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燕
摘要:在新課改與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學工作不僅僅為知識技能的傳授,還在于道德、情感、品質的強化,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尤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與精神,學生才能在合作互動中實現全面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6-361
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對教育事業(y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培養(yǎng)更優(yōu)質的學生,必須從小學做起,對教育事業(yè)進行深化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尤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既要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語文基礎以及學習思維的構建,同時又要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在此背景下,以合作學習為途徑的教學方法逐漸出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不僅有助于語文教學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還加強了學生間的交流,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一、合理分組,各有分工
當然,如果想要實現小組合作教學的既定目標,做好備課只是最為基礎的部分。更為重要的是教師要合理地、科學地進行小組劃分,保證組內成員有事可做。那么,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能夠清楚認識和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性格和學習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留意每一位學生的課堂表現是怎樣的,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要知道,一個班級里面不可能個個成績拔尖,也就是說,班級里面總會有優(yōu)等生、中等生以及后進生。而教師在分組的時候要注意這三者之間的平衡,這樣有助于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碰撞出不一樣的思想火花。而且,同一個小組中的優(yōu)等生還能夠帶動中等生和后進生共同學習,從而使得大家能夠共同進步。如果一個小組中學生的成績和能力都差不多的話,則不利于發(fā)揮小組合作教學的成效。在完成小組劃分后,教師可以讓小組內成員自由分工,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有足夠的選擇權,而這也更利于成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進一步促使合作的完成,且還能夠讓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發(fā)揮,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
二、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
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有效分組外,還需要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提高小組合作的趣味性,進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在生生互動過程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并且?guī)椭鷮W生輕松掌握所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鳥的天堂》時,教師可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相關的教學課件,使學生直觀地了解眾鳥生活的場景,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然后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鳥的天堂是怎么形成的?都有哪些鳥類?人們如何保護鳥類?等等。學生通過相互討論有效解決問題,從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并且在發(fā)表見解時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進而提高了小組合作效率。
三、引導學生合作創(chuàng)新,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
學生是語文課堂的主要參與者,教師作為課堂的引領者,要給予學生積極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創(chuàng)新思維。
例如,在學習課文《咕咚》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對“為什么小動物們都跟著兔子一起跑,只有野牛提出異議”這一問題進行科學性的探究和分析,讓學生能夠借助核心素養(yǎng)理念來探究文本的本質,揭示并深化文本主旨。這樣,教師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活躍性。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時,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創(chuàng)新思維,也需要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深入學生群體當中,了解本班學生的興趣點,做好科學的引導工作。教師要想實現高效的合作學習,就需要把握學生的思維特點進行教學引導,有效地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拓寬學生的學習思維,提高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熱情和動力。如在合作學習《蘋果里的五角星》一課時,教師可以增加一些小實驗,用實際行動揭示課文主旨“實踐出真知”。教師在上課前要求每個合作小組帶好實驗工具。然后,在教學伊始,拋出問題“蘋果里怎么會藏著五角星呢?”,在教師的層層分析解讀后,學生在合作小組中動手實踐,求得真知。
又如《讀書莫放攔路虎》一課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字典,自己實踐查字典的方法,進而更深刻地理解課文《讀書莫放攔路虎》的深刻內涵———動手實踐的重要性?!短O果里的五角星》和《讀書莫放攔路虎》這樣的課文不僅需要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更考驗教師的課堂引領能力。教師要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實際情況逐步引領學生攻克課文的重點難點,使學生能夠順利地把握語文學習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也要針對學生在日常學習當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科學的指導和有效的點撥,從而幫助學生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充分地體現出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只有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才能夠積極發(fā)揮自主學習的優(yōu)勢,大膽表現自我。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要引導學生學會歸納和總結,讓學生的語言能力得以提高,使學生能夠在學習和創(chuàng)造當中積極地發(fā)揮出自身的價值,增強學生在合作當中的互動交流能力,讓學生在團隊協作當中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團隊精神。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但這也離不開老師等教育工作者的不斷探索、努力創(chuàng)新,從而促進教學質量提高,推動教育事業(yè)不斷向前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何燦凌.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0(16):5-6.
[2]趙鳳娟.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12):85.
[3]向萍.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8(35):5.
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古縣渡鎮(zhèn)鐘岸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