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堅棟
摘要:科學探究實驗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是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有效方式之一。然而,傳統(tǒng)的小學科學探究實驗教學方式導致小學科學教學課堂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沒有充分考慮到對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和能力培養(yǎng)和提升,不能深入挖掘出學生的科學探索潛能。基于這一點,本文主要探討了如何對小學科學探究實驗進行改進與開發(fā),以期小學科學教育工作者的成功教學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探究實驗;改進與開發(fā);小學科學
前言:
小學生的年級尚小,仍然處于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心與探究欲望的重要階段。因此,小學科學教師應該重視起小學科學探究實驗,對小學科學探究實驗進行相應的改進與開發(fā),充分發(fā)揮科學探究實驗的重要優(yōu)勢,深入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和科學探究能力,從而為我們的國家培養(yǎng)未來優(yōu)秀的科研研究工作者奠定殷實的基礎。
一、借助信息技術,提高學生對科學探究的熱情
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科學這一學科更加考驗學生的思維境界和探究能力。在以往的小學科學探究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采用讓學生進行“無操作式”的方式來進行科學教學,使得科學課堂顯得非常乏味和無趣。因而,在實際小學科學探究實驗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偉大力量,實現對小學科學探究實驗的優(yōu)良改進,從而讓小學生以更加輕松的心態(tài)地學習和吸收科學實驗知識和內容,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學“動物的卵”的這一課的過程中,為了將小學科學探究實驗融貫在小學科學教學課堂的始終,為了改進和開發(fā)小學科學探究實驗,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相應的“探究性”的課后作業(yè),如讓小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在網絡上查詢如何進行養(yǎng)蠶?蠶的生活習慣是怎樣的?蠶在什么階段會吐絲和化繭?,緊接著,讓學生充分地了解、認識和掌握這一節(jié)科學實驗課堂的主要教學內容,教師可以讓小學生根據他們所了解和收集到的關于養(yǎng)蠶的資料,來在家里面自行進行養(yǎng)蠶活動,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科學探究欲望和動機,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給自己養(yǎng)的蠶取一個名字,并且可以跟班級的同學分項養(yǎng)蠶的經驗。
再如,在教學“物質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的相關科學實驗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篩選和收集有關物質在水中溶解的慢放實驗視頻,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力量為學生清晰的展示實驗過程,同時小學科學教師也可以設計有關于物質溶解原理的科學問題在班級中開展“物質溶解原理知多少”的搶答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對于科學知識的思考和探索的積極性,以及通過引導學生以一個小組的形式來開展搶答,采用了積分制的游戲和比賽方式,調動了學生的自我競爭意識,讓學生認識到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探究,才能做好科學研究,從而為培養(yǎng)和促進學為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打下基礎。
二、創(chuàng)設問題式實驗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欲望
小學科學探究實驗教學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問題式實驗教學情境,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科學探究的積極主動性,從而使得小學科學探究實驗課堂氛圍更好地變得輕松、愉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小學科學知識的學習、探究能力,從而巧妙地將小學學生的被動式接受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
例如,在教學“種子發(fā)芽實驗”之前,小學科學教師可以巧妙地把這一科學探究實驗與之前教過的“鳳仙花的一生”的科學知識聯系起來進行教學。小學科學探究實驗教師為學生展示有關于“鳳仙花的一生”的相關圖片,提問學生:“同學們,通過觀察這一些圖片,我們可以回憶起什么樣的科學知識呢?”,學生們都會回答:“那是關于鳳仙花的成長的圖片?!?,緊接著,教師就可以繼續(xù)提問學生:“從圖片可以看出植物的成長是從萌芽開始的,那么,你們可以說一說植物的發(fā)芽需要怎么哪些條件呢?”,從而引出這一節(jié)課科學實驗課的教學主題,隨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示事先準備好的綠豆種子,提問學生:“同學們,如果我想要讓綠豆發(fā)芽的話,需要哪一些條件呢?”,從實際的角度提問可以讓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散他們的思維,從而實現激發(fā)學生對科學探究實驗的探究欲望的目的。通過這樣的科學探究實驗問題教學情境的設置,我們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欲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將所學的科學探究實驗知識應用于實際的實踐能力。
三、生活化實驗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科學學科的學科知識都來自于生活,因此要想要充分地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小學科學教師就需要從小學學生的生活實際著手,聯合生活升級來對小學科學探究實驗進行改進與開發(fā),讓學生學會在生活實際中鍛煉科學探究能力,從而達到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我們關心天氣”這一課的過程中,授課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給學生布置課后實踐拓展學習任務,讓學生自行在課后進行“天氣觀察”的科學探究實驗,讓學生觀察并記錄天氣的變化的過程,提高學生的科學實踐能力,讓學生自主思考:“到底有多少種天氣,天氣為什么會變化以及天氣會如何變化”,讓學生通過自主進行小學科學探究實驗,提高他們的科學探究水平。
再如,在教學“一天的垃圾”的這一個實驗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和鞏固學生的科學知識,教師可以給學生針對性地布置科學探究實驗,讓學生觀察和統(tǒng)計我們的校園中每天的垃圾量以及我們的校園垃圾的處理方式,在這樣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科學探究實驗能力,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讓學生意識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制作的垃圾量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據,如果沒有對垃圾進行經過嚴謹的科學處理,就會對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造成極大的污染和危害。通過結合生活情境來改進和開發(fā)科學探究實驗教學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和學生將科學探究實驗知識應用到他們的生活實際的能力,從而實現小學科學探究實驗的改進與開發(fā),最終提高小學科學探究實驗的實效性。
總結:
總之,新課程改革為小學科學教學帶來了發(fā)展機遇。這就需要小學科學教師進一步轉變教學理念,突破傳統(tǒng)教學思想束縛,能夠合理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yōu)勢,對傳統(tǒng)科學實驗進行改進和開發(fā),從而為提高小學生的探究熱情、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奠定殷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何麗娟.小學科學探究實驗設計策略與實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0,(9):117-118,121.
[2]聶磊.小學科學實驗課自主探究教學的對策研究[J].亞太教育,2020,(16):88-89.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qū)王充小學 31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