當今社會中,崇尚禮儀是社會對其成員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成員的精神要求。注重禮儀,對促進社會進步和提高文明有著重要的作用。講究禮儀,遵從禮儀規(guī)范,可以有效地展現(xiàn)一個人的教養(yǎng)、風度與魅力,更好地體現(xiàn)一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認知水平和尊重程度,從而使個人的學識,修養(yǎng)和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不僅應當有高水平的專業(yè)知識,還必須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修養(yǎng)和禮儀修養(yǎng)。禮儀是良好品德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質養(yǎng)成重要途徑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質需用彬彬有禮的方式去體現(xiàn)。
"不學禮,無以立"。為了強化學生的禮儀修養(yǎng),提高學生的禮儀規(guī)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由學校音樂老師們創(chuàng)編的“禮儀歌”和舞蹈,通過老師示范,同學們跟著學,告訴孩子們要做一個"知書達禮"的人。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基本禮儀要求:
(一)校園禮儀
1.參加升旗儀式要求穿校服,衣著整潔,戴好紅領巾,?;招乜?。脫帽,面向旗桿方向立正站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不得交談、走動或做其他動作。唱國歌時神態(tài)莊嚴,歌詞正確,聲音響亮。
2.參加集會,聽講要頭正頸直,抬頭,挺胸。
3.在樓道、教室行走時,慢步輕聲。
4.使用好禮貌用語:請、您、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再見等,也可以用英語交流。
5.使用好體態(tài)語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禮讓,回答問題起立等。
微笑:是對他人表示友好的表情,不露牙齒,嘴角微上。
鞠躬:是下級對上級、晚輩對長輩、個人對群體的禮節(jié)。行鞠躬禮時,脫帽、立正、雙眼注視對方、面帶微笑,然后身體上部向前傾斜自然彎下15-30度左右,低頭眼向下看。有時為深表謝意,上體前傾斜可再深些。
握手:起身站立,用右手握,雙目注視對方,面帶微笑,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多人同時握手不要交錯,待別人握后,再伸手依次相握。
招手:公共場合遠距離遇到相識的人或送別離去的客人,舉手打招呼并點頭致意,招手時手臂微屈,手掌伸開擺動。
鼓掌:表示喜悅、歡迎、感激的禮節(jié)。雙手掌有節(jié)奏地相擊,鼓掌要適時適度。
右行禮讓;在校園,上下樓梯,樓道或街道上行走時,靠右側行進。遇到師長、客、老、幼、婦、殘、軍人進出房門時,主動開門側立,讓他們先行。
(二)尊師禮儀
1.每天第一次見到老師要止步立定鞠躬問好:“老師早”或“老師好”、“校長好”、“阿姨好”,“叔叔好”。
2.排路隊五人以上向教師招手、點頭問候。
3.進出校門、教室、上下樓梯時遇到老師,應讓老師先行。
4.上、下課起立,站在座椅一側,雙手自然下垂,向老師行鞠躬禮。
5.課堂上準備提問、回答問題、有事報告先舉手,老師同意后方可發(fā)言。
6.進入教師辦公室要先喊“報告”或敲門經允許再進入,聲音以室內人聽見為適度。
7.與教師談話應站好,認真聽,不可東張西望,兩眼應注視老師。
8.對老師的錯處要有禮貌地指出,要讓教師有思考和商量余地。
9.見到領導、家長、客人應先主動問好。
(三)師生常用語:
1.師生相遇:“老師好!”“老師再見!” “叔叔好!阿姨好!校長好!”
2.請求老師幫助:“老師,我有一個問題沒有聽明白,您能不能給我再講一講?”
3.匯報工作:“老師,這是我們班的作業(yè)本,全部收齊了?!薄袄蠋?,我有事找您,您方便嗎?”“老師,近來班里發(fā)生了一些事情您什么時候有空,向您匯報一下?!?/p>
(四)同學間禮儀
1.同學之間要互相問候、打招呼。早起說聲“早”,平時見面點點頭、笑一笑或說 “你好”。
2.尊重女生,不與女生爭搶座位,表現(xiàn)出“女生優(yōu)先”。
3.不嘲笑或者惡意評價同學的考試成績,不以傷害別人感情的方式取笑別人。
4.不形成小圈子或者為了排擠別人組織小團體。
5.按順序排隊,從不加塞,不推擠前面的人,或者故意拖延時間阻礙后面的人。
近年來,我校德育工作常抓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教育,從小處著手,體現(xiàn)細節(jié)特點;以課堂為中心,以少先隊活動為載體,爭取達標為激勵機制;在工作中,立支點、抓重點、尋亮點,循序漸進,強化訓練,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我校堅定不移的堅持德育為首,實施素質教育,把“全面育人、科學育人,培養(yǎng)‘合格+特長’的四有新人”作為辦學的指導思想。誠然,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教育是一個長期、艱苦的任務。小學生都得升入中學,逐步走向社會,成為社會公民。我們要讓他們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礎,以對他們終身發(fā)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周滿意;《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2004年)的實施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2]胡方;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肖燕;淺談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N];黔西南日報;2009年。
[4]穆英;從小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南寧市良慶區(qū)南曉鎮(zhèn)臺馬小學?53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