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素榮
我展示的課題是《從人物關系看小說魅力——以一篇帶多篇群文閱讀課》,選擇的一組文本是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三篇小說《孤獨之旅》《故鄉(xiāng)》《我的叔叔于勒》。
一、 教學目標
1.鞏固速讀的閱讀方法。
2.梳理人物關系,了解小說人物關系的“搖擺”特點。
3.對比“搖擺”異同,多角度探究其帶來的小說魅力。(重難點)
確定目標的依據(jù):
1.課標要求。課標中關于閱讀能力有“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本節(jié)課力求以“人物關系”為欣賞切入點,對小說這一特定文體進行解碼,切實提高學生自主體驗的能力。
2.單元要求。本單元要求“注意形成教學內容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如何將三篇中外不同時代的名家名作形成統(tǒng)一,群文閱讀提供了方案,在議題的統(tǒng)領下,提高閱讀速度,拓寬閱讀視野。
3.學情需求。九年級學生喜歡閱讀小說,已掌握了小說(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的基本知識,具備開展群文閱讀從新角度欣賞小說藝術魅力的條件。
二、規(guī)劃教學活動
為達成目標,我規(guī)劃如下活動。
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聚焦議題。
學生回顧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說寫保爾的成長歷程,也涉及他的三段戀情,讓學生說說最難忘的一段,并說明理由。由此聚焦議題,使群文閱讀有的放矢。
活動一:抓住關系,讀懂領篇
本節(jié)課所選文本都涉及人物關系的變化,因此領篇的選擇尤為講究?!豆陋氈谩愤@篇小說情節(jié)相對簡單,主人公與學生同齡,容易引發(fā)共鳴。小康與鴨群之間的關系變化既符合兒童文學的特點,又富有節(jié)奏感,將其作為領篇難度適中,具有示范性、趣味性。
首先速讀《孤獨之旅》,圈點人物關系。然后填寫表格,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通過表格,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主人公與富有人情味的鴨群保持著有節(jié)奏“相離——相近”的搖擺關系。這種搖擺使情節(jié)跌宕起伏,吸引讀者。
活動二:篩選要點,以篇知類
在領篇的作用下,學生梳理另外兩篇小說的人物關系,并發(fā)現(xiàn)其共同點。
學生通過速讀,篩選有效信息?!豆枢l(xiāng)》中的“我”與閏土少年時親密無間,中年后卻“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但“我”對未來仍寄予希望;《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婦盼于勒、趕于勒、贊于勒、遇于勒、躲于勒。在領篇的輻射作用下,學生能夠歸納出該組文本的人物關系都存在“相離——相近”的搖擺的特點,并明確這種搖擺通常指人物心理的搖擺。
由此落實群文閱讀的要點——以篇知類。
活動三:對比異同,探究魅力
群文閱讀既要發(fā)現(xiàn)其共同點,更要賞析文本成為經典的特質。學生通過畫出小說中人物關系的搖擺圖,分析其搖擺的不同趨勢、不同幅度、多種組合,探究搖擺對小說的情節(jié)、人物、主題以及對讀者閱讀效果的影響。
這一活動的目的是使思維可視化,在師、生、文本的三者對話中構建新知,達成共識。
三、講解重點問題
同學們,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發(fā)現(xiàn)該組小說中的人物都存在著搖擺關系,然而這種搖擺又各有特點,大家用簡圖表示,然后結合文本討論其作用。大家已經畫好了,先看圖一,小康與擬人化的鴨群,搖擺節(jié)奏分明,越到高潮距離越遠,越到結尾距離越近,甚至趨同。這種搖擺有什么作用?最遠時,讀者心被揪緊,趨同時如釋重負,心情舒暢。這位同學是從閱讀效果來談的。
圖二中,“我”和閏土兒時關系極近,中年后關系極遠,這種巨大的反差讓人深思,主題沉重。結尾部分這位同學還用虛線表現(xiàn)“我”對未來的期待,造成一種搖擺的余蕩效果,塑造了一個探索新生路又不失理性的啟蒙知識分子形象。
對《我的叔叔于勒》,同學們畫了三幅簡圖,表現(xiàn)人物關系的多重組合。
圖三中,菲利普夫婦與于勒,隨著于勒是否有錢,表現(xiàn)出明顯的親疏變化,最后趨遠。情節(jié)陡轉,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圖四中“我”與叔叔關系趨近,不管他是在南美洲發(fā)大財,還是衣衫襤褸在船上賣牡蠣,二者關系趨近,“我”與衣衫襤褸的叔叔更親近。“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睘槭裁础拔摇辈幌窀改改菢觿堇??原來作者選用兒童視角并用第一人稱敘述故事,表達兒童對親情天然的珍視,暗含了創(chuàng)作意圖。
“我”與父母的關系圖就更特別了,圖五中“我”與父母在同一事件中時近時遠,搖擺不定。這是怎么回事呢?“我”理解父母時,心靈相近,貧窮讓底層人物的生活充滿心酸,“我”同情父親的困窘、母親的刻薄;“我”不解父母拒認叔叔的行為時,彼此疏遠。作者通過同一人物心理的搖擺,讓人思考在貧窮面前親情與金錢該如何抉擇,使主題豐富。
同學們,搖擺理念是《孤獨之旅》的作者曹文軒先生提出的,他認為搖擺是小說運行的內驅力;孫紹振先生認為小說中“人物心理的距離保持擴大的趨勢是小說藝術的根本特點”。二者觀點異曲同工,作者匠心安排的人物關系搖擺(主要是人物心理距離的搖擺)可以讓情節(jié)起伏、人物立體、主題豐富、讀者手不釋卷。搖擺讓小說魅力一一展現(xiàn)。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古今中外的小說中得到廣泛印證(曹雪芹的《紅樓夢》、巴金的《家》、司湯達的《紅與黑》、小仲馬的《茶花女》等等)。
課后大家依據(jù)八戒與唐僧、悟空的人物關系,分析一下《西游記》中八戒這一形象為什么比沙僧更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