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釋義】
比喻不畏艱險勇往直前。也形容事業(yè)迅猛地向前發(fā)展。
【造句】
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應該有乘風破浪的抱負。
【近義詞】
激流勇進 披荊斬棘
【近義詞】
胸無大志 裹足不前
【典故】
南北朝時,有一個赫赫有名的大將軍,名叫宗愨(què)。他自幼跟隨父親和叔叔習武,所以小小年紀就身懷絕技。
少年時,宗愨好打抱不平,人們都叫他“無畏少年”。這天是宗愨哥哥大喜的日子,有十幾個盜賊喬裝打扮,去宗家的庫房偷搶。宗家有個仆人去庫房取東西,發(fā)現(xiàn)了那些盜賊,便驚叫著跑回大廳。一時間,大廳里亂作一團。唯獨宗愨面不改色,只見他拔出利劍,朝著庫房跑去。盜賊看到有人沖了進來,便揮舞著刀劍恐嚇。宗愨鎮(zhèn)定自若,手持佩劍刺向為首的那個盜賊,其他盜賊見首領被刺,連忙扔掉財物,落荒而逃。
眾賓客都拍手叫好,稱贊宗愨有膽有識,英雄出少年。這時有人問道:“小小年紀就如此機智勇敢,你將來打算做什么呢?”
“我要成就一番豐功偉績,乘長風破萬里浪?!毙∽趷怛湴恋卣f。
幾年后,林邑王范陽邁進犯邊界。皇帝任命宗愨為振武將軍,前去平定叛亂。林邑王搶先侵占了一個地區(qū),就在城內肆意妄為,當?shù)匕傩湛嗖豢把?。宗愨率軍包圍了這座城,計劃甕中捉鱉,將叛軍一網(wǎng)打盡。叛軍頭目林邑王是一個老奸巨猾的家伙,他自知自己不敵宗愨,便決定用計謀戰(zhàn)勝宗愨。
林邑王暗地命人買來幾百頭大象。兩軍交戰(zhàn)之際,他命部下將大象驅逐到敵營。一時間,數(shù)百頭瘋狂的大象甩動著長鼻子,直沖向宗愨的隊伍,氣勢洶洶,如猛虎下山。
誰知還沒沖到宗愨的隊伍前,象群就發(fā)生了騷亂。原來,宗愨的陣前有很多獅子,一個個正張著血盆大口,氣勢洶洶地瞪著眼。大象看到這種陣勢,自然嚇得原路跑回,還將己方軍隊撞得人仰馬翻。宗愨輕松獲勝。
林邑王倉皇逃跑。事后他才明白那些獅子不過是宗愨命人做的栩栩如生的模型而已。其實,在林邑王購買大象的時候,宗愨就看出了端倪,他連夜召集能工巧匠制作獅子模型,那些獅子形象逼真,根本看不出是模型。
很快,宗愨就帶兵將叛軍驅趕回境,解救了當?shù)氐陌傩铡>瓦@樣,宗愨為國家打了很多勝仗,立下赫赫戰(zhàn)功,被皇帝封為洮陽侯。他少年的志向終于實現(xiàn)了。
“乘風破浪”這個成語原指船乘著風勢破浪而行,后多用來形容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精神。這種精神現(xiàn)在仍具現(xiàn)實意義,無論在學習還是工作中,我們都應該具有這種精神。
(摘自《寫給孩子的中華成語故事》,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