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潔
摘要: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作文教學也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可喜局面。《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對寫話訓練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話訓練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蔽艺J為,要想寫好作文,就要從低年級抓起,從寫話抓起。
關(guān)鍵詞: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作文教學也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可喜局面。但在學生表達熱情有所提高,基本達到文從字順地寫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議的表象下,如何讓寫實作文還原生活瞬間,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作文的習慣,仍是困擾廣大師生的一道難題。我認為,要想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就要從低年級抓起,從寫話抓起。剛步入校門的小學生正處于語言、智力、思維逐步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期,有效地利用這一階段是非常必要的。
一、記錄生活中的語言
孩子們覺得作文難,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素材可寫。從一年級開始引導孩子們記錄生活中的語言,可讓他們養(yǎng)成勤于觀察、善于積累的好習慣。生活中的語言豐富了,再寫起小作文來就得心應手了。有的老師認為讓孩子們每天寫日記或一兩句話更有助于習作能力的提高。但事實證明,孩子們大都出于應付,或記成流水帳,或在作文書上隨意抄錄一兩句。這種日復一日的重復,只能增加他們對寫作文的抵觸情緒。但記錄生活中的語言就不同了,首先是降低了難度,每天只要記下你感興趣的一兩句話就行;其次是家長、老師、同學、朋友……每天聽到那么多話,只從中選取一兩句,避免了重復;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人說話的語氣、神態(tài)各異,可以提高孩子們記錄的興趣。但是要讓孩子們養(yǎng)成習慣,還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在激勵機制上下功夫。如每天課前十分鐘讓孩子讀自己的記錄,教師給予表揚與鼓勵;在教室開辟一個墻面,作為交流的平臺;教師每周把同學們記錄的語言進行篩選,裝飾整理成本班的小報,讓同學們傳閱……總之,以良好的激勵機制刺激他們記錄的熱情,引導他們學會如何捕捉精彩的生活語言。有了一兩句話的積累,中高年級再讓他們記錄生活的瞬間也就水到渠成、得心應手了。有了實實在在的素材,相信孩子們再也不會為作文頭痛了。
二、模仿課文中佳句
我們所使用的課文,都是編者精心挑選的美文,這為孩子們的仿寫提供了良好的資源。比如“春雨,像春姑娘紡出的線,輕輕地落到了地上,沙沙沙,沙沙沙……”我們就可以引導孩子想象雪花像什么?春風像什么?閃電、雷聲又像什么?讓他們在仿寫中拓展思維,為寫好一段話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再如《美麗的小路》一文中“啊,多美的小路??!”“呀,美麗的小路怎么不見了?”“咦,美麗的小路哪兒去了?”就可以讓孩子模仿贊美、驚訝、疑惑的語氣,提高應用語言的能力。
三、記下成長中的故事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許許多多值得記憶的東西。用相機留下的只是一種表像,它的確可以喚起我們的回憶,但時間會沖淡一切,最終也許留給我們的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子或一個大致的輪廓。文字就不同了,從只言片語到致細致入微,它展現(xiàn)出的永遠是那瞬間的真實。所以,從入學開始,就鼓勵孩子用拼音記下自己成長中的點滴。盡管那些拼音可能寫的不夠規(guī)范,句子也不那么合乎邏輯,但老師和家長所做的只是給予應有的贊美并提供展示成果的平臺,因為此時,激發(fā)孩子動筆的興趣才是我們的根本目的。比如,一年級孩子大都有了換牙的經(jīng)歷,讓他們寫下來交流交流,不用評價,他們也知道誰寫得好,自己還有哪些忽略了。
四、落實好課本中的說寫要求
不論哪個版本的教材,每個單元訓練上都有“口語交際”“展示臺”等欄目,選取的都是孩子們關(guān)注的或感興趣的話題。切實落實好教學內(nèi)容,把課內(nèi)外有機結(jié)合起來,會極大促進孩子們說話寫話能力的提高。
五、結(jié)語
作文教學之路畢竟是艱難的。我們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始終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學習實際,指導學生從點滴抓起、多給學生自己發(fā)展的空間,相信學生一定會從“厭”寫變?yōu)椤皹贰睂?,由被動變主動,由低效變高效,也一定能說好話,寫好話。
參考文獻:
[1]馬婷.關(guān)注能力培養(yǎng)的小學語文寫話教學指導方法探討[J].科幻畫報,2021(02):188-189.
[2]劉曉芳.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話能力[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s2):195.
[3]康剛寧.關(guān)注能力培養(yǎng)的小學語文寫話教學指導[J].試題與研究,2020(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