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富
摘要:物理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許多已知的物理學知識都是科學家通過嚴格實驗、嚴謹?shù)乃妓骺偨Y得來的。初中的學生對物理的許多知識都是初次接觸,想要增強物理學知識的信服力,就需要結合相對應的實驗來達到目的。因此物理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將根據(jù)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簡單談談如何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進行改進與創(chuàng)新。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進;創(chuàng)新
初中物理中涉及到的許多基本概念和定律都是通過實驗和生活中觀察的概括總結來的。所以初中物理的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的引入與推導或者鞏固都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安排不同的演示與實驗營造對應的物理環(huán)境。引導學生手腦并用,在這些環(huán)境中觀察和分析物理現(xiàn)象,正確地理解物理知識。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學生的實驗精神與能力得到了發(fā)展,讓物理教學變得生動有趣且意義很深。
一、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面臨的困境
1.1新課程理念下實驗教學的不適應
新課改實施之后,物理實驗教學還沒能適應新政策。首先是因為在長期的應試教育影響下,老師和學生都有一定程度的思維固化現(xiàn)象。其次,新教改中的物理教學相對宏觀的要求使得許多物理一線教師不習慣。最后,新課改要求增加實驗活動的教學時長,許多教師還沒能精準地安排課程進度、課程次序安排去完成課程目標等等。這些情況不僅會加重學生的學習任務,而且如果教師沒有把實驗與講授的關系處理好還會讓學生對這樣的學習模式感到厭煩,與教育改革目的相背離。
1.2物理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配合不足
一方面,物理實驗教學大都是由教師完成整個實驗過程,學生的參與感不強。部分教師由于課程壓力大導致進度跟不上或者缺乏教育資源,在進行物理實驗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將學生的操作過程直接略去了。學生只是在一邊觀望,上完課后就靠死記硬背去應付考試——導致學生的興趣開發(fā)與探究性精神被忽視。加之,學生的課業(yè)壓力大,面對這樣枯燥又難懂的學科很容易產(chǎn)生厭惡感,從而一直徘徊在物理學大門外。
另一方面,初中物理的理論知識與實驗課的排課經(jīng)常錯開,缺乏互動性,不能相互呼應。教師即便是把實驗活動加入到授課過程中,也只能是把部分簡單(易操作、易觀察到結果)的實驗納入考慮范圍內(nèi)。在進行這樣的教學活動時,雖然部分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整個實驗過程,但是部分后排的同學不易觀察得清楚,會感到課堂乏味。
1.3初中物理實驗課缺乏創(chuàng)新
對于初中物理這樣基礎的實驗,往往都有已知的實驗結果,實驗的操作已經(jīng)程式化。在實驗操作過程中,部分學生會投機取巧,略去部分實驗操作過程,導致學生后期達不到預期的學習成果,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二、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
初中物理的教學內(nèi)容都需要根據(jù)實驗總結、概括得來,如果在進行講授知識的教學活動中穿插一些與對應知識點相關的實驗與之互動。學生在這樣的教學安排下可以結合眼、腦、手、口去學習知識,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訓練自己探索物理世界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全方位的發(fā)展。
2.1結合教學具體內(nèi)容,分別選擇具體的實驗方法
實驗導入的方法各有千秋,這里簡單的介紹兩種。首先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選定實驗內(nèi)容。實驗對新的知識有引入作用,用在章節(jié)的前面用故事法和演示法效果會比較好。
例如,在進行準備與初三物理第五章《歐姆定律》有關的教學活動設計時,可以用實驗演示的方法引入新的一章。在學習概念前演示實驗并把學生分為小組,進行小組實驗,不僅會讓學生接受新知識的時間更快,還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組織能力、思維能力等等。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各種實驗需要的精神品質,以達到教學目的。
其次,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選擇適用的、新奇的實驗進行導入。陳舊的物理實驗過程有部分學生通過一些教材或者其他學生已經(jīng)得知,在進行實驗操作時難免會為了快點結束實驗而投機取巧,達不到進行實驗教學的目的,對學生的長久發(fā)展也弊大于利。添加新奇的實驗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還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已學知識對新實驗有嶄新的視角去看待,加固了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
2.2營造課堂氣氛,增強學生代入感
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把學生及時地帶入課堂,讓學生對相關的課本知識產(chǎn)生興趣,并迫切想要了解對應的知識。例如,在進行有關《焦耳定律》的教學活動時,可以用日本電力公司2016年的創(chuàng)業(yè)廣告《照亮回家的路》營造課堂氣氛,讓學生感受到電燈的藝術魅力,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在此基礎上學習焦耳定律的有關知識。在這樣的教學設計下,學生的好奇心被教師牢牢抓緊,從而主動地走進新的知識殿堂。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安排了什么實驗,都要考慮到安全因素和當時的政治因素。
2.3發(fā)揮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教學意義
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物理教學的教學模式需要采取的措施,教師需要多多開展實驗課,并鼓勵學生參與實踐,培養(yǎng)學生將物理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的能力,讓學生學以致用。這是學習物理需要達到的一個境界,況且生活和物理緊緊相關,學好物理會對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有更好的理解。在進行有關《電磁相互作用及運用》的實驗教學時,把中國高鐵和諧號與復興號的故事講給學生們聽,增加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再對學生講解磁懸浮列車運行的大致原理,復習已學知識,承接將要學習的知識。講完電磁感應現(xiàn)象后再對同學解釋為什么停電時所用的電動機依據(jù)的是什么原理。在一次次知識與運用的結合教學下,學生意識到電磁感應在現(xiàn)實中的應用很廣泛,而且不止是課本里提到的范圍。
總而言之,理論教學要以實驗為基礎,實驗對物理教學有著非同小可的意義。教師引導學生在實驗與邏輯推理的基礎上與理論知識相結合的學習,讓學生在多種要素的影響下對物理有更全面的認識,讓學生從生活走進物理——再從物理的視角看待生活的一些問題。長此以往,才能達到物理教學的真正目標。
參考文獻:
[1]于恩坤、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學苑教育, 2014, 04
[2]陳明春、淺談如何在初中物理實驗中展開創(chuàng)新教學[J].中學時代, 2013, 06
四川省內(nèi)江市第二中學 四川 內(nèi)江 6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