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在進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對話與學生進行有效地溝通。對話是一種重要的教學策略,不僅有利于促進師生、生生互動,還能提升課堂中的教學效率。在這里,筆者以加強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為目的,基于大量的教學實踐和經(jīng)驗,探討了對話在閱讀教學中的原則和實踐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對話策略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組織開展多樣化、多元化的對話教學,不僅能夠活躍學生思維,提升課堂氛圍的整體活力,還能增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吸收消化效果,有效地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考能力、交流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等,顯著提高閱讀教學課堂目標的完成。因此,教師可以立足于對話原則,結(jié)合課程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科學合理的設計課堂對話活動,把對話教學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出來,以此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對話原則
(一)開放原則
對話應該以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等形式為主,要想這些對話順利展開,就要學生充分參與其中。所以,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對話必須遵守開放原則,給予學生相對開放的對話空間,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對話氛圍,進而發(fā)揮對話教學的功效。盡量不設置前提條件,讓學生自由放松的境界下,暢所欲言。在開放對話原則下,教師鼓勵學生、啟發(fā)學生,允許學生自由表達,充分想象,營造一種輕松、民主、開放的閱讀氛圍,這樣學生才會敢想、敢說。
(二)縮小界限原則
在閱讀對話過程中,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消化受自身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生活經(jīng)歷等諸多因素影響,對一些有深度的思想、精神、情感無法真正的體會掌握。所以,教師在組織對話教學活動時,應當遵守縮小對話界限原則,盡量不探索過于深奧的問題,從淺層次問題入手,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的對話,可能會使對話教學效果更佳。從學生自身生活入手,設置切合實際情景,讓學生有話就說,敢于表達,勇于創(chuàng)新。
(三)多樣化原則
對話形式很多,不局限于單純的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人與文本、人與物、人與自然之間也可以對話,也不受限于傳統(tǒng)的一對一對話或生生對話、師生對話,提倡多元對話,如從小組合作對話到跨年齡跨學科之間的對話;從師生對話到社會不同階層人物的對話?;诖?,高中語文閱讀課堂上的對話教學要遵守形式多樣化原則,通過靈活、生動、多樣的對話形式來促進學生充分參與課堂,增加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閱讀感受力。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對話策略
(一)親切對話,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對于學生而言,一旦對某位教師產(chǎn)生了親切感,就會喜歡這個教師的課,更愿意與之對話交流。因此,高中語文閱讀課堂上,教師應當親切的對待學生,親切與學生對話交流,營造一種和諧、融洽的對話氛圍,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多換位思考,才能走進學生心理,成為學生的真正朋友。
例如,在講授高中語文“我有一個夢想”這一節(jié)課時,上課一開始就可以用接地氣的親切語言與學生對話,如:讓學生談論自己的夢想,也談談老師自己的夢想的歷程,自已在實現(xiàn)夢想過程中遇到過的挫折,坦承地與學生交心,微笑著面對學生,而不是直接冷冰冰的開始閱讀講解課文內(nèi)容。學生看到筆者的表情、動作,瞬間感到輕松,學習壓力減少了,課堂氛圍活躍了,更愿意把自已內(nèi)心深處的想法、夢想分享出來,更敢于回答問題,參與課堂,對話教學效果十分理想。
(二)開放對話,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
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影響,以往的語文閱讀課堂相對比較重視教學結(jié)果,忽略教學過程,更加沒有注意到對話的重要價值。所以,教師應該基于生本理念,將對話教學引入到高中語文閱讀課堂上,營造開放性的對話環(huán)境,有效調(diào)動學生與教師、同學、文本之間對話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深度閱讀,以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達到良好的閱讀效果。
例如,在講授高中語文“傅雷家書”這一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視頻播放相關視頻,展示作者傅雷和傅聰父子的生平,創(chuàng)設輕松、活躍的教學教學,帶領學生進入課文閱讀情境。待學生初步閱讀了解課文內(nèi)容后,順勢提出“作者在這本書中想要表達什么?探索什么?”組織學生小組討論,鼓勵學生充分思考、大膽表達,形成生生互動的開放性對話氛圍,讓學生在對話交流中加深自身的閱讀體驗,深度的理解掌握課文內(nèi)容和作者思想情感。
(三)多元對話,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在高中語文閱讀課堂上,教師要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引導生生對話、師生對話和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搭建多元對話教學模式。
例如,在講授高中語文“荷塘月色”這一節(jié)課時,教師讓學生兩人一組合作進行課前預習,學生通過資料搜集、對話交流來互通有無,事先了解掌握課文的脈絡結(jié)構、作者生平等。課堂上,以提問方式了解學學生課前預習成果,回答了予以表揚,回答錯了予以鼓勵。講解課文中的描寫內(nèi)容時,作者采用了融情于景、動靜結(jié)合以及通感等表現(xiàn)手法,來體現(xiàn)荷塘月色的美麗景色,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有的學生對此理解不夠深刻,教師通過多媒體以聲像結(jié)合的方式再現(xiàn)課文文本情境,以情激情,引起學生共情,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感悟文本語言,進而體會荷塘月色的美好和作者的情感。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對話,要遵守開放原則、縮小界限原則、多樣化原則等,采用多種形式的對話活動,盡可能的營造出開放性的對話氛圍,予以促進生生對話、師生對話和學生與文本對話,保證對話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徐姣姣.分析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對話策略[J].文存閱刊,2018,000(007):143-144.
[2]馬富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對話策略探析[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8,000(008):267.
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三中學 張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