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從未有過酒店從業(yè)經歷,但汪成的手藝在業(yè)內赫赫有名。他是中國資深烹飪大師,國家高級技師,蘇幫菜、蘇幫面第三代非物質文化代表性傳人,蘇州半月齋餐飲掌門人。大半輩子與餐飲打交道,始終堅持與時俱進,專注傳統(tǒng)美食研發(fā)與改良。
白案紅案皆通師承著名船點大師朱阿興
1952年,汪成出生在天堂蘇州,那個年代出生的人,大多經歷過上山下鄉(xiāng),教育斷層,但正因為深處這樣的特殊歷史時期,這些人通常都會有一門手藝在身,汪成也是。
汪成的廚藝就是在那時候打下的基礎。上山下鄉(xiāng)時期,他在農場大食堂炊事班,后來到長城電扇廠食堂做事務長。1997年,蘇州市籌建新的市政府,他又到政府食堂做事務長?;蛟S是對美食的偏愛,雖非科班出身,汪成對餐飲的熱情和執(zhí)著讓他能夠在這個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傳統(tǒng)行業(yè)講究譜系,講究傳承。汪成在白案(點心)、紅案(菜肴)領域都稱得上是專家,他曾進入蘇州老字號糕點店黃天源學習蘇式糕點制作,在蘇州糕點二廠(稻香村前身)學習蘇式月餅制作,在觀前廣州食品公司學習廣式糕點,在南京大三元學習西點,后拜得月樓著名船點大師朱阿興為師,為日后點心造詣奠定了基礎。
幾乎同期,拜淮揚菜宗師、梅府家宴傳承人——王致福大師為師。汪成在退休后,被蘇州多家五星級酒店、老字號餐飲店聘請為技術顧問,活躍在蘇州餐飲界,2019年初,他動了一次手術,因精力受限,停掉了之前所有的顧問工作,只是與美食打了幾十年交道,突然停歇很不習慣。這些汪成的兒子汪濤都看在了眼里,他心想讓父親老有所樂,不如幫他開一家小店吧,于是就有了半月齋。
手藝人開餐飲店希望帶大家吃真正的蘇州味道
就這樣,2019年8月,半月齋誕生了,店鋪不大,70平方米左右,以蘇式風味為主。汪濤告訴記者,“雖然我們是比較成熟的手藝人,但對做生意并沒有把握,我們更多地專注于如何把東西做好,能夠讓大家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蘇州風味?!?/p>
事實上,好吃的東西是可以口口相傳的,堅持良心制作,總有一天會被人認可。當年9月份,他們做了一款火腿蔥豬油月餅,成為爆款。此后,半月齋慢慢被大眾知曉。
但他們并沒有因為嘗到了一次甜頭而選擇專做爆款,汪濤直言,從商業(yè)盈利模式來看,推爆款是合理的,但從蘇州人的角度出發(fā),我們更希望遵從時令規(guī)律,不時不食,過時不食。我們會根據不同的季節(jié),推出相應的美食。比如春季限定:青團子、刀魚餛飩、醬汁肉、筍油拌面,比如古法掛粉湯團在溫度高的時候做容易發(fā)酸,所以只在冬天供應。湯團由于現煮的話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現在的人節(jié)奏快,不愿意花太多時間等待,我們采用預定制,當天制作、當天發(fā)貨,以保證口感。
蘇州從南宋以來很講究消費體驗,食客對食物都有考究。半月齋推出的非遺船點就是食物發(fā)展到的一個極致境界,一物一形,一點一味,一種簡單的豆沙就有八九種風味變化。還有傳統(tǒng)蘇州點心羌餅,最樸實的蘇州點心蘇州味道,現在反而沒人在做了,但事實上半月齋推出后很受大家喜歡,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
墨守陳規(guī)勢必會被淘汰希望能做出適應年輕人吃的東西
記者了解到,目前半月齋供應上百種點心和幾十種菜肴,無論是腐乳酥、山楂酥、桔香山藥、孜然牛肉酥餅等新式點心,還是菊花魚、紅棗煨排骨、黑椒素雞腿、大蝦小蝦一鍋燉等創(chuàng)意菜肴,都不算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蘇幫菜,而是根據現代人的口味做了些許改良。
“雖然有些傳統(tǒng)美食就該是那個味道,比如蔥豬油火腿月餅少了油酥就會走樣。但有些食物完全可以創(chuàng)新改良,以前的人缺乏油水,條件好了之后,燒菜習慣重油,而現在大家又開始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開始減糖減油,所以我們也會根據當代飲食習慣去做一些調整,我們希望能做出適應年輕人吃的東西?!?/p>
汪濤表示,按照傳統(tǒng)吃法,糕大多是熱著吃的,而我們現在做的一些品類糕就可以涼吃,更符合年輕人的消費習慣,一塊玫瑰拉糕配上一杯茉莉花茶,就能度過一個閑適愜意的下午。相比西式的下午茶,蘇式的更加符合蘇州人的胃。接下來還會推出下午茶盲盒,用新的概念吸引年輕人。
“我們只能代表自己,不能代表圈子,堅持本心,盡自己能力,專注研發(fā)和改良,做好蘇幫菜、蘇幫店,我們不僅要告訴年輕一代,蘇幫菜不是單單甜而是以甜開口,咸收尾,咸鮮回味的,也要緊跟時代,與時俱進,不進步勢必會被淘汰?!?/p>
汪成父子倆一致認為,做餐飲必須吃得起苦,耐得住寂寞,過去都是“學徒三年幫三年,十年出師”,如今拜師學藝雖然不需要耗時這么久,但作為前輩,他們希望后來者能對美食有認知,有期許,對未來職業(yè)有整體規(guī)劃。為了更好地傳承,汪成與蘇州電子信息學校聯動,成立汪成蘇幫菜傳承工作室,希望通過一代代傳承,培養(yǎng)更多的餐飲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