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華芳
【摘要】高中生正在人生重要成型時期,需要適應社會的要求,在與社會的交互作用過程中,通過學習與內(nèi)化社會文化而勝任社會所期待承擔的角色,并相應的發(fā)展自己個性。我們設計的成人禮儀式是源于一種心理咨詢技術,即家庭系統(tǒng)排列。因為家庭就是一個系統(tǒng),有一些法則及原則在運作。孩子們從家里肩負了一些包袱和能量?;诩彝ハ到y(tǒng)排列的成人禮儀式就是要順應愛的秩序,揪出盲目的愛,去除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讓孩子們得到自己生命的力量,轉化為覺悟的愛,建設性地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生命。
【關鍵詞】 ?成人禮 ?儀式 ? 社會化
隨著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到來,人心浮躁,我們都缺乏一顆平定的內(nèi)心,去審視自己。高中階段是學生快速成長,融入社會的關鍵期。也是他們面對社交,最不知所措的時期。他們需要去適應自己的社會新角色,去承擔該有的責任。同時,他們也要去探索這份角色背后的個性優(yōu)劣和劣勢。
[6] 投射:盲目的愛
父母寵愛孩子,就是寵愛自己。
這個觀點你認同嗎?
當孩子走進超市的玩具區(qū),看到琳瑯滿目的玩具,要這要那的時候,你會不會心軟的答應了。當孩子只想吃薯條甜食的時候,你是不是也就依著他了,只要看到他們燦爛的笑容,就忘記了自己該合理滿足需求。溺愛是毀滅性的教育方式,它會壓制而不是助長孩子的成長。對這一點的共識應該不成問題,只怕天下多數(shù)父母都知道溺愛不好,真正的問題是:
明明知道溺愛不好,但為什么,那么多的父母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溺愛行為呢?
?每個人內(nèi)心中都藏著兩個“我”。一個是“內(nèi)在的父母”,其內(nèi)容是我們對自己的現(xiàn)實父母和自己理想父母的內(nèi)化,當我們做父母時,這個“內(nèi)在的父母”就是我們自己。另一個是“內(nèi)在的小孩”,其內(nèi)容是我們對自己的童年體驗的記憶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內(nèi)化。
溺愛有很多種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父母“內(nèi)在的小孩”向外的投射。溺愛的父母將自己“內(nèi)在的小孩”投射到現(xiàn)實中的孩子身上,他們無節(jié)制地給予孩子,其實是在無節(jié)制地滿足自己。
就我在接手的咨詢案例中,很多孩子的困惑就是缺乏學習動力,即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他們學習地很迷茫,不知道人生的目標是什么,人生的追求是什么,反正就是父母希望自己考上好大學,所以就在這學習著,一切都好像是為父母做的。他們一生中都無法離開父母而獨立生活。
試想一下,我們教育工作者需要為國家培養(yǎng)怎樣的人才呢?我想應該是有思想、有主見的獨立個體,永遠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tài),對生活充滿信心,對社會滿懷熱情,勇敢地面對困難和逆境,敢于向困難逆境發(fā)出挑戰(zhàn),善于把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變成墊腳石,從而獲得成功,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那么,永遠躲在父母護翼下的孩子,能成為這樣的人嗎?這種愛可以稱之為盲目的愛,會阻礙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我們需要覺醒了,讓孩子們獨立自由地飛翔,尋找屬于他們自己的一片天空。
[7] 淡化:覺醒的愛
案例:成熟的外表,幼稚的心靈
小文是帶著忐忑又美好的憧憬進入了高中。她希望能交到很多朋友。為此,她努力迎合著別人。因為她是走讀的,有些女生就會讓她幫帶一些東西,她都欣然答應了。她以這樣的方式來獲得讓人滿意的人際關系。學校組織出去春游,有些學生來不及問家里要錢,就向她借錢了。小文的媽媽也默許了她的交友方式??墒谴河谓Y束后,她發(fā)現(xiàn)自認為要好的朋友不搭理人了。她很懊惱,身心疲憊,賴在床上睡覺,覺得腸胃不舒服。媽媽只能求助于班主任,讓班主任開導一下女兒,并且希望能給小文安排一個外向的同桌。小文和新同桌愉快地相處了很久,彼此話題也很多。但是不久后又迎來了班級大換座位,每個人都要重新組合。她接受不了,又開始腸胃不舒服,賴床了。媽媽再次求助班主任。
大家覺得這次班主任會如何抉擇呢?怎樣對待小文才算是有助于她的成長呢?對孩子來講,父母仿佛是全知全能的,孩子有什么需要,他們仿佛都可以輕松滿足。但是,對于16歲的女孩,她的需要,父母就很難再滿足了。父母不能替她學習,不能替她處理班級的人際關系,也不能替她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這個時候,受慣溺愛的女孩就會驚恐地發(fā)現(xiàn),原來有太多的問題她不能處理。于是,她陷入無法面對的自卑。這個時候,她可能就會幻想一個更“全知全能”的新“父母”,期望他能溺愛自己,并化解她現(xiàn)在的所有生活難題,就像原來的父母在2~4歲時幫她化解一切難題一樣。但是,我們需要去幫助她建立自我力量,去面對自己的問題。
高中生正在人生重要成型時期,需要適應社會的要求,在與社會的交互作用過程中,通過學習與內(nèi)化社會文化而勝任社會所期待承擔的角色,并相應的發(fā)展自己個性。 我們的孩子們需要覺醒了,需要從原生家庭中脫離出來,漸漸為建立自己的家庭而做準備。我們只有通過自主的探索,才能形成自己的自我,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在這個社會上最適合的位置。由此,我們才會有強烈的責任心,因為這一切是我們自己選擇的。
我們呼喚孩子們從盲目的愛中覺醒,升華,轉化為覺悟的愛。
[8] 升華:覺悟的愛
如何形成自己的感覺,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思想呢?
?每個人只有為自己而活的時候,才是最有力量的。我們每個人身上都附屬著一些父母的能量,只有理智地放開父母的手,帶著父母的愛,釋放自己的自主沖動,從現(xiàn)在起為自己而活,才能體驗到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
成年是人生中非常巨大的變化。除了身體變化之外,還有社會角色、任務和責任的更換。每個人的自我形象隨著世界觀的更替而發(fā)生變化,成為自己以前抵抗的世界的一部分,這對很多青年都是挑戰(zhàn)。但是,如果這一轉變不能完成,他的人生就會停滯不前。如果過渡不能完成,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后果:怪癖、物質主義、異化、無助和無力感等等。
對許多青少年來說,邁向成人這一步非常難,因為他要成為自己之前一再抵抗的世界的一部分。成人禮儀式對這種關系也非常有用。每個青年都有機會思索:我去哪兒?什么能夠給予我力量?在哪兒我感覺自己一無是處?
對家長而言,這種儀式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如果他們以前與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那么現(xiàn)在他們則一同參與到了儀式行為中。他們一起唱歌,陪伴自己的孩子跨過門檻,走進危險的世界。成人禮儀式只有在被集體認可接受之后,才能完全生效,所以家長在孩子成人禮開始和結束時都陪在他們身邊。他們告別過去的那個孩子,迎接新的他。他們親眼看著自己的孩子放下“包袱”。當孩子在將來的生活中艱難地尋找自己的位置時,父母已不能再幫任何忙。
成人禮儀式就是在少男少女年齡滿18歲時舉行的象征邁向成人階段的儀式。成年儀式顯得那么重要,我們應該怎樣完成成人禮呢?
我們設計的成人禮儀式是源于一種心理咨詢技術,即家庭系統(tǒng)排列。因為家庭就是一個系統(tǒng),有一些法則及原則在運作。每個家庭,都有非常強的內(nèi)在聯(lián)結;不管家庭成員表面表現(xiàn)如何,能否感覺到它的存在,都發(fā)揮很大的影響。孩子們從家里肩負了一些包袱和能量。
愛跟秩序的沖突是所有悲劇的開始和終結。基于家庭系統(tǒng)排列的成人禮儀式就是要順應愛的秩序,揪出盲目的愛,去除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讓孩子們得到自己生命的力量,轉化為覺悟的愛,建設性地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生命。
這個成人禮儀式是這樣進行的。先是要確定儀式對象。他們分別是孩子、真實的父母、理想的父母和代表時間的某個人。其中理想的父母是由孩子憑感覺在參加活動的人中選擇的,代表了孩子曾經(jīng)幻想過的理想的親子關系。時間則代表了儀式過程中他要面對的未來。
真實的父母事先要準備一份給孩子的成人禮物。而孩子手里也需要拿一個象征物,象征著父母以及父母過去給自己的愛。
準備工作做好后,就開始營造氛圍,進入成人禮儀式。首先是真實的父母、理想的父母形成一個半圓弧,這樣的站法是有講究的,給孩子包圍呵護的感覺。就好像它原來在媽媽的子宮里一樣,安靜地躺著,有媽媽的保護,沒有什么危險。其次是孩子站到離父母3米遠的地方。父母和孩子是相對而立。而時間代表則走到孩子的身后3米多處,代表著未來。
所有的儀式成員都閉上眼睛,深呼吸三次,讓自己放松下來,忘記自己的角色,隨著感覺應對。孩子慢慢地走著,走著,每一步都很沉重。這三米的距離就是自己從牙牙學語到長大成人的距離?;貞浿@十幾年來和父母相處的點點滴滴,孩子漸漸走到了父母的跟前。孩子看著父母的眼睛,把內(nèi)心想要說的話都說出來。這個時候,通常孩子們會囑咐,如“爸爸,雖然你老是很忙,我們之間沒有交流,可是我真的很愛你,渴望你的關愛?!薄皨寢專闵眢w老不好,以后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薄皨寢?,你別總是嘮叨,我都是大人了,能自己決定?!薄?/p>
當孩子說出心里話后,父母會及時地反饋,如“孩子,你已經(jīng)長大了,我不能陪你走下去了,你要靠自己去拼搏?!薄昂⒆?,你可以的,媽媽相信你?!碑斎挥行└改负秃⒆訒岵坏秒x開彼此,拒絕分離,對成人禮儀式產(chǎn)生阻抗。這時需要我們有耐心,給他們時間,特別是我們建議父母不要因此而不舍得孩子,這樣只會失去孩子獨立成長的機會,不要再把他拴在身邊了,應該是鼓勵他自己開始自己的人生。
接著,迎來了最艱難的一步,把象征父母以及父母呵護的東西放到父母的腳邊去,這意味著徹底放下父母對自己的保護,離開原生家庭,走向獨立自主。這一步真的是很揪心,有些孩子舍不得離開父母的護翼,害怕,擔憂,死死地握著象征物,不肯放手。這個時候老師和父母都要積極的引導,告訴他“你必須帶著父母的愛,去開始自己的新生活,我們相信你,我們也會一直關注著你,只要你需要的時候,我們還是會幫助你的。……”
最艱難的一步挺過了,孩子們就會開始形成一個全新的自我,開始第二生命之旅。帶著父母的愛和支持,他們慢慢地轉身,迎向未來。起初可能會很茫然,害怕,孤單??扇松肪褪侨绱?,他們必須走向未來。當走到未來的面前時,和她握個手或者擁抱一下。這也是最能反映一個孩子獨立面對未來的心理現(xiàn)狀的時候,有些孩子會微笑著迎接未來,可見他持有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有些孩子會忐忑不安,這部分孩子,我們要特別關注,經(jīng)常地與之溝通,幫助他們適應獨立生活。
這就是成人禮儀式。這個儀式實質上就是一個心理斷乳的過程,讓他在意識層面感覺到自己不再是小孩,而是要具有成人感和成人言行舉止。讓孩子們有意識地去迎接人生體驗,以求在生命道路上向前發(fā)展,進入新的社會角色或克服危機。
在生命的某些時刻,我們有必要放棄舊事物,從中解脫出來。在孤獨的時刻,人們審視內(nèi)心,得到了回答,變得豁然開朗,或者帶著一種憧憬繼續(xù)自己的人生。人的舊角色已經(jīng)死去 ,他通過了考驗,找到了新的方向,獲得了重生。
【參考文獻】
[1](德)烏沙莫(Ulsamer,B)著;鄭立峰譯.《家庭系統(tǒng)排列入門--如何釋放家庭愛的力 量》. ??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5-1.
[2]侯春在等著.《兒童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社會化》.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11-1.
[3]鄭和鈞,鄧京華等編著.《高中生心理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1-1.
[4]武志紅 著.《為何家會傷人: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