禤予文 王 鯨
(中國人民解放軍92601部隊 湛江 524009)
隨著艦船全電力推進技術的發(fā)展,其電力系統(tǒng)采用幾千伏直流電壓的標準傳輸電能[1],一旦發(fā)生短路現(xiàn)象,電流往往能達到幾千甚至上萬安培,艦載消磁線圈也會在艦艇局部具有非常高的安匝量。根據(jù)畢奧-沙伐爾定律,在電流一定情況下,磁源(電流)產(chǎn)生磁場和與磁源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當在艦船上敷設電纜,在其中通以強大的恒定電流時,如果電纜緊貼著鋼材,艦船與磁源(電纜)距離趨向于0,艦船將得到很強的磁化。由于未加外磁場前鐵磁物質(zhì)中已發(fā)生自發(fā)磁化并形成許多磁疇,所以在加入外磁場后,實際是物質(zhì)中的磁疇結(jié)構(gòu)及分布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從而在外磁場方向表現(xiàn)出一定的宏觀特性。
當這種強大的電流消失后,根據(jù)鐵磁物體的磁化曲線和磁滯回線,電流的磁化往往超過了鐵磁物體磁化曲線線性區(qū),形成不可逆的磁化作用,如果外磁場為零時,這時鋼板內(nèi)部的磁化強度M并不位零,而是保留有一定量級的剩余磁化強度,對外部形成一個剩磁場。這種剩磁場是構(gòu)成艦船的固定磁性磁場的一部分,在艦船磁性防護中需加以防護或消除[2]。
設單根導線流過的電流密度J,因變量為磁矢位A,易推導出磁矢位滿足以下泊松方程:
參考電纜在艦船上布置的方式,僅考慮鐵磁物體縱向方向和垂向方向磁化,不妨設置電流與鐵磁物體的正交。式(1)可知磁矢位與電流面密度方向相同,也只有y方向的分量,設鋼板的磁導率為μ,式(1)在直角坐標系下的格式為
設定參考點,定義導線邊緣的位置磁矢位為0,式(2)寫成:
由于式(3)沒有解析解,需用數(shù)值求解的方法求得數(shù)值解,本文使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式(3)的數(shù)值解。
為了簡化模型,采用無限長電纜,鐵磁物體沿電纜方向也為無限長的二維模型,電纜放置方式如圖1所示。
圖1 電纜放置示意圖
通過利用有限元仿真軟件,可以對直流電纜磁化鐵磁物體情況進行仿真。根據(jù)磁化的仿真情況,將鐵磁物體內(nèi)部根據(jù)不同磁化程度進行剖分[3],每個剖分區(qū)域根據(jù)鐵磁物體的磁滯回線賦予單獨的磁化強度M,如圖2所示。每個剖分區(qū)域的剩磁疊加即為整個鐵磁物體被磁化后的剩余磁場。
圖2 鋼板被磁化后磁場等值線分布
用一塊長100cm,寬20cm,厚2.8cm的鋼板代替鐵磁物體,測量深度為50.2cm,在緊貼鋼板上方放置四根電流流向相反的導線,如圖3、圖4所示。
圖3 鋼板尺寸示意圖
圖4 電纜布設方式示意圖
本文采用超級電容放電的方式來達到直流大電流對鋼板的磁化效果。利用7100-MMS自動測量系統(tǒng)對鋼板中心下50.2cm深度,鋼板中軸線上磁場進行測量。預先通過地磁補償裝置來測得鋼板的感應磁場[4],將7100-MMS所測得磁場減去感應磁場即為鋼板磁化后的剩余磁場。比較結(jié)果如圖5。
圖5 磁場仿真值與測量值比較
可以看出仿真值與測量值總體吻合較好,個別測量點位誤差較大。這是由于利用仿真軟件對鋼板剩余磁場仿真存在兩個方面的的誤差:一,對鋼板的剩余磁場仿真是在假設鋼板處于磁中性狀態(tài)下進行的,而實際上雖然鋼板經(jīng)過了退磁處理,但仍保留著一定程度的磁化強度;二,仿真模型為二維模型,忽略了鋼板橫向的邊緣效應影響,實際采用的鋼板橫向尺寸較小,邊緣效應明顯。
由算例結(jié)果可以看出,當電纜按照圖4方式布置時,電纜的雜散磁場仍然較大,對鋼板進行了明顯的縱向磁化?,F(xiàn)利用COMSOL有限元仿真軟件,對幾種常見的布纜方式[5]的電纜在載流1000A時的雜散磁場對鋼板剩余磁場影響進行仿真。結(jié)果如下。
圖6 幾種常見的布纜方式
圖7 不同布纜方式對鋼板剩磁Z分量的影響
圖8 不同電纜布設方式對鋼板剩磁X分量的影響
可以看出,圖6(b)中布纜方式電纜雜散磁場對鋼板影響最小,且電纜對鋼板是垂向磁化。由于現(xiàn)實中艦船船殼較薄,磁化程度較小,有利于減小艦船的局部磁場[6]。
采用圖6(b)布纜方式,載流1000A,控制電纜距離鋼板的高度,探討電纜最佳布設高度。
從圖9、圖10可以看出,隨著電纜布設高度的增加,電纜雜散磁場對鋼板的影響越小,符合直觀影響。在載流1000A時,電纜與鋼板距離10mm以上,電纜雜散磁場對鋼板影響幾乎沒有,可以得出結(jié)論,以正負交替的電纜上下相疊且距離船殼10mm以上,電纜雜散磁場對船殼影響最小。
圖9 不同高度對鋼板剩磁Z分量影響
圖10 不同高度對鋼板剩磁X分量的影響
本文以直流電纜磁化鋼板后的剩磁為主要研究對象,仿真與實驗結(jié)合,完成了直流電纜磁化鋼板的建模和理論分析,并設計實驗進行驗證,結(jié)果標明仿真結(jié)果與測量數(shù)值總體符合較好。本文還探討了不同布放方式電纜雜散磁場對鋼板的影響,給出了最佳的布纜方式。為全電力戰(zhàn)艦電纜布置提供參考。下一步,建立三維艦船的剩磁模型,增加剖分單元數(shù)量,研究電纜雜散磁場對艦船總體磁場的影響。