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繼珊
摘要: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改革和發(fā)展,對小學教育教學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除了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要會育人,特別是在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的時代,教育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學會如何做人,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除了要體現(xiàn)語文的工具性,還要在教學中體現(xiàn)語文的人文性,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將小學語文學科的育人功能發(fā)揮到極致。
關鍵詞:小學語文;育人;途徑?中圖分類號:TU?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06-127
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是近年來教育部門對于教學活動提出的新要求,教師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必須以德為先,讓學生先學會做人。然而在現(xiàn)在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許多教師只注重“教書”,而忽視了“育人”,特別是忽視了對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它除了有基礎的語文知識外,對于學生的品質、道德觀念、人文內涵的培養(yǎng)有著很大的幫助,而且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講,語文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因此,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學在育人中的作用,調動教師加強德育工作的積極性,對達到教書育人的教學目標,就顯得特別重要了。那么,在育人工作中,應如何充分發(fā)揮小學語文教學的作用呢?
一、大力加強師德建設是育人工作的前提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擔負著教書育人、傳播人類文明、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重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也不應該專讀書,其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辈剪敿{曾經(jīng)說過:“教師是教育過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義的人物,是學生可以視為榜樣并拿來同自己做比較的人物?!苯處熓菍W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他們的一言一行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所以必須對自己的人格修養(yǎng)提出嚴格的要求,要以身作則,這樣才能真正為人師表。一方面,廣大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切實增強使命感和責任心,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人格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另一方面,教師要全方面關心、愛護學生,充分尊重學生,促進學生人格的完善。在教學中主動將思想教育融入到各個環(huán)節(jié),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語文教材中不乏會有一些經(jīng)典之作,文章中往往都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置身于文中,體驗文章的語言美,感受作者情感發(fā)展,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及對待事物的看法,讓學生形成獨立的人格和健全的思想。另外在學習中學生可以通過語言文學來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對于社會的現(xiàn)象有明確的分辨能力,讓學生懂得發(fā)揚真善美,摒棄假惡丑。
二、提高課堂授課藝術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是育人工作的關鍵
課堂教學是育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是學生注意力最集中、求知欲最強的場所。這就要求教師要在課前一絲不茍地認真?zhèn)湔n,課中用生動幽默風趣的語言來開拓學生的視野,發(fā)展學生的智慧,擴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比于其他學科的教學,面對一些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敘述來完成知識的講解,從而達到教學要求,可是相對于語文學科,知識的本身就是由語言構成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提高課堂授課藝術顯得尤為重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提高授課藝術的同時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如在學習《蝙蝠與雷達》這一課時,課文主要講了科學家通過反復試驗,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原因,并從中受到啟發(fā),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收集生活中哪些物品是根據(jù)仿生學來制造的,制作成資料卡片。有條件的話教師可以準備有關仿生學的圖片或制作相關課件,在課中活課尾適當穿插,增強教學的趣味性,開闊學生的視野。還可以讓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信息資料,資料中優(yōu)美的句子和得體的用語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有著一定的幫助。也可以采用表演的方式,創(chuàng)設“仿生學科普知識展覽”的情境,讓學生當“小小講解員”上臺介紹,下面的“觀眾”現(xiàn)場提問,使對課文內容的體會與口語交際整合起來。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對于同樣的事物會有不一樣的看法和情感體驗,這也是學生進步的體現(xiàn),而且這樣的討論也很大程度地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成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
三、加強教學實踐是育人工作的催化劑
語文雖然作為文學類學科,但其應用性也是很強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語文的工具性,以此實現(xiàn)對學生教育的全面發(fā)展。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對教材內容的講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感到枯燥乏味,對于語文的學習沒有用武之地。因此,教師應該找準時機,為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的機會,這樣對于學生全面發(fā)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比如,在語文教學中,寫作占據(jù)了重要的部分,因此在教學活動中,針對一些好的用語和優(yōu)美的句型結構,教師可以針對這些知識讓學生進行模仿,以此來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應用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再比如,豐富的語言知識的儲備,對于寫作能力和口語能力的提升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口語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對于好的段落和用詞多加閱讀,形成自己出口成章的習慣,從而提升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結語:綜上所述,隨著教育部門對語文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只單純地傳授教材上的知識已經(jīng)不能滿足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而且也背離了當今社會對于人才發(fā)展的要求。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開展綜合素質教育的教學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步入社會后能夠順利適應社會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要不斷研究育人理論,積極探索新的育人途徑,在教學工作中切實落實育人方針,充分發(fā)揮教師在育人中的作用,才能把學生真正培養(yǎng)成對國家發(fā)展和民族復習有用的人才,為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貢獻力量。
合浦縣石灣鎮(zhèn)紅錦小學?53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