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婧茸
驚蟄一過,萬物復(fù)蘇,春天的纖纖細手溫柔地撫摸著蘇城。早春三月,蘇州春光乍現(xiàn),一瓢水一捧花,一幅春天的畫面正在躍然紙上。親愛的你,有哪些瞬間讓你感受到蘇州的春天來了呢?
打開電視,新聞頻道開始報道今年的香椿頭多少錢一兩。
園林里的各色花朵開始吐露芬芳,姹紫嫣紅起來。
周末去上方山的路,又開始堵了。
騎車在馬路上,縹緲的柳絮隱隱約約撞在了臉上。
一夜推窗滿眼綠。
在飲馬橋等紅燈,猛然抬頭發(fā)現(xiàn)路口的玉蘭掛滿了枝頭。
爸爸得意地拎著新炒的碧螺春回家,說這是江南最清雅的春味。
月光碼頭、天主教堂、獨墅湖教堂拍婚紗照的新人們變多了。
各種糕團店開始出現(xiàn)青團子的身影了。棗泥的、豆沙的、蛋黃肉松的……軟糯得可愛。
春筍上市了,菜場里的阿姨阿婆們認真挑選著春筍,商量著晚上要燉一鍋鮮掉眉毛的“腌篤鮮”。
觀前街上,有人短袖短褲,有人棉襖羽絨服亂穿衣的時候又到了
朋友圈陸陸續(xù)續(xù)有人開始曬陽澄湖美人腿的油菜花,上方山的櫻花,樹山的梨花了。
下午6點過后,天還亮著。
晚上睡覺,會不自覺地把腳伸出來。
夜宵局上,每一桌上幾乎都有一盤肉質(zhì)飽滿,口感肥美的醬炒螺螄。
蘇州經(jīng)典的爬山靈白線路,到了周末都是踏青的小伙伴。
到了晚上,大家都不自覺地和家人來到環(huán)古城河步道、環(huán)金雞湖濱水步道健步走。
每天下班回家,看見外婆在沙發(fā)上撥蠶豆,江南最糯的蠶豆“牛踏扁”要吃上一陣子了。
馬蘭頭、枸杞頭、菊花腦,這些來自大地的饋贈,都上了餐桌。
留園的紅山茶、忠王府的紫藤、網(wǎng)師園的“十三太?!?、藝圃粉紅的薔薇開始在攝影師的鏡頭下比起美來!
去蘇州中心買奶茶,開始要冰點的了。
蘇州博物館門前漢服拍照的小姐姐多了。
同德里、同益里的陽光更好看了。
隔壁家的王叔和張爺,又開始去皮市街掃貨了。聽說植樹節(jié)前后是種花的好時機。
深夜的平江路,貓叫四起。
春風里有酒釀餅甜甜的香味。
桂花公園上空的風箏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