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念
摘要:軍校學員在服從上級命令指示的同時,也會有個人期望,而這樣的期望決定了其服從程度。本文以服從的期望理論為基本立足點,采取自編調(diào)查問卷的方式,從個人成長、他人認同、自主支配、休息放松以及后勤保障五個方面,結合實際情況對軍校學員的管理需求進行調(diào)查,分析軍校學員服從行為的心理期望特點,找出心理期望的滿足與服從行為之間的關系,提高軍校學員的自主服從意識,為院校管理模式的改進與完善提出科學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服從;期望理論;軍校管理
引言
軍隊院校是我軍培養(yǎng)基層部隊指揮員的主陣地,擔負的使命十分重大。然而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院校的基層連隊很大程度上存在管理模式粗放,管理思維老套的現(xiàn)象,這對我軍優(yōu)秀后備人才的培養(yǎng)帶來了一定隱患,值得我們?nèi)フ覝蕟栴}解決問題?;鶎硬筷牴芾淼难芯恐?,大多把管理重點放在管理者這一角度上,探討如何進行由上至下的管理控制。而從被管理者——軍校學員的角度上對管理行為進行思考的甚少,即使有關于被管理對象的研究,也是從管理者的角度研究如何運用強制性措施來調(diào)動軍校學員的積極性,增強學習和軍事訓練的動力,以提高軍校建設水平。而事實上,軍校學員本身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zhì),思維活躍,具有很強的主觀能動性,在管理上忽略其主觀能動性,將之處于被動地位,容易導致管理措施落不到實處。相反,如果管理者能夠充分重視軍校學員這一群體,積極引導,將會給院?;鶎舆B隊的管理帶來極大的便利。
1服從的期望理論的主要觀點
國內(nèi)外學者先后從不同角度對服從行為和期望理論進行了研究。米爾格拉姆和津巴多的實驗對服從的研究開創(chuàng)了對服從行為研究的先河,雖然在結論上還缺少一個科學細致的理論體系、但關于服從行為的很多研究結果仍值得借鑒參考。國內(nèi)學者運用期望理論對高校教育以及企業(yè)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較多的研究,很好的利用了期望理論對實際工作進行指導。東北大學宋官東教授在國外研究的基礎上,對服從行為進行了系統(tǒng)全面的研究。他認為服從行為是從眾的一種特殊化形式,是主體出于避免客體懲罰或獲得客體獎勵而作出的一種消極的不一致的利己行為。但是在一定條件下,服從可以轉化為具有積極情感體驗的遵從行為,并且他認為服從行為具有一定的心理期望,為服從行為找到了更深層次的歸因。路杰在《如何贏得服從——“如何贏得權威”系列文章》中從服從的心理動因、服從的層次、服從的心理轉型、服從的心理周期與滿足反抗和贏得服從幾個角度出發(fā),從行政管理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對領導權威的獲得對服從的過程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闡述。他認為,服從的過程不是一味的壓制,更不是一味的滿足,而是兩者兼有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是一個不斷鞏固的過程。
期望理論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弗魯姆于1964年在他的《工作與激勵》一書中進行了全面的闡述。他認為,如果個體認為一個目標的達成對其本身來說是有益的,并且通過個體自身的努力,該目標是能夠達成的,個體就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去達成這個目標。
期望理論從服從的歸因出發(fā),對服從行為的模式進行了很好的解釋,并對服從行為的管理控制提供了很好的科學依據(jù)。服從的期望理論就是基于期望理論的角度,對服從行為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的理論。就服從行為本身而言,服從行為的情感體驗是消極被動的。就服從行為的目的而言,也僅是主體為了免受客體懲罰或者獲得客體獎勵,在主觀心理上沒有達到內(nèi)在接受。雖然主體最終的行為結果與客體的要求相一致,但主體或多或少存在抵觸不理解的現(xiàn)象,影響了主體的行為動力,不利于達到客體的理想效果。其次,服從行為本身是個體的決策與博弈過程。在決策選擇過程中,個體自然會選擇對于自身較為有利的方式方法。當服從行為對個體的效益大于個體為之付出的代價時,個體會選擇很好的服從,反之,個體就會選擇不服從或者消極軟抵抗。因此,服從的期望理論認為個體的服從行為受個體期望的影響:當個體對于目標的期望值以及效價較高的時候,個體愿意為達成目標所付出的努力程度越高,服從程度也越高;當個體對于目標的期望值及效價較低的時候,個體的努力程度越低,服從程度也就越低。當個體的期望一致能夠得到滿足,個體就會對客體的態(tài)度、指示等產(chǎn)生內(nèi)心接受,并將客體的態(tài)度、指示內(nèi)在化。此時,個體行為不再是利己的,而是利他的,個體對客體從服從行為轉化為遵從行為。服從的期望理論主要證明了服從行為并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特殊的從眾行為,它是受期望所影響的。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提高個體的期望水平對其服從行為產(chǎn)生影響,最終達到提高服從程度的目的。
2軍校學員對管理的需求調(diào)查
根據(jù)服從的期望理論,主體的服從程度受其主觀需求的滿足程度影響。為更好的利用服從的期望理論對軍校連隊管理進行研究,明確軍校學員對管理的需求本研究采取自編問卷的方式,從個人成長、他人認同、自主支配、休息放松以及后勤保障五個方面,結合實際情況對軍校學員的管理需求進行調(diào)查。
2.1研究對象
本調(diào)查在某軍校展開,共發(fā)放問卷200份,回收200份,經(jīng)過處理,有效問卷190份,有效率達到95%。參與調(diào)查的190名學員中,青年生為141人,占74%,部隊生為49人,占26%;大一年級為70人,占36%,大二年級為69人,占36%,大三年級為23人,占12%,大四年級為28人,占14%;共有71人正在擔任骨干或曾經(jīng)擔任過骨干,占總人數(shù)的37%,119人未擔任過骨干,占63%。
2.2調(diào)查結果
經(jīng)過對問卷調(diào)查結果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軍校學員對于不同維度的管理需求程度各有差異。同時,年級、生源性質(zhì)的差異以及是否擔任過骨干對軍校學員的需求也有著明顯的影響。
2.2.1軍校學員管理需求種類的差異
對問卷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軍校學員個人成長、他人認同、自主支配、休息放松以及后勤保障五個方面的需求程度如圖4.1所示:
通過上圖可知,軍校學員在個人成長、他人認同、自主支配、休息放松、后勤保障上需求程度都較高。其中,對于自主支配的需求度最高,52.8%的調(diào)查對象表示非常需要,45.1%的調(diào)查對象表示需要。而僅有36.2%的調(diào)查對象表示非常需要他人認同。橫向比較五個維度,發(fā)現(xiàn)對自主支配的需求程度最高,表明在軍?;鶎庸芾碇校娦W員的自我支配時間較少,大部分時間都只能跟隨連隊計劃安排,沒有更多的時間發(fā)展個人興趣愛好;而對休息放松的需求則較低,表明軍校學員的休息時間基本能夠得到保障。
2.2.2軍校學員管理需求的年級差異
就軍校學員各年級對管理的需求差異而言,大一年級與大四年級的差異化較為明顯。表1為大一年級各維度需求層次表:
通過表1可看知,大一學員對自主支配時間需求較高,60%的調(diào)查對象表示非常需要自主支配時間。這表明大一學員剛進入一個新的陌生環(huán)境,各方面受限制較多,個人可自主支配的時間較少。
通過表2可知,大四學員對個人成長的需求遠高于對其他幾個維度的需求。說明大四學員面臨畢業(yè)分配,個人成長方面的優(yōu)勢有利于畢業(yè)綜合評定得到更多的加分,對將來選擇工作單位有直接影響。
2.3對具體管理措施的調(diào)查分析
自編調(diào)查問卷的第三部分,列舉了十項軍校基層連隊常見的管理措施。根據(jù)調(diào)查問卷的結果顯示,72.11%的調(diào)查對象表示對連隊利用休息時間搞整頓不滿意或很不滿意,58.95%的調(diào)查對象表示對午休時間出公差不滿意或很不滿意。這一數(shù)據(jù)表明這兩種管理措施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違背了學員的基本生理需求。而分別有55.26%和29.47%的調(diào)查對象表示對減少連隊不必要的管理程序表示滿意和很滿意,49.11%和25.35%的調(diào)查對象則對設立連隊意見箱表示滿意或很滿意。這表明,充分把握學員的主觀能動性,把學員的主觀需求放在首要位置的管理措施更能夠得到大多數(shù)學員的認同。
3提高軍?;鶎舆B隊管理效率的對策
通過自編問卷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軍?;鶎舆B隊在日常管理中多以管理者的主觀意向進行管理,對學員的客觀需求滿足較少。為了使管理措施貫徹得更加徹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
3.1管理措施的制定應該更加合理
在軍?;鶎舆B隊的管理中,部分管理措施忽略了學員的客觀需求,脫離了客觀實際,導致學員對此部分管理措施產(chǎn)生抵觸心理。甚至這種抵觸心理泛化,導致學員對連隊所有管理工作產(chǎn)生抵觸心理,直接影響到連隊的建設發(fā)展。例如部隊的“傳統(tǒng)”:一人生病,全體吃藥——即一人犯錯,整個集體一起受罰。這種管理措施一方面對于犯錯誤者沒有起到“治病救人”的效果,另一方面會讓其余人員產(chǎn)生消極和反抗心理。
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首先應該是切合實際。對于學員而言,他們是管理措施實施的主要對象,如果管理措施脫離了學員的主觀實際,那么這項管理措施就失去了土壤,得不到有利的執(zhí)行。其次管理措施應該以積極鼓勵為主。管理措施不能僅僅規(guī)定哪些事情不可做,做了不可做的事就會受到怎樣的懲罰,而應該是以積極鼓勵為主,即鼓勵學員積極作為,并適時的進行表揚和認可。最后,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應該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如果管理措施朝令夕改,會使管理措施的權威性下降,同時會使學員產(chǎn)生無所適從感,逐漸發(fā)展為對管理措施的不信任和不服從,而穩(wěn)定的管理措施則會使學員對管理措施產(chǎn)生內(nèi)化的服從行為。
3.2管理措施的執(zhí)行考慮學員對管理的需求
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后還需要恰當?shù)膱?zhí)行這些管理措施。首先,執(zhí)行管理措施應該理清不同學員類別之間的差異。軍校學員是一個大群體,具有其特殊性,而在這一個大群體內(nèi)部又有具有較為明顯差異的小群體,如大一至大四各個年級,士兵生與青年生等。這些群體各自具有各自的特點,在執(zhí)行管理措施時就必須理清這些小群體的特點。比如大一學員剛進入軍校這個新環(huán)境,第一學期期末面臨文化考試掛科就護校的巨大思想壓力,在管理措施的執(zhí)行過程中就可以適當增加大一學員的自主支配時間,并積極進行鼓勵和幫助。大四學員面臨畢業(yè),比較在意畢業(yè)綜合評定對單位分配的影響。因此在管理措施的執(zhí)行過程中就可以以立功受獎等方式激勵大四學員努力學習訓練。
第二,在保證管理措施穩(wěn)定性的前提下,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對管理措施進行變通。管理措施在執(zhí)行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不適宜執(zhí)行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對管理措施進行適當?shù)淖兺?。比如?guī)定考試掛科人員不得外出,但當掛科的學員遇到父母來隊或是傷病需要外出治療的情況,應結合實際情況,有條件的允許這一類學員外出。
第三,管理措施的執(zhí)行過程中要注意對學員合理期望的及時滿足。軍校學員具有很強的主觀能動性,主觀期望的滿足直接影響其服從程度的高低。根據(jù)斯金納關于強化的概念,如果學員服從程度較高,那么就應該及時地對其合理的期望予以滿足,形成一個正強化的過程。而學員的期望得到及時滿足,又會提高其服從行為,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3.3管理者對學員合理的期望滿足應及時
合理期望的及時滿足,有利于學員服從度的提高,而合理期望如果得不到及時滿足,就會影響學員工作的積極性,降低其服從程度。作為管理者,首先要對學員的期望進行分別,辨別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在連隊日常管理中,會有部分學員不遵守紀律,但在評選優(yōu)秀學員的時候,卻想當然的認為自己應該獲得優(yōu)秀學員的稱號。而這與評選優(yōu)秀學員的規(guī)定是不相符合的,對于不合理的期望,應對此進行積極引導,以便從根本上使學員認識到此期望不能得到滿足的原因,減少不服從行為的產(chǎn)生。對于合理的期望,應該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及時予以滿足,在完成任務之后再根據(jù)其完成任務的質(zhì)量進行適當?shù)募?,通過這樣一個期望滿足的動態(tài)的過程,對學員的服從行為進行控制,提高其完成任務的積極性,從而達到管理的目標。
4結論
軍校學員在日常具有相當強的主觀能動性,具有較多的主觀期望。如果對當中合理的期望進行滿足,就能很好的提高軍校學員的服從程度。在文中提出的幾點對策建議均結合當前軍?;鶎舆B隊管理實際,可行性較強,能夠達到提高軍?;鶎舆B隊管理效率的目標。軍校基層連隊的科學管理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關乎著軍隊未來一線指揮員的素質(zhì)培養(yǎng)以及軍隊戰(zhàn)斗力的生成,重要性不言而喻。
參考文獻:
[1]宋官東.遵從行為的新觀點-三種經(jīng)典心理學理論的解釋[J].社會科學輯刊,2004,(3):186.
[2]路杰.如何贏得服從-“如何贏得領導權威”系列文章[J].當代蘇州,2004,(14):46-47.
[3]宋官東.服從行為的心理學研究[J].心理科學,2008,(1):249-252.
[4]郝德鴻,柳艷麗,胡慧雄.基于弗魯姆期望理論的高職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J].科教文匯,2012,(14):188.
[5]王七萍.淺談弗洛姆期望理論對知識員工管理的啟示[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14):39.
(武警警官學院四川成都 ?6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